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
美國以色列公共事務委員會(American Israel Public Affairs Committee,簡稱AIPAC)是美國一個親以色列的遊說團體。成立於1953年,由 Isaiah L. "Si" Kenen建立。原名為美國猶太復國主義委員會。
AIPAC宣稱已發展成為一個擁有10萬成員的全國性基層組織。[1]它是保護以色列公共安全和美國在中東利益的非營利性的政治遊說團體。該組織成員組成包括了民主黨人士、共和黨人和民主獨立團體。它曾被《紐約時報》評價為「影響美以關係最重要的機構」,也被認為是在華盛頓地區最富有影響力的政治遊說團體之一。評論家評論,AIPAC通過自身重要的影響力,在美國國會中擔任「以色列政府發言人」的角色。[來源請求]
組織
[編輯]現任主席為來自芝加哥的羅森博格(Lee Rosenberg)。[2]行政主管:Howard Kohr。管理主管:Richard Fishman。
意識形態
[編輯]儘管在關於AIPAC的政治意識形態方面究竟屬於激進還是保守還存在諸多分歧的說法,但是AIPAC堅持認為,它是一個雙邊組織,這種爭論並無必要,因組織的資金來源共同分別來自於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
影響力
[編輯]Michael Oren在其著作《權力、信仰與幻境》(Power, Faith, and Fantasy)中寫道,「儘管AIPAC成立自1953年,但是直到七十年代中期,它才真正的獲得了在政治經濟上的強大影響力,這種影響力甚至能夠動搖國會的意見。」[3]George Lenczowski也在提到AIPAC勢力在七十年代中期的崛起:「它(吉米·卡特的總統領導)恰好與AIPAC的軍事思維相一致,後者可以成為美國在中東打造美-以關係的重要力量。」[4]他進一步提到,這種力量的崛起可能也與梅納赫姆·貝京在以色列總理競選中勝出有關。
目標
[編輯]AIPAC聲稱它自己的目標是在美國國會中通過遊說來促進利以政策和法律的制定。AIPAC經常與國會成員進行會晤,並且舉行相關的活動來表明他們的觀點。它並非一個政治集團,也並不直接參與到競選活動的贊助當中。然而,《華盛頓郵報》評論:「錢是平等的重要部分。」《華盛頓郵報》聲稱,「AIPAC的官方網站詳細的描述了國會的成員是如何參與到AIPAC的重要活動當中,不僅如此,他們的官方期刊《AIPAC Insider》更是一種劫持重要政治團體意見的工具,而這本期刊受到數以千計的潛在贊助人細閱。根據Center for Responsive Politics的統計,自1990年起,親以色列利益以個人、團體等形式向聯邦政府機關候選人和黨派贊助約五千六百萬美元。在2000與2004年的總統競選中,50名AIPAC董事會的成員平均每人向參選人和政治行動組織贊助了七萬兩千美元。」[5]
簡明而言,AIPAC的目標可列舉為:
1.迫使巴勒斯坦當局遵守它的承諾,打擊恐怖主義,最終在以色列控制地區建立一個猶太人國家和一個阿拉伯人國家。
2. 加強雙邊關係,通過分享情報、向以色列提供軍事及經濟援助、譴責伊朗政府追求核子武器及否認二次大戰時納粹對猶太人的大屠殺、向伊朗實施經濟制裁以阻礙其核武器開發。
3.支持國會和行政部門反對聯合國調查加沙大屠殺的報告。
4.不遊說或支持伊拉克戰爭。[6]一些觀察家認為AIPAC官方保持沉默是因為它擔心如果把以色列和戰爭聯繫在一起,會離間美國與阿拉伯國家的關係。[7]
任務
[編輯]AIPAC的任務即是通過自身在美國國會的影響,力圖促成美國對以色列的有利行動:在政治上、軍事上支持以色列,向其提供大量武器,促進以色列及其周圍地區和平;促進美-以之間專家和硬體設備交換,以保證兩國本土安全、防禦,共同對抗恐怖主義;促進兩國科技和農產品之間的合作。
在經濟上,美國把很大部分的對外援助(每年30億美元)給予人口不足一個世界大城市的以色列。《Washington Report on Middle East Affairs》估計,自1949年起,美國合計資助以色列超過1080億美元。[8]
另外。AIPAC對大學生提供政治領導力訓練,藉此加強校內外支持以色列的各種運動勢力。
