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克特
達克特(ducat),又譯杜卡特[1]、達卡[2],是歐洲從中世紀後期至20世紀期間,作為流通貨幣使用的金幣或銀幣。這一時期,各種達克特的金屬含量和購買力都大不相同。威尼斯的金達克特獲得了廣泛的國際認可,地位等同於中世紀的拜占庭的超純金幣、熱那亞的熱那維諾與佛羅倫斯的弗羅林,或是現代的英鎊和美元。[3]
早期達克特
[編輯]西西里的羅傑二世發行的達克特銀幣 | |
---|---|
耶穌手持《福音書》像。銘文為+IC XC RC IN ÆTRN | 羅傑國王(旁邊銘文為R·R SLS)和羅傑公爵(前者的兒子,銘文為R·DX·AP)相對而立,共同握住中間的十字架,其下端旁有銘文AN R X。 |
註:杯狀的ducalis(或稱ducatum) |
ducat一詞源自中世紀拉丁語中的ducatus,意為「與公爵(或公國)有關」,最初的意思是「公爵的硬幣」或「公國的硬幣」。[4]
第一個發行此類硬幣的應該是西西里的羅傑二世,他同時也是普利亞公爵。1140年,他鑄造了印有耶穌基督像的達克特硬幣[5],銘有Sit tibi, Christe, datus, quem tu regis iste ducatus,意即「基督啊,讓這個你治下的公國獻身於你。」[6]
威尼斯總督(或公爵)恩里科·丹多洛推出了達克特銀幣,其樣式與羅傑二世的達克特相近。後來,威尼斯的達克特金幣的重要程度使得「達克特」一詞已經變成了它的專用稱呼,而原來的達克特銀幣後來被稱為格羅西。[7]
威尼斯的達克特金幣
[編輯]13世紀的威尼斯商業模式是將東方進口的商品運至阿爾卑斯山以北出售。[8]他們用拜占庭金幣支付,但當1282年拜占庭皇帝米海爾八世支持西西里晚禱時,他降低了超純金幣的成色。[9]這只是超純金幣一連串貶值中的一次而已,[10],而威尼斯市議會則在1284年發行自己的純金幣作為回應。[8]
佛羅倫斯和熱那亞都在1252年發行了金幣,而佛羅倫斯的弗羅林後來成為歐洲通用金幣。威尼斯以弗羅林為藍本,鑄造了自己的達克特,重量上因度量衡不同而略有增加。威尼斯的達克特含有3.545克99.47%的純金,這是中世紀能達到的最高純度。[11]
威尼斯總督米伽勒·斯泰諾的達克特金幣 | |
---|---|
聖馬可(立者)將旌旗交給總督(跪者)。銘文為S(anctus) M(arcus) VENET(I) DVX MICAEL STEN | 基督立於群星圍成的橢圓中。銘文為SIT T[ibi] XPE (Christe) DAT[us] Q[uem] T[u] REGIS ISTE DVCAT[us] |
金制;21毫米;3.50克 |
達克特金幣的樣式源於達克特銀幣,最終可追溯至拜占庭。正面為威尼斯總督跪在威尼斯的保護者——聖馬可身前。聖馬可按照他的通常打扮手持福音書,並將旌旗交給總督。左側的銘文 S M VENET標示出聖人,即聖馬可,右側的銘文DVX標示出總督的頭銜。在背面,基督立於群星圍成的橢圓之中。反面的銘文與羅傑二世的達克特金幣相同。[12]
繼任的威尼斯總督繼續鑄造金幣,僅改變硬幣正面的名字。15世紀時,成為貨幣單位的達克特,其價值穩定在124威尼斯索爾多(即先令)。達克特便和金幣一樣,與銀幣之間有了固定的兌換比例。由於1567年英格蘭和西班牙之間的衝突,使得金價上升,擾亂了這個平衡。[13]在這一點上,該硬幣被稱為ducato de zecca,即「鑄幣廠的達克特」,縮寫為zecchino,後訛為sequin。[11]李奧納多·洛雷丹增加了半達克特的硬幣,隨後的總督增加了四分之一達克特的硬幣等多種倍數,最高為105達克特。所有硬幣都沿用了1284年達克特的設計和重量標準。即使鑄有日期已經成為西方鑄幣的共同特徵,威尼斯的達克特上仍然沒有這些內容,直到拿破崙在1797年結束了威尼斯共和國的統治。[14]
威尼斯達克特的仿製品
[編輯]羅馬元老院引進的金幣,無論弗羅林或達克特,都為仿製提供了優秀的樣本,但控制了元老院財政的佛羅倫斯人擔保他們的硬幣絕並非仿品。[15]與此相反的是,羅馬的硬幣正面是參議員跪在聖彼得前,背面是基督立於群星圍成的橢圓之中,這直接模仿了威尼斯達克特。教皇隨後改變了這些設計,但相同重量和尺寸的金幣直至16世紀仍在鑄造。[16] 威尼斯達克特的大部分仿製品源自黎凡特,威尼斯在那裡入不敷出。在醫院騎士團的騎士們鑄造的金幣上,正面是大團長迪厄多內·德·戈松(1346-1353)跪於聖約翰前,背面則是坐在耶穌墓上的天使。然而,之後的大團長發現更精確地仿製對他們更有利,先是在羅德島進行,之後是馬爾他島。[17]熱那亞商人則更進一步,他們在希俄斯島鑄造的金幣與原版的區別僅能從手藝上看出來。這些貶值的金幣對於將純度視為貨幣聲譽的威尼斯而言是個麻煩。熱那亞商人在米蒂利尼、福西亞和佩拉鑄造的達克特很稀有,說明威尼斯人熔掉了那些他們遇到的仿品。[18]
匈牙利達克特
