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蒙·懷特
西蒙·懷特 Simon White | |
---|---|
出生 | 英格蘭肯特郡阿什福德 | 1951年9月30日
居住地 | 德國拜燕州加興 |
國籍 | 英國 |
母校 | |
知名於 | 冷暗物質 ΛCDM模型 星系的形成與進化理論及計算機模擬 |
獎項 |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2006) 格魯貝爾宇宙學獎(2011) 波恩獎章(2010) 邵逸夫獎(2017) |
科學生涯 | |
研究領域 | 天體物理、宇宙學 |
機構 | |
論文 | The Clustering of Galaxies[1](1977) |
博士導師 | 唐納·林登貝爾 |
著名學生 | |
受影響自 | 丹尼斯·夏瑪 馬丁·芮斯 |
施影響於 | 約翰·皮考克 毛淑德 |
西蒙·大衛·曼頓·懷特 FRS (英語:Simon David Manton White,1951年9月30日—),男,英國、德國理論宇宙學家,與夫人桂妮薇爾·考夫曼同為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研究所所長。
生平
[編輯]懷特1972年在耶穌學院拿到了數學本科學位,其後前往加拿大,兩年後在多倫多大學獲得了天文學碩士學位。1977年在康橋大學獲得了博士學位,師從唐納·林登貝爾。之後在加利福尼亞大學柏克萊分校(1977-1978)、美國國家無線電天文台(1978)、車球學院(1979-1980)和巴黎天體物理研究所(1980)做完博士後之後,懷特先後在柏克萊(1981-1984)、亞利桑那(1984-1992)、康橋大學(1991-1994)、達勒姆大學(1994-)、慕尼黑大學(1994-)和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研究所(1994-)擁有教職。在1994年懷特被任命為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研究所的所長、達勒姆大學的外部教授。
家庭
[編輯]妻子桂妮薇爾·考夫曼也是天體物理學家,是懷特曾經的學生,現擔任馬克斯·普朗克天體物理研究所所長。他們與兒子目前一起居住在慕尼黑。[2]
學術貢獻
[編輯]懷特的研究主要在宇宙的大尺度結構和星系形成上,他最知名的研究就是和馬丁·芮斯[3]和卡洛斯·弗倫克[4]在星系形成上的研究,這類模型已經成為了星系模型上的標準範式,以及在建立宇宙的標準模型,ΛCDM模型[5]上的貢獻。
在懷特讀博的時候他就開始研究暗物質對結構形成和星系演化的影響。在1978年他和馬丁·芮斯提出暗物質暈的分層聚類所主導的氣體吸積形成星系的星系模型可以解釋星系的各類性質[3]。
在之後的幾年懷特與馬克·戴維斯、喬治·埃夫斯塔希歐和卡洛斯·弗倫克等人合作,這四個人後來被非官方地稱為DEFW四人幫或四劍客[6]。他們在大尺度結構和星系的理論基礎上開發用於計算機模擬的模型。在1983-1988年[7][8][9]他們的一連串工作證明了冷暗物質主導的宇宙可以最好的擬合大尺度結構上的觀測數據,這使得他們四人在2011年獲得了宇宙學界的最高獎格魯貝爾宇宙學獎[6]。最新的一個大型項目即是2005年懷特和弗倫克主導的包含了二百萬個星系的千禧年模擬。[10]。
懷特的其它工作包括與胡里奧·納瓦羅和卡洛斯·弗倫克基於星系動力學和星系聚類統計結果所提出的通用的暗物質暈的質量分布以及其對星系形成和演化的控制這一理論[11][12](Navarro-Frenk-White Profile)。這兩篇總引用數接近13000次[13][14]的文章給懷特帶來了極高的名譽。但是,雖然這個模型的出發點是去解決之前冷暗物質模型無法解決的矮星系問題[11],這個模型也不可避免地帶來了星系暈尖點問題,並且對矮星系問題的解釋依然無法很合適地匹配觀測現象。
基於2016年年末谷歌學術的統計、懷特的400餘篇論文使他的總被引用數目高達134,000次。
獎項和榮譽
[編輯]獎項
[編輯]- 海倫·B·華納天文學獎,1986年
- 丹尼·海因曼天體物理學獎,2005年
- 英國皇家天文學會金質獎章, 2006
- 波恩獎章,2010
- 格魯貝爾宇宙學獎,2011[6]
- 邵逸夫獎,2017
榮譽
[編輯]- 慕尼黑大學榮譽教授,1994
-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榮譽研究員,1999
- 皇家學會院士,1997年
- 中國科學院國家天文台榮譽研究員,2001
- 達勒姆大學榮譽博士,2007
- 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07
- 歐洲科學院院士,2008
- 帕多瓦榮譽市民, 2010
- 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15[15][16]。
參考資料
[編輯]- ^ 西蒙·懷特在數學譜系計畫的資料。
- ^ Simon D. M. White. mpa-garching.mpg.de. [2012-09-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08-15).
- ^ 3.0 3.1 [1]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978MNRAS.183..341W
- ^ [2]1991ApJ...379...52W
- ^ [3],1992Natur.356..489D
- ^ 6.0 6.1 6.2 2011 winners. [2017-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2-06-28).
- ^ [4],1983ApJ...274L...1W
- ^ [5],1985ApJ...292..371D
- ^ [6], 1988ApJ...327..507F
- ^ [7],2005Natur.435..629S
- ^ 11.0 11.1 [8]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1996ApJ...462..563N
- ^ [9]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1997ApJ...490..493N
- ^ [10], NFW'1996
- ^ [11], NFW'1997
- ^ http://www.cas.cn/tz/201512/t20151207_4488383.shtml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關於公布2015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當選院士名單的公告
- ^ 存档副本. [2017-01-3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06).
外部連結
[編輯]- Simon White s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Interview with Simon White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rom October 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