2009年3月,美以公共事務委員會執行主任霍華德·Kohr向眾議院撥款委員會的外交行動小組委員會指出美國對以色列援助的重要性。他表示:「美國援助以色列對美國維護重要國家安全利益至關重要,亦有助推動重要的美國外交政策目標。」並要求以色列在2010年度得到27.7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Kohr表示,以色列對抗恐怖主義和伊斯蘭極端主義威脅而必須購買的軍事硬體日益昂貴,因為近期石油價格上漲使伊朗這樣的國家得以增加其軍事預算。然而,他也補充說,以色列也將增加國防開支作為這一努力的一部分。[9]
AIPAC支持美國參與和平進程。它支持美國繼續支持「接受以色列需要一道安全的、被承認的和可防衛的邊界的談判,但以色列必須確定自己的安全要求。」它還支持美國支持巴勒斯坦溫和派,認為增加這種支柱更可能在巴以談判中產生重大突破,因為當其安全的要求被滿足並獲得美國支持時,以色列必定更願意承擔風險。[10]
AIPAC強調,他們的力量是基於他們在全美國廣泛的成員基礎,還有對以色列利益及全世界影響美-以關係的事件的深入研究。他們取得的一部分成就可以在他們的官方網站上查詢得到。
活動及經濟來源
[編輯]AIPAC是國內遊說團體,只接受私人財政支持而不接受以色列或其他國家組織和外國政治團體的資助。資金包括了AIPAC俱樂部的成員的年費及俱樂部籌備接受贊助。AIPAC在美國的六個不同地區設置有不同的組織部門,有各自不同的活動和目標方向。人們可以通過向相應部門報名,並且支付其要求的最低年費,就可以成為該部門的成員可以參與活動並且可以進一步要求參與工作。
100000多名來自全國各地的公民與AIPAC員工共同加強美國和猶太國家的關係。所有50個州的美以公共事務委員會成員被鼓勵積極參與政治和發展與國會成員的關係,讓他們的國會成員知道美國-以色列關係的重要性。
AIPAC擁有10個區域辦事處和七個衛星辦事處,幫助親以色列的人學習如何通過加強兩國關係影響以色列的未來和安全。
親以色列的宣傳和加強美國-以色列關係在AIPAC看來,是一種事業,並且能夠惠及廣泛的美國人。AIPAC的專業人員通過與會堂和教堂的合作促進教會中親以色列的宣傳。非裔美國人和拉美裔領導人與美以公共事務委員會工作人員和他們的國會成員合作確保美國支持AIPAC在中東的盟友。
AIPAC也同數以百計的高中和大學的校園合作。AIPAC提供培訓項目,希望培養學生活動分子通過他們的政治參與活動來加強美-以之間的合作交流。AIPAC為學生們提供了發出他們自己聲音的機會,藉此來打造更牢固的兩國關係。
俱樂部給親以分子機會參與在華盛頓和全國各地的互斥事件、會見美國最高政治領導人,週遊世界,以及更多活動的權利。通過六個俱樂部,AIPAC為不同地區及層次的人群提供參與的可能。
外界批評
[編輯]AIPAC被批評為完全贊成右翼的對以色列政策並且錯誤的代表了親以色列的美國猶太人的觀點。[11]其中最知名的批評AIPAC的作品是芝加哥大學米爾斯海默教授和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政府學教授史蒂芬沃爾特的合著的《以色列遊說集團和美國的外交政策》。他們指責AIPAC是歪曲美國對外政策的一個親以色列遊說運動中「最強大和最有名」的一分子。他們寫道:[12]
“ | AIPAC的成功是由於其獎勵立法者和國會候選人,支持其議程,並懲罰那些反對的人。它會確保其朋友得到強有力的財政支持並且通過一系列的政策讓對手膽寒,比如捐款給那些反對者的政治對手。 | ” |
AIPAC也遭受了一些國會議員的批評。從維吉尼亞來的民主黨眾議員吉姆·莫蘭如此批評:「AIPAC從一開始就鼓動和支持伊拉克戰爭」,並說:「我不認為他們代表了所有的美國猶太思想的主流,但因為它們是如此組織有效,而且成員都很有勢力,於是他們能呼風喚雨。」[13][14]
與猶太復國主義
[編輯]有評論人士認為,AIPAC組織是猶太復國主義向美國滲透勢力的象徵。
引用資料
[編輯]- ^ AIPAC Web Site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April 18, 2007
- ^ [2]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Main Webs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ccessed February 1st, 2009.
