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2011年國際足總女子世界盃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2011年國際足總女子世界盃
2011 FIFA Women's World Cup
2011年國際足總女子世界盃官方標誌
賽事資料
屆數第 6 屆
主辦國德國
比賽日期6月26日–7月17日
參賽隊數16 隊(來自6個大洲)
球場9 個(位於9個城市)
衛冕球隊 德國
最終成績
冠軍 日本(第1次奪冠)
亞軍 美國
季軍 瑞典
殿軍 法國
賽事統計
比賽場數32 場
總入球數86 球(場均 2.69 球)
入場人數845,751 人(場均 26,430 人)
神射手日本 澤穗希(5 球)
最佳球員日本 澤穗希
最佳守門員美國 霍普·索洛
最佳年青球員澳大利亞 凱特琳·福德
2007
2015

2011年國際足總女子世界盃(德語:FIFA Frauen-Weltmeisterschaft Deutschland 2011)於2011年6月26日至7月17日在德國舉行[1],它是1999年國際足總女子世界盃美國)以來第一次由多個國家申辦,並經國際足總執委會投票決定,最後產生承辦國的國際足總女子世界盃[註 1]。德國在與加拿大的申辦競爭中獲勝,這是國際足總女子世界盃首次在德國舉行,也是第二次在歐洲大陸進行。

比賽城市

[編輯]

本屆比賽共有9個城市舉辦,其中,揭幕戰在首都柏林舉行,這也是柏林承辦的唯一一場比賽,冠亞軍決賽則在法蘭克福舉行,其他7個承辦城市分別為:門興格拉德巴赫辛斯海姆沃爾夫斯堡奧格斯堡波鴻德勒斯登勒沃庫森[2]

競賽場地

[編輯]

2011年國際足總女子世界盃在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舉行揭幕戰,該球場是2006年男子世界盃的決賽場地;這是在首都柏林進行的唯一一場賽事。門興格拉德巴赫普魯士公園球場法蘭克福商業銀行球場上演準決賽的賽事。決賽在法蘭克福的商業銀行球場舉行,該球場是2005年男子洲際國家盃的決賽場地;而季軍戰則在辛斯海姆萊茵-內卡競技場進行[3]

自2007年開始,其中 5 個主辦球場是新建(奧格斯堡德雷斯頓及辛斯海姆)或是重建(波鴻勒沃庫森);7個球場是德甲球隊的主場球場,隨著哈化柏林波琴2010年降班,而慕遜加柏2010/11年球季形勢惡劣,到開賽時可能只餘 4 個球場隸屬德甲球隊擁有。與2006年男子世界盃相比,部分容量較少的球場獲得選用;其中6個球場可容 20,000 至 30,000 名觀眾。據德國足球總會秘書長尼爾斯巴赫(Wolfgang Niersbach)表示,女子世界盃應該在男子世界盃於2006年結束的場地揭幕[4]。所有主辦城市除柏林及門興格拉德巴赫外,均會進行四場賽事;柏林只舉行揭幕戰,而門興格拉德巴赫只有三場賽事[5]。全部9個球場合計總容量約為330,000人。總體而言,約有100萬張門票可供出售[4]

由於國際足總禁止球場贊助冠名的球場名稱,除非贊助商亦是國際足總的官方贊助商,因此部分球場於競賽舉行期間可能需要更改名稱,暫時仍未有公告處理球場名稱的問題。按德國足球總會的資料,各球場的容量如下[6]

脈衝競技場

(Impuls Arena)
城市:奧格斯堡
容量:25,579
球會:奧格斯堡

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

(Olympic Stadium)
城市:柏林
容量:74,244
球會:哈化柏林

魯爾球場

(Ruhrstadion)
城市:波鴻
容量:23,000
球會:波琴

魯道夫·哈比格球場

(Rudolf-Harbig-Stadium)
城市:德雷斯頓
容量:32,085
球會:德雷斯頓戴拿模

商業銀行球場

(Commerzbank-Arena)
城市:法蘭克福
容量:49,240
球會:法蘭克福

拜耳球場

(BayArena)
城市:勒沃庫森
容量:30,200
球會:利華古遜

普魯士公園球場

(Borussia-Park)
城市:門興格拉德巴赫
容量:46,297
球會:慕遜加柏

萊茵-內卡競技場

(Rhein-Neckar-Arena)
城市:辛斯海姆
容量:25,641
球會:賀芬咸

大眾汽車球場

(Volkswagen-Arena)
城市:沃爾夫斯堡
容量:25,361
球會:禾夫斯堡

賽制

[編輯]