[編輯]在西歐,威尼斯商人很活躍,但貿易上的盈餘令達克特比弗羅林較為少見。[19]因此,當匈牙利的查理一世開始鑄幣時便以弗羅林為參照。他的兒子,匈牙利的拉約什一世改變了設計,將弗羅林上聖若望的立像改為聖拉迪斯勞斯的立像,後來又將代表佛羅倫斯的百合花換成了他自己的紋章,但他並未改變黃金的純度。[20]在15世紀,為了區分純金弗羅林和降低了成色的弗羅林贗品,人們稱純金幣為達克特,稱贗品為gulden或goldgulden,即「盾」。[21]1524年,神聖羅馬帝國皇帝查理五世注意到了這一區別:他按照威尼斯達克特的標準鑄造出來的金幣,比盾的價值高出39%。[22]他的弟弟及繼任者,斐迪南一世在繼承王位後,於1526年將這個體系引入匈牙利。匈牙利的純金幣從此被稱為達克特。[23]匈牙利達克特的純度使其被整個歐洲接受。即使在蘇格蘭,王室財政大臣也留下了他的國王「將達克特用於賭博」的記錄。[24]
匈牙利繼續鑄造重3.5克、純度98.6%的達克特。與威尼斯達克特一成不變的設計不同,匈牙利達克特背面的紋章經常變動以反映情勢變化。1470年,馬加什一世將紋章更換為聖母像。[25]直到1915年,在奧地利的統治之下,匈牙利仍在鑄造達克特。這些達克特被用作流通幣,後來有部分被重鑄。[26]
荷蘭達克特
[編輯]八十年戰爭令荷蘭北方七省可以自行鑄幣。1583年,安茹公爵弗朗索瓦之死使得沒有合法的統治者給這些貨幣命名。他們回到了老路上——仿造信譽良好的外國硬幣。在這種情況下,他們用仿製已淘汰硬幣的方式以避免政治糾紛。天主教雙王斐迪南和伊莎貝拉依達克特標準發行的金幣被廣泛仿製,並稱之為達克特。[27]他們也仿造了匈牙利達克特,那些硬幣對荷蘭共和國之後的貨幣制度的影響更大。自荷蘭主導國際貿易之後,這些金幣的影響擴大到全球。[28]
起初,荷蘭鑄造的匈牙利達克特正面是聖拉迪斯勞斯立像,佩戴著產自匈牙利的王冠和戰斧,但標示了不同的銘文。和最初——而不是當代——的匈牙利達克特相似,金幣反面是一面盾牌,上面是發行金幣省份的紋章。[29]這些圖案後來演變為一個站立的騎士,手持一柄劍和七支箭(代表著聯盟的七個省份)。銘文為CONCORDIA RES PAR CRES,意即「小東西因和睦而增加」。硬幣上也提及了發行省。反面銘有MO OR DI PROVIN FOEDER BELG AD LEG IMP,即「比利時聯合的省份依當地法律所鑄金幣」。[30]在拿破崙時期,巴達維亞共和國和路易·波拿巴鑄造金幣時沿用了這些設計。拿破崙戰敗後,荷蘭王國繼續將這種硬幣視作貿易貨幣。[31]
達克特的普及
[編輯]在15世紀,西歐國際貿易商的首選貨幣從佛羅林變為達克特。統治者改良貨幣的時候,通常會參照最常見的達克特。馬木留克的阿什拉菲、奧斯曼的阿爾通和卡斯提爾的達克特就是例子。[32]神聖羅馬帝國皇帝馬克西米連一世從1511年開始於奧地利鑄造達克特金幣。[33]奧地利的鑄幣一直持續到1915年,並一直重鑄舊幣,[34]包括圖示的四達克特硬幣。[35]然而,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開採的大量白銀,使西班牙銀圓得以取代達克特成為世界貿易的主要貨幣。[36]
1913年前後,1達克特金幣價值英國的「9先令和4便士,或稍微超過2美元。達克特銀幣的價值大約是金幣的一半。」 [37]即使是現在,有些國有鑄幣廠仍在成批鑄造舊式金幣,銀行會將這些金幣出售給私人投資者或收藏家。
達克特鑄幣廠
[編輯]- 奧地利。奧地利鑄幣廠仍在鑄造1達克特和4達克特的金幣,均標為1915年鑄造。
- 拜占庭帝國。拜占庭自行鑄造了威尼斯達克特銀幣的本地版,稱為basilikon。
- 克羅埃西亞
- 捷克斯洛伐克
- 捷克仍在鑄造金幣複製品,面值包括1、4、40和100達克特
- 丹麥
- 德國和神聖羅馬帝國;1871年前的許多市、州和公國。
- 匈牙利。匈牙利的鑄幣廠仍在鑄造面值2、3、4和6達克特的紀念幣。
- 義大利
- 荷蘭仍在發行達克特金、銀幣,沿用1586年初次鑄造時的重量、材料和設計。
- 波蘭(歷史上的紅茲羅提)
- 羅馬尼亞
- 俄羅斯仿造了荷蘭的達克特——因為它們很流行。也發行了少量自行設計的金幣。
- 蘇格蘭
- 塞爾維亞王國
- 西班牙,遍布全境,包括佛蘭德斯、那不勒斯王國和美洲。
- 瑞典
- 瑞士。在瑞士聯邦建立之前,瑞士也鑄造達克特,以蘇黎世達克特最為著名。
- 南斯拉夫王國
參考文獻
[編輯]- ^ Roger Crowley 《財富之城:威尼斯共和國的海洋霸權》 譯者:張騁、陸大鵬
- ^ 王慕民 十六、十七世紀葡萄牙與寧波之關係 澳門研究 1999年第10期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23-05-10.
- ^ The two concepts of money: implications for the analysis of optimal currency areas, Charles A. E. Goodhart,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14(1986) page 407
- ^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 http://www.etymonline.com/index.php?search=ducat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 ^ Coins of Medieval Europe, Philip Grierson, page 96