- ^ Michael Oren (2007). Power, Faith, and Fantasy: America in the Middle East 1776 to the Present (New York: W.W. Norton & Company) p. 336.
- ^ Lenczowski, George. American Presidents and the Middle East.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0: 157. ISBN 0-8223-0972-6.
- ^ A Beautiful Friendship?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Washington Post, July 16, 2006
- ^ AIPAC meeting wasn't supposed to be partisan, but ...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Jewish News Weekly of Northern California, March 16, 2007.
- ^ For Israel Lobby Group, War Is Topic A, Quietly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Washington Post, April 1, 2003.
- ^ A Conservative Estimate of Total Direct U.S. Aid to Israel: $108 Billion, Shirl McArthur. Washington Report, July 2006, pages 16-17.. [2011-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8-09).
- ^ AIPAC head testifies on Israel aid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Eric Fingerhut, Jewish Telegraphic Agency (JTA), March 27, 2009.
- ^ Key Principles of the Peace Process (PDF). [2011-11-21].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19-12-01).
- ^ American Jews Rethink Israel. The Nation. October 14, 2009 [2011-11-2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2-23).
- ^ John, Mearshimer; Walt, Stephen. The Israel Lobby and U.S. Foreign Policy (PDF). Harvard University. March 2006. (原始內容 (PDF)存檔於2008-03-08).
- ^ Hearn, Josephine. Dems slam Moran's tying AIPAC to Iraq war. Politico. September 19, 2007 [May 31,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4-25).
- ^ Gardner, Amy. Moran Upsets Jewish Groups Again. The Washington Post. September 15, 2007 [May 31, 20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2).
進一步閱讀
[編輯]- Kenen, Isaiah (1981). Israel's Defense Line: Her Friends and Foes in Washington. ISBN 0-87975-159-2
- Smith, Grant F. (2008). America's Defense Line: The Justice Department's Battle to Register the Israel Lobby as Agents of a Foreign Government. ISBN 0-9764437-2-4
- Mearsheimer, John J. and Walt, Stephen M. (2007). The Israel Lobby and U.S. Foreign Policy. ISBN 0-374-17772-4
- Oren, Michael (2007). Power, Faith, and Fantasy: The United States in the Middle East, 1776 to 2006. ISBN 0-393-05826-3
- Petras, James (2006). The Power of Israel in the United States. ISBN 0-932863-51-5
外部連結
[編輯]- AIPAC:The American Israel Public Affairs Committe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fficial site
- Mitchell Bard "The Israeli and Arab Lobbie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Barack Obama's speech at AIPAC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President Bush's address to the AIPAC policy conference, May 18, 2004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AIPAC Definition on Ynet News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Online news and definitions of common Jewish and Israeli terms
- Dorf, Matthew, After Barak win, AIPAC reverses opposition to a Palestinian sta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Jewish News Weekly of Northern California, May 28, 1999. Accessed March 27, 2006
- Dreyfuss, Robert. "Agents of Influenc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Nation, September 16, 2004
- Goldberg, Jeffrey. "Real Insiders", New Yorker, July 4, 2005
- Confessions of an AIPAC Veteran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by Helena Cobban, The Nation, October 14, 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