上屆比賽一樣,同樣有16支隊伍參賽,分成四個小組進行單循環賽,各小組前2名進入8強淘汰賽,8強淘汰賽勝者進行4強準決賽,4強準決賽負者和勝者分別參加3、4名決賽和冠亞軍決賽。

參賽球隊

[編輯]
參見:2011年國際足總女子世界盃外圍賽

本屆比賽晉級球隊如下[7]

  • 亞洲(3席):

北韓 澳洲 日本

  • 非洲(2席):

赤道幾內亞 奈及利亞

  • 北中美及加勒比海地區(2.5席):

加拿大 墨西哥 美國

  • 南美洲(2席):

巴西 哥倫比亞

  • 大洋洲(1席):

紐西蘭

  • 歐洲(5.5席,含東道主):

德國(東道主)、 法國 挪威 瑞典 英格蘭

賽程

[編輯]

賽程於2009年3月20日公佈,主辦國置於A1位置。與之前的競賽不同的是,本屆賽事不設「雙料娛樂」,同日舉行的賽事安排於不同的球場上演[5]

抽籤

[編輯]

在外圍賽完成後,抽籤於2010年11月29日在法蘭克福舉行[8],前一天籌委會宣佈抽籤程序:[9]

第1組 第2組 第3組 第4組
德國 (A1)
日本 (B1)
美國 (C1)
巴西 (D1)
澳洲
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 朝鮮
加拿大
墨西哥
奈及利亞
赤道幾內亞
紐西蘭
哥倫比亞
英格蘭
法國
瑞典
挪威
第1組:
在抽籤前先行訂定的種子隊。
第2組:
澳大利亞及朝鮮不可以與同在亞洲區出線的日本編在B組參賽;同樣地,加拿大及墨西哥亦不可以與同在北中美及加勒比海區出線的美國編在C組參賽。
第3組:
為避免兩支南美洲區同編於D組參賽,如果哥倫比亞不是第3組首支被抽中的球隊,被抽中的球隊會直接編入D組。
第4組:
A組會有兩支歐洲區球隊參賽。

分組賽

[編輯]
揭幕儀式

當分組賽同組球隊有同分的情況,其排名取決於:[10]

  1. 全部分組賽事得失球差較佳者;
  2. 全部分組賽事入球較多者;
  3. 同分球隊對賽取得較高積分者;
  4. 同分球隊對賽得失球差較佳者;
  5. 同分球隊對賽入球較多者;
  6. 公平競技條件基於領取黃牌數目;
  7. 抽籤決定排名。

A組

[編輯]
排名 隊伍 獲得資格
1 德國 (H) 3 3 0 0 7 3 +4 9 晉級淘汰賽
2 法國 3 2 0 1 7 4 +3 6
3 奈及利亞 3 1 0 2 1 2 −1 3
4 加拿大 3 0 0 3 1 7 −6 0
資料來源:FIFA
排名規則:分組賽排名準則
(H) 東道主

2011年6月26日
15:00
奈及利亞 0–1
法國
Delie 入球 56'
辛斯海姆萊茵-內卡競技場
觀眾人數:25,475
裁判:Kari Seitz(美國

2011年6月26日
18:00
德國 2–1
加拿大
克斯廷·加雷弗雷克斯 入球 10'
Okoyino da Mbabi 入球 42'
Sinclair 入球 82'
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
觀眾人數:73,680
裁判:Jacqui Melksham(澳洲

2011年6月30日
18:00
加拿大 0–4
法國
Thiney英語Gaëtane Thiney 入球 24', 60'
Abily英語Camille Abily 入球 66'
Thomis英語Élodie Thomis 入球 83'
波鴻魯爾球場
觀眾人數:16,591
裁判:深野悅子(日本

2011年6月30日
20:45
德國 1–0
奈及利亞
勞德爾 入球 54' 報告
法蘭克福商業銀行球場
觀眾人數:48,817
裁判:車成美(南韓

2011年7月5日
20:45
法國 2–4
德國
Delie 入球 56'
喬治 入球 72'
報告 克斯廷·加雷弗雷克斯 入球 25'
格林斯 入球 32', 68'(十二碼
Okoyino da Mbabi 入球 88'
門興格拉德巴赫普魯士公園球場
觀眾人數:45,867
裁判:Kirsi Heikkinen(芬蘭

