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鋼琴

本頁使用了標題或全文手工轉換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鋼琴
圖為平台鋼琴(左)和立式鋼琴(右)
鍵盤樂器
分類弦鳴樂器 鍵盤樂器
H-S分類314.122-4-8
(帶有琴鍵的簡單弦鳴樂器,由打樁機敲響)
發明者巴爾托洛梅奧·克里斯多福里
起源18世紀早期
音域

鋼琴義大利語pianoforte;德語:Klavier;英語:piano),是西洋古典音樂中的一種鍵盤樂器,前身為大鍵琴古鋼琴,普遍用於獨奏、重奏、伴奏等演出,用於作曲和排練音樂十分方便。彈奏者通過按下鍵盤上的琴鍵,牽動鋼琴裏面包著絨氈的小木槌,繼而敲擊鋼絲弦發出聲音。鋼琴音域寬廣,音色宏亮、清脆,富於變化,表現力很強。獨奏時,可演奏各種氣勢磅礡、寬廣、抒情的音樂,亦可演奏歡快、靈巧、技巧性很高的華彩樂段,在樂隊中則可發揮巨大的作用,還經常作為伴奏樂器使用。鋼琴因其豐富的樂理表達能力,被稱作「樂器之王」[1]

歷史與發展

[編輯]

古鋼琴

[編輯]

現代鋼琴發明以前,巴洛克時代,就已經有了兩種類似的鍵盤樂器。一種是撥弦鍵琴(又稱大鍵琴),這些種類的古鍵琴的發聲原理類似于吉他這樣的撥弦樂器,用機械傳動裝置帶動一個撥弦的小臂由羽管或皮製撥子撥動琴弦,缺點是沒有辦法控制力度,音量總是一樣大小。另一種是擊弦鍵琴(又稱小鍵琴),體積較小,用銅楔槌擊打琴弦,和鋼琴不同的是,楔槌不是立刻離開琴弦,而是保持在弦上的壓力,直到手指離開琴鍵,因而擊弦鍵琴可以用手指控制音量,並且可以有細微變化的效果,音色富有歌唱性,缺點是音量很小,只適合家庭使用。

17世紀藝術歌曲的發展,對伴奏樂器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小提琴聲音太細,魯特琴的技巧要求太高難以掌握,各種古鋼琴的音色和音量又不能讓人滿意。

大鍵琴的製造者克里斯托福里,在總結了大鍵琴和小鍵琴的優缺點以後,在約1709年試製了一種增加了擊槌裝置的鍵盤樂器,它和小鍵琴的最關鍵的區別是擊弦機的機械系統:擊槌敲擊琴弦後會立即彈開,使琴弦持續振動,直到手指離開琴鍵;而且擊槌彈開後不會來回彈動,同時又可以迅速的重複擊鍵。在之後鋼琴發展中,這些要素都保留並不斷改進,它同時解決了不能隨意控制演奏音量的缺陷,克里斯托福里給它取名「有強弱的大鍵琴」(gravicembali col piano e forte)[2],這台樂器也就是古鋼琴。克里斯托福里製造了大約20台鋼琴,現存於世還有三台:一台制於1720年,四個八度,現存美國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3];一台製於1726年,四個半八度,現存德國萊比錫;一台製於1722年,現存義大利羅馬[4]

希爾伯曼

1711年,義大利作家Scipione Maffei寫了一篇文章介紹這件新的樂器,包括不太準確的機構圖解。[4]這篇文章在西歐廣泛傳播,很多工匠都據此製作鋼琴。1726年,德國人管風琴製作師希爾伯曼(Gottfried Silbermann,1683-1753)根據這篇文章也製造了一台鋼琴,並加入類似現代鋼琴延音踏板的手動音栓,可以揚起琴弦上制音器。1730年代,希爾伯曼曾把他製造的鋼琴介紹給巴赫,不過巴赫當時並不喜歡它,抱怨高音太弱,動態範圍不廣。之後希爾伯曼又進行了改進,1747年巴赫造訪柏林,試奏並稱讚了希爾伯曼的鋼琴。希爾伯曼有很多學生,他們對早期鋼琴發展有重大的貢獻,其中重要的12位元,稱為「十二門徒」。部分人移居英國,在德語國家和英國逐漸形成了兩種不同的製造流派。