- ^ American Journal of Numismatics, Volumes 50,page 72
- ^ Coins In History, John Porteous, pages 84 and 86.
- ^ 8.0 8.1 Coins In History, John Porteous, page 86.
- ^ Coins of Medieval Europe, Philip Grierson, page 110
- ^ Byzantine Coins, P. D. Whiting, page 232
- ^ 11.0 11.1 The Oxford Encyclopedia of Economic History, page 112
- ^ Historic Gold Coins of the World, Burton Hobson, page 39.
- ^ Coins in History, John Porteous, page 174
- ^ Gold Coins of the World, Robert Friedberg, listings for Italy-Venice
- ^ Coins In History, John Porteous, 106.
- ^ Gold Coins of the World, Robert Friedberg, listings for Vatican City-The Roman Senate
- ^ Gold Coins of the World, Robert Friedberg, listings for Rhodes and Malta
- ^ Coins in History, John Porteous, pages 108 and 109
- ^ Coins in History, John Porteous, pages 106.
- ^ Coins in History, John Porteous, illustration 126.
- ^ Coins in History, John Porteous, pages 132.
- ^ The Coin Atlas, Cribb, Cook and Carradice, page 99
- ^ Gold Coins of the World, Friedberg, section on Hungary-Habsburg Rulers
- ^ Coins of Medieval Europe, Philip Grierson, page 213.
- ^ Coins of Medieval Europe, Philip Grierson, page 212.
- ^ Standard Catalog of World Coins, Chester Krause and Clifford Mishler, Trade Coinage section of the listings for Hungary
- ^ Coins in History, John Porteous, pages 184.
- ^ A Companion to the Global Renaissance, G. Singh ed., page 265
- ^ Coins in History, John Porteous, page 187 and illustration 213.
- ^ Historic Gold Coins of the World, Burton Hobson, page 88 and illustration 104.
- ^ Historic Gold Coins of the World, Burton Hobson, page 187 and illustration 243.
- ^ Global Financial System 1750-2000, Larry Allen, page 128.
- ^ The Coin Atlas, Cribb, Cook and Carradice, page 88.
- ^ Gold Coins of the World, Robert Friedberg, listings for Austria
- ^ Austria 4 Ducat 1867 to 1915. [2014-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5-12).
- ^ A companion to the Global Renissance, Juotsna G. Singh ed., page 265.
- ^ Webster , Noah. Webster's Revised Unabridged Dictionary. G. & C. Merriam Co. 1913 [2014-08-1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