2011年7月5日
20:45
加拿大 0–1
奈及利亞
報告 恩科沃查 入球 84'
德雷斯頓魯道夫·哈比格球場
觀眾人數:13,638
裁判:Finau Vulivuli(斐濟

B組

[編輯]
排名 隊伍 獲得資格
1 英格蘭 3 2 1 0 5 2 +3 7 晉級淘汰賽
2 日本 3 2 0 1 6 3 +3 6
3 墨西哥 3 0 2 1 3 7 −4 2
4 紐西蘭 3 0 1 2 4 6 −2 1
資料來源:FIFA
排名規則:分組賽排名準則

2011年6月27日
15:00
日本 2–1
紐西蘭
永里優季 入球 6'
宮間綾 入球 68'
赫恩 入球 12'
波鴻魯爾球場
觀眾人數:12,538
裁判:Kirsi Heikkinen(芬蘭

2011年6月27日
18:00
墨西哥 1–1
英格蘭
Ocampo英語Mónica Ocampo 入球 33' 威廉斯 入球 21'
沃爾夫斯堡大眾汽車球場
觀眾人數:18,702
裁判:Silvia Reyes(秘魯

2011年7月1日
15:00
日本 4–0
墨西哥
澤穗希 入球 13', 39', 80'
大野忍 入球 15'
勒沃庫森拜耳球場
觀眾人數:22,291
裁判:Christina W. Pedersen(挪威

2011年7月1日
18:15
紐西蘭 1–2
英格蘭
Gregorius英語Sarah Gregorius 入球 18' 報告 J·斯科特 入球 63'
克拉克 入球 81'
德雷斯頓魯道夫·哈比格球場
觀眾人數:19,110
裁判:Therese Neguel(喀麥隆

2011年7月5日
18:15
英格蘭 2–0
日本
E·懷特 入球 15'
Yankey 入球 66'
報告
奧格斯堡脈衝競技場
觀眾人數:20,777
裁判:Carol Anne Chenard(加拿大

2011年7月5日
18:15
紐西蘭 2–2
墨西哥
Smith英語Rebecca Smith (footballer) 入球 90'
威爾金森 入球 90+4'
報告 Mayor英語Stephany Mayor 入球 2'
Domínguez英語Maribel Domínguez 入球 29'
辛斯海姆萊茵-內卡競技場
觀眾人數:20,451
裁判:Jenny Palmqvist(瑞典

C組

[編輯]
排名 隊伍 獲得資格
1 瑞典 3 3 0 0 4 1 +3 9 晉級淘汰賽
2 美國 3 2 0 1 6 2 +4 6
3 北韓 3 0 1 2 0 3 −3 1
4 哥倫比亞 3 0 1 2 0 4 −4 1
資料來源:FIFA
排名規則:分組賽排名準則

2011年6月28日
15:00
哥倫比亞 0–1
瑞典
報告 蘭斯特倫 入球 57'
勒沃庫森拜耳球場
觀眾人數:21,106
裁判:Carol Anne Chenard(加拿大

2011年6月28日
18:15
美國 2–0
北韓
切尼 入球 54'
比勒 入球 76'
報告

2011年7月2日
14:00
北韓 0–1
瑞典
報告 達爾奎斯特 入球 64'
辛斯海姆萊茵-內卡競技場
觀眾人數:23,768
裁判:Estela Álvarez(阿根廷

2011年7月2日
18:00
美國 3–0
哥倫比亞
奧賴利 入球 12'
拉皮諾 入球 50'
勞埃德 入球 57'
報告
奧格斯堡脈衝競技場
觀眾人數:25,475
裁判:Dagmar Damková(捷克

2011年7月6日
20:45
瑞典 2–1
美國
達爾奎斯特 入球 16'(十二碼
菲舍爾 入球 35'
萬巴赫 入球 67'
沃爾夫斯堡大眾汽車球場
觀眾人數:23,468
裁判:深野悅子(日本

2011年7月6日
20:45
北韓 0–0
哥倫比亞
波鴻魯爾球場
觀眾人數:7,805
裁判:Christina W. Pedersen(挪威

D組

[編輯]
排名 隊伍 獲得資格
1 巴西 3 3 0 0 7 0 +7 9 晉級淘汰賽
2 澳洲 3 2 0 1 5 4 +1 6
3 挪威 3 1 0 2 2 5 −3 3
4 赤道幾內亞 3 0 0 3 2 7 −5 0
資料來源:FIFA
排名規則:分組賽排名準則

2011年6月29日
15:00
挪威 1–0
赤道幾內亞
霍維 入球 84' 報告
奧格斯堡脈衝競技場
觀眾人數:12,928
裁判:Quetzalli Alvarado(墨西哥