維也納式擊弦機

十八世紀後期,鋼琴的製造越來越多。希爾伯曼的學生斯泰因(1728-1792)在德國奧格斯堡開始了鋼琴的製作。斯泰因鋼琴有一個後向的擊槌,比起現代鋼琴,對觸鍵力度非常敏感。莫扎特於1777年造訪奧格斯堡,並且試奏了斯泰因的鋼琴(當時斯泰因鋼琴取消了克里斯托福里鋼琴的擒縱結構(escapement)),後來在寫給父親的信里,莫扎特稱讚斯泰因鋼琴的音質均衡,製造工藝精湛,但是也指出缺少擒縱結構。斯泰因之後進行了改進,發明了Prellmechanik擊弦機,加入了擒縱機構,完善了延音踏板。斯泰因的女兒南內特·斯特雷徹和女婿Johann Andreas Streicher在維也納繼續鋼琴製造的生意,他們是貝多芬的朋友,貝多芬擁有一台斯特雷徹鋼琴。同一時期在維也納還有其他鋼琴製造師,包括安頓·瓦爾特,他製造的鋼琴的音量比斯特雷徹鋼琴大一些。瓦爾特是莫扎特的朋友,莫扎特在1781時購買了一台瓦爾特鋼琴。還有Conrad Graf(1782-1851),他製造了貝多芬最後使用的鋼琴,同時開設了維也納第一個批次製造鋼琴的企業。這些在德語國家發展的鋼琴稱為維也納式擊弦機鋼琴,除了三角式,維也納式擊弦機鋼琴還有方形鋼琴(square piano)。維也納式擊弦機鋼琴使用木質框架,每個音有兩根琴弦,擊槌外有皮革包裹,琴鍵的白鍵和黑鍵的顏色和現代鋼琴相反,聲音比現代鋼琴要弱,對比清晰,混響時間短一些。

英國式擊弦機
雙機械箱的鋼琴

從1760年代開始,由於七年戰爭,希爾伯曼的很多學生移居英國,其中楚姆佩(Johann Christoph Zumpe)開始在大鍵琴製作家Burkat Shudi的工場製造便宜的方形鋼琴。這種方形鋼琴雖然沒有擒縱機構,技術上相對落後,但是卻非常流行,在鋼琴取代大鍵琴的過程中起了重要的作用。1768年J.C.巴赫用這種方形鋼琴作鋼琴史上的第一次公開演奏。

荷蘭人Americus Backers和Shudi工場的兩個技工布羅德伍德(John Broadwood)及Robert Stodart(這兩個人也是希爾伯曼的學生)一起發明了更加先進的擊弦機,增加了擒縱機構和check,聲音更加渾厚深沉,但是降低了觸鍵的靈敏度,需要更深的觸鍵。這種擊弦機被稱為英國式擊弦機或布羅德伍德擊弦機。英國式擊弦機鋼琴的外觀類似大鍵琴,每個音有三根琴弦。1769年布羅德伍德和師傅Shudi的女兒Barbara Shudi結婚,後來接手了Shudi的工場,並改用自己的姓(即今約翰·布洛德伍德父子公司),它製造的鋼琴曾運給貝多芬。

現代鋼琴

[編輯]
鋼琴結構圖

19世紀初,各種鋼琴已經盛行於歐洲,但它還在不斷的改進中。

  • 1780年,瑞士舒迪創製了制音踏板,從而提高了音樂的和弦連接能力,增強了共鳴效果,同時也使得音樂獲得清晰的頓音效果。
  • 1809年,法國人埃拉爾改進了鋼琴機械,可以使小槌迅速地重複擊弦,在這樣的鋼琴上就能彈奏比較複雜的樂曲了。這種結構形式至今還使用於平台鋼琴上。
  • 1826年,美國工程師霍金斯採用了軸釘、軸架和攀帶改進了擊弦機構。在這一時期內還有不少製造者對鋼琴的支撐結構、弦列的安排以及小槌材料等進行了改進。

電鋼琴

[編輯]

電鋼琴是一種電子樂器,外形和鋼琴類似。與使用合成器電子鋼琴的不同在於它使用機械發聲,再經由拾音器轉化成電訊號,發聲原理和電吉他類似,都是以類比訊號直接輸出到電鋼琴專用的樂器放大器或輸出到錄音裝置,而非像鋼琴般以其木箱外殼來直接共鳴發聲。

和鋼琴類似的地方是,其木造琴鍵牽動鋼琴內部包著絨氈的小木槌,這結構是一模一樣的;繼而敲擊鋼絲發出振動,這個運作原理都是相同的。不同的地方是,並不是以箱體的的振動發聲,而是運用了電磁學原理,由每條琴弦對應的每粒拾音器來感應並收集每條琴弦的振動。當琴弦振動時,切割了拾音器的磁感線,從而使拾音器接上的導線中產生不同頻率電流,當這些電流通過電子音箱還原時,就成了電鋼琴的聲音。

結構與原理

[編輯]
直立式鋼琴

鋼琴從外形上主要分成直立式鋼琴日語アップライトピアノ平台式鋼琴日語グランドピアノ(平台鋼琴)(英語:grand piano)。直立式鋼琴的琴弦為交錯安裝,既省空間亦具備音色和音量。平台式鋼琴是鋼琴最原始的形態,現在一般都用於音樂會的演奏。

