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白粉病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南瓜感染白粉病情形

白粉病(英語:Powdery mildew)為一種植物常見的真菌性病害[1],是由不同種類的白粉病原菌所引起,植物受其感染之後,其葉片枝條上會產生白色粉末狀的斑點,因此白粉病是比較容易發現的植物病害之一。白粉病源菌適合生長在濕度高、葉面無水滴以及適溫下,在植株的地上部任何位置皆可能出現病徵,但通常位於低矮處的病徵較為明顯,隨著病情發展,原先的粉末斑點會逐漸擴大而且變密集,並產生大量的無性胞子,使病徵蔓延到植株的其他位置。[2]

農業經營上,有關白粉病的防治與控管相當重要,因為此植物病害會嚴重影響到作物產量,一般可以透過栽培法的細心控制、噴灑化學農藥、提高植物基因耐受力等方法進行白粉病防治。[3] 白粉病是園林植物上發生的一種較為普遍的侵染性病害,病原菌主要危害植物的嫩葉、幼芽、嫩梢和花蕾,從而抑制植物光合作用,削弱植物的生長勢。在葉上初為褪綠斑,繼而長出白色菌絲層,並產生白粉狀分生孢子,在生長季節可多次進行再侵染,有時後期可在病部產生黑色小點,影響開花,降低觀賞價值,嚴重時甚至引起植物死亡。引起園林植物白粉病的常見病原菌是白粉菌屬、單囊殼屬、內絲白粉菌屬、叉絲殼屬、叉絲單囊殼屬。主要為害楊樹、垂柳、碧桃、薔薇、大葉黃楊、月季、紫薇、丁香、牡丹、芍藥、菊花以及草坪等多種園林植物。

繁殖

[編輯]

白粉病真菌只能在活細胞宿主上進行有性和無性繁殖。

傳播媒介

[編輯]

孢子通常由氣流從增殖部位帶到新的感染部位。

常規化學防治

[編輯]

建議在首次發現症狀和跡象時就要開始。 三唑酮和丙環唑可控制,六唑、腈菌唑和戊康唑也可以控制。

非常規化學控制

[編輯]

牛奶、天然硫黃、碳酸氫鉀、金屬鹽和油。 牛奶用水稀釋(通常1:10),噴灑在易受感染的植物上,每周反覆使用可以控制或消除疾病。研究表明,在較高濃度下,優於苯菌靈和芬尼莫爾。一個已知的影響是,乳清中的鐵球蛋白,在陽光照射下會產生氧自由基,這些自由基會對真菌造成損害。 碳酸氫鉀是一種對白粉病有效的低毒殺菌劑。 矽酸鈣也是一種非常規的化學處理方法。經過矽處理的小麥表皮細胞對白粉病的敏感性較低。

參考資料

[編輯]
  • 腳註
  1. ^ 劉興隆,(2001年):另類植物保護方法─噴水防治做物白粉病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台灣:台中區農業改良場。
  2. ^ Huang, X.Q. et al. (2000). Molecular mapping of the wheat powdery mildew resistance gene Pm24 and marker validation for molecular breeding.[永久失效連結] Theoretical and Applied Genetics, 101.
  3. ^ Maloy, Otis and Debra Inglis (1993) Powdery Mildew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Washington University extension, Diseases of Washington Crops.
  • 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