永樂座
永樂座,又稱永樂戲院,是一座位於臺北市大稻埕(今迪化街一段46巷內)的戲院,為日治時期大稻埕第二座現代劇場,於1924年2月落成、1960年歇業。
歷史
[編輯]1921年,陳天來、簡阿牛、謝汝銓、楊潤波等人集資,計劃成立名為「臺北大舞台」的劇場,後於1923年更名為「永樂座」。1924年2月17日,永樂座正式在大稻埕市場對面吳文秀舊宅址落成,建築共四層樓高,窗飾為四座藝術女神鵰塑,內部裝潢為日本風格,共1,505個座位,開幕首演由上海樂勝京班演出。[1][2]1925年9月,上映劉喜陽籌資、身兼編導之臺籍人士首部自製電影《誰之過》。[3]1938年1月17日,吳錫洋製作之臺灣第一部國語發音電影《望春風》在永樂座首映。[4]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永樂座短暫更名為「永樂舞台」,1946年11月再度更名「永樂戲院」,仍作為專供戲曲上演的場地。[1]
1943年,林摶秋組成的「厚生演劇研究會」上演張文環同名小說改編的《閹雞》,作曲家呂泉生為《閹雞》譜曲,使用臺灣民謠《丟丟銅仔》、《六月田水》、《一隻鳥仔哮救救》,演出後獲得巨大迴響,之後研究會也在此上演《從山上看街市的燈火》、《高砂館》、《地熱》等重要戲劇。[5][6]1948年,劇院經理陳守敬組織「永樂勝利團」歌仔戲班駐點演出;同年12月,顧正秋率領之京劇團來臺,直至1953年7月皆在此演出,為戰後京劇在臺發展奠定基礎。[7]
1954年起,永樂戲院轉為電影放映、舞台演出混合經營,因而於1955年8月8日,改裝了寬37呎、高16呎的新式寬型大銀幕。[5]1957年,永樂戲院成為臺語片放映重鎮,當年上映近20部臺語電影。[5]1960年5月,永樂戲院由於無法適應娛樂環境變遷、業主商業利益而正式停業。[1]
文化意義
[編輯]永樂座為當時臺北最先進的戲劇表演場地,也是當時來臺中國戲班及本地戲班在臺北的重要演出場所,在臺灣新劇(文化劇)史上更具有重要意義,多次重要的新劇都在此上演,諸如福州戲與京劇、歌仔戲盡擇於永樂座演出。[1][5]作詞家李臨秋曾在此創作出《望春風》、《四季紅》等膾炙人口的歌謠。[8]此外,蔣渭水、林獻堂等人亦選擇在永樂座舉行演講聚會,而1931年8月23日的「故蔣渭水先生之臺灣大眾葬儀」告別儀式也在此進行,使其成為見證臺灣文化、社會革新運動萌芽的地點。[2][9]:216
參考資料
[編輯]- ^ 1.0 1.1 1.2 1.3 徐亞湘. 永樂座. 臺灣大百科全書. 2010-01-18 [2022-02-0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2-09) (中文(臺灣)).
- ^ 2.0 2.1 經典路線:百年文協——大稻埕經典走讀. 博物之島. [2024-08-31] (中文(臺灣)).
- ^ 李福鐘. 臺灣電影的那時此刻 (PDF). [2024-09-01] (中文(臺灣)).
- ^ 李臨秋. 上善人文基金會. [2024-09-01] (中文(臺灣)).
- ^ 5.0 5.1 5.2 5.3 永樂戲院 [台北市大同區]. 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2024-08-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11-27) (中文(臺灣)).
- ^ 厚生演劇研究會演出《閹雞》. 開放博物館. [2024-09-01] (中文(臺灣)).
- ^ 陳守敬. 歌仔戲主題知識網. [2024-09-01] (中文(臺灣)).
- ^ 台灣合唱之父呂泉生. 豐原國中在地文化課程.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4-09-01) (中文(臺灣)).
- ^ 駱嘉惠. 蔣渭水「大眾葬」之觀察 (PDF). 文史台灣學報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台灣文化研究所). 2013, (7): 211-234 [2024-09-01].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4-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