鋼琴由弦列、音板、支架、鍵盤系統(包括黑白琴鍵和擊弦音棰,共88個琴鍵)、踏板機械(包括頂杆和踏板)和外殼共六大部分組成。直立式鋼琴、平台式鋼琴 基本結構是一樣的。[來源請求]

左踏板 作用是讓聲量減少三分之一,聽起來稍微小聲一點。中踏板有兩種,如是 直立式鋼琴 是讓聲量大幅減少,聽起來 很小聲,適合長時間練習,因此名稱是 (英語:practice pedal);如是 平台式鋼琴 則是延長指定音鍵 (英語:sostenuto pedal);右踏板 是延長所有音鍵。[5]

演奏方法

[編輯]

鋼琴用大譜表記譜。需要時,可用兩行高音譜表或兩行低音譜表記譜。亦有作曲家嘗試用其他方式記譜,目的用於增加演奏家的發揮空間或表達更多感情,但是並不常見。

演奏技巧

[編輯]

鋼琴的演奏技巧十分豐富,可以自如地彈奏各種音階半音音階,各種音程的跳動,各種雙音、和弦以及各種複雜的樂曲。

  1. 單音的運用及八度或數個八度的重複。
  2. 各種音程的雙音。
  3. 各種三音組成的和弦。八度音程重複的(完全重複或不完全重複的)三音和弦。
  4. 各種四音和弦及四音和弦的八度重複。
  5. 各種旋律與伴奏的織體。
  6. 各種類型的對位(複調)結構。
  7. 各種結構的綜合音型。
  8. 踏板的運用。一般鋼琴有三個踏板,左邊為弱音踏板,踩下該踏板後,餘音甚少,多用於弱奏;右邊為延音踏板,踩下該踏板後,琴音可延長,聲音響亮,多用於長時值音符或強音的演奏。中間的腳踏會因應鋼琴的設計而有不同用途,多數為減音腳踏,用法不只是踏一下,而是要踏下後再向左推,而有部份設計是踏一下是啟動,再踏一下是關閉;踏下減音踏板後,有一塊絨布隔在琴鎚與琴弦之間,以減底聲量;但減音系統有一個壞處,因為所有琴弦由一塊絨布覆蓋,震動可能會伸延到其它的琴弦,從而影響音準;另一種中間腳踏的用途是「特定連音踩板」,用途主要是用作選定琴鍵去延音,用法是先彈下琴鍵不放,踩下「特定延音踏板」不放,沒有選的音沒有餘音,通常有特定延音的鋼琴也有「減音裝置」,以手掣操控,通常在琴鍵之下的左右兩邊。
  9. 轉調。

作品與曲目

[編輯]

鋼琴做為近現代最為主要的樂器之一,為之創作的作品數量也十分可觀,且為橫跨多領域的音樂家所喜。

古典音樂

[編輯]

在古典音樂文獻上,鋼琴自十八世紀中期(即古典主義時期)開始受到重視,作曲家與樂器商之間呈現相生的關係,製造方打造出結構堅強、效能更佳的新型號鋼琴,音樂效果更加豐富的作品遂應運而生,透過聽眾的消費與回饋,刺激更進步的樂器快速被生產、製造。在這一股熱潮當中,十九世紀的鋼琴家李斯特可說是音樂歷史上第一位鋼琴巨星,他所寫作的眾多作品要求精湛的演奏技巧,直到今天都是鋼琴演奏者的一大挑戰。

以下,列出鋼琴領域中出名困難的一些曲目[6]

鋼琴品牌

[編輯]
直立式鋼琴內部
平台鋼琴內部

奧地利

[編輯]

貝森朵夫 Bösendorfer

[編輯]

貝森朵夫鋼琴廠有限公司(德語:L. Bösendorfer Klavierfabrik GmbH)是一家奧地利鋼琴製造公司,其母公司是日本山葉株式會社[7]

不同於一般的鋼琴製造商,貝森朵夫是唯一一家生產92鍵以及97鍵的平台鋼琴的廠商(一般鋼琴為88鍵)。

貝森朵夫鋼琴廠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鋼琴製造商之一,該品牌由伊格納茲·貝森朵夫於1828年在奧地利維也納創立。其製造的平台鋼琴以頂級的品質聞名於世。1839年,公司接受當時奧地利皇帝斐迪南一世皇家委任狀專門為皇室提供頂級平台鋼琴。

納茨去世後,他的兒子路德維希·貝森朵夫於1859年接管公司的運營並於1860年將公司遷至新址,後來成為貝森朵夫音樂廳。從1872年至1913年關閉,它一直是維也納首屈一指的音樂廳。1909年,公司被一名叫卡爾·胡特爾斯特拉瑟的商人買下,並於1966年售予晶寶國際公司。直至2002年,公司被奧地利Bawag P.S.K.銀行購得,公司股權又回到了奧地利人手中。但是2007年12月20日,Bawag P.S.K.銀行又把公司所有的股權賣給了日本的山葉株式會社[8]目前台灣總代理為德斯特樂器。

捷克

[編輯]

佩卓夫(Petrof)為一個捷克鋼琴品牌。有約140年歷史。音色圓厚、透明。[9]

中國

[編輯]

珠江鋼琴

[編輯]

廣州珠江鋼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州珠江鋼琴集團股份、廣州珠江鋼琴集團、廣州珠江鋼琴,以及珠江鋼琴(英語:Guangzhou Pearl River Piano Group Co.,Ltd),於1956年由廣州市政府設立當時名為「廣州市珠江鋼琴工業公司」,以及「廣州珠江鋼琴集團有限公司」,而主要股東為廣州無線電集團有限公司,屬於一個生產鋼琴及其他樂器的廠商。

而主要生產及銷售各種類型鋼琴產品,而品牌包括「愷撤寶」、「珠江」、「里特米勒」,以及「京珠」[10],董事長為施少斌,總部位於廣州市荔灣區芳村花地大道南漁尾西路8號。

長江鋼琴 Yangtze River

[編輯]

長江鋼琴,是柏斯音樂集團旗下中國鋼琴品牌 ,創立於2009年的長江鋼琴.

德國

[編輯]

貝希斯坦 C. Bechstein

[編輯]

貝希斯坦鋼琴(C. Bechstein Pianofortefabrik AG)由卡爾·貝希斯坦創立於1853年。

奧古斯特·福斯特 August Förster

[編輯]

奧古斯特·福斯特(德語:August Förster)是德國一間鋼琴製造商,公司全稱為「奧古斯特·福斯特鋼琴製造有限責任公司」(德語:August Förster GmbH Kunsthandwerklicher Flügel-und-Pianobau)。公司名又擁有「August Forster」、「August Foerster」等非官方拼寫。公司擁有約40名員工,年產平台鋼琴約120台,年產立式鋼琴約150台。

義大利

[編輯]

法奇奧里 FAZIOLI

[編輯]

法吉歐利(FAZIOLI)是1979年成立的義大利頂級平台鋼琴製造公司。每年僅從唯一的工廠手工生產110架鋼琴。台灣地區於2008年由琴峰樂器擔任台灣總代理公司。[來源請求]

日本

[編輯]

河合樂器 KAWAI

[編輯]

河合樂器製造公司(英文:Kawai Musical Instruments Manufacturing Co., Ltd.,KAWAI)是一間著名鋼琴製造公司,由日本河合小市建立的。公司總部位於日本靜岡縣濱松市中區寺島町200番地。

山葉樂器 YAMAHA

[編輯]

山葉株式會社(英文:Yamaha Corporation)是一家生產樂器音響裝置及音效產品的日本公司,現時是世界上最大的樂器生產商。

美國

[編輯]

梅森翰姆林 Mason & Hamlin[11]

[編輯]

史坦威 Steinway & Sons

[編輯]

史坦威公司(Steinway & Sons)是一家美國德國高檔鋼琴製造公司,亦是高檔鋼琴中最爲知名的。

著名演奏家

[編輯]

參考資料

[編輯]
參照
  1. ^ 【樂器巡禮】樂器之王 — 鋼琴. [2013-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9-10-21). 
  2. ^ 陳炳聖. 《萬物簡史》. 源樺. 2007. ISBN 986828421X. 
  3. ^ Grand Piano of Bartolomeo Cristofori. 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2008-09-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1-01-19). 
  4. ^ 4.0 4.1 Powers, Wendy. The Piano: The Pianofortes of Bartolomeo Cristofori (1655–1731) | Thematic Essay | Heilbrunn Timeline of Art History |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New York: The Metropolitan Museum of Art. 2003 [2014-01-2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10-17). 
  5. ^ What do the pedals on a piano do?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Apr 18, 2017. Cunningham Piano Company
  6. ^ 【BON音樂】音樂閒磕牙:全世界最艱難的十首鋼琴獨奏曲. [2021-01-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08-14). 
  7. ^ [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Yamaha Buys All Shares of Bösendorfer", Yamaha U.K. News & Events, 2008. Accessed 3 February 2008.
  8. ^ [2]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The History of the Bosendorfer Piano ", Shackell Piano.
  9. ^ 鋼琴特點. [2013-04-25].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1-03-08). 
  10. ^ 廣州珠江鋼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介 網際網路檔案館存檔,存檔日期2012-10-22.
  11. ^ (Mason & Hamlin)storyclark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書目

參見

[編輯]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