2011年6月29日
18:15
巴西 1–0
澳洲
Rosana英語Rosana dos Santos Augusto 入球 54' 報告
門興格拉德巴赫普魯士公園球場
觀眾人數:27,258
裁判:Jenny Palmqvist(瑞典

2011年7月3日
14:00
澳洲 3–2
赤道幾內亞
Khamis英語Leena Khamis 入球 8'
范埃格蒙德 入球 48'
De Vanna英語Lisa De Vanna 入球 51'
報告 Añonma英語Genoveva Añonma 入球 21', 83'
沃爾夫斯堡大眾汽車球場
觀眾人數:15,640
裁判:Gyöngyi Gaál(匈牙利

2011年7月3日
18:15
巴西 3–0
挪威
Marta 入球 22', 48'
Rosana英語Rosana dos Santos Augusto 入球 46'
報告
波鴻魯爾球場
觀眾人數:26,067
裁判:Kari Seitz(美國

2011年7月6日
18:00
赤道幾內亞 0–3
巴西
Érika英語Érika 入球 49'
Cristiane 入球 54', 90+3'(十二碼
法蘭克福商業銀行球場
觀眾人數:35,859
裁判:Bibiana Steinhaus(德國

2011年7月6日
18:00
澳洲 2–1
挪威
Simon英語Kyah Simon 入球 57', 87' Thorsnes英語Elise Thorsnes 入球 56'
勒沃庫森拜耳球場
觀眾人數:18,474
裁判:Estela Álvarez(阿根廷

淘汰賽

[編輯]
 
半準決賽準決賽決賽
 
          
 
7月9日–沃爾夫斯堡
 
 
德國0
 
7月13日–法蘭克福
 
日本加時1
 
日本3
 
7月10日–奧格斯堡
 
瑞典1
 
瑞典3
 
7月17日–法蘭克福
 
澳洲1
 
日本p2 (3)
 
7月9日–勒沃庫森
 
美國2 (1)
 
英格蘭1 (3)
 
7月13日–門興格拉德巴赫
 
法國p1 (4)
 
法國1
 
7月10日–德雷斯頓
 
美國3 季軍戰
 
巴西2 (3)
 
7月16日–辛斯海姆
 
美國p2 (5)
 
瑞典2
 
 
法國1
 

半準決賽

[編輯]

{{footballbox |date= 2011年7月9日 |time=18:00 |team1=英格蘭 |score= 1–1 |aet=yes |report=https://www.fifa.com/womensworldcup/matches/round=255995/match=300144433/index.html |team2= 法國 |goals1 = J·斯科特 入球 59' |goals2 = Bussaglia英語Élise Bussaglia 入球 88' |stadium= 勒沃庫森拜耳球場 |attendance=26,395 |referee= Jenny Palmqvist(瑞典) |penalties1 =

|penaltyscore = 3–4 |penalties2 =

}}


2011年7月9日
20:45
德國 0–1
加時賽
日本
報告 丸山桂里奈 入球 108'
沃爾夫斯堡大眾汽車球場
觀眾人數:26,067
裁判:Quetzalli Alvarado(墨西哥

2011年7月10日
13:00
瑞典 3–1
澳洲
舍格蘭 入球 10'
達爾奎斯特 入球 16'
謝林 入球 52'
報告 Perry英語Ellyse Perry 入球 40'
奧格斯堡脈衝競技場
觀眾人數:24,605
裁判:Silvia Reyes(秘魯

2011年7月10日
17:30
巴西 2–2
加時賽
美國
瑪塔 入球 68'(十二碼, 92' 報告 Daiane英語Daiane 入球 2'(烏龍球
萬巴赫 入球 120+2'
  PK戰  
克里斯蒂安妮 進球
瑪塔 進球
Daiane英語Daiane 射失
Francielle英語Francielle 進球
3–5 進球 博克斯
進球 勞埃德
進球 萬巴赫
進球 拉皮諾
進球 克里格
德雷斯頓魯道夫·哈比格球場
觀眾人數:25,598
裁判:Jacqui Melksham(澳洲

準決賽

[編輯]

2011年7月13日
18:00
法國 1–3
美國
Bompastor英語Sonia Bompastor 入球 55' 報告 切尼 入球 9'
萬巴赫 入球 79'
摩根 入球 82'
法蘭克福商業銀行球場
觀眾人數:25,676
裁判:Kirsi Heikkinen(芬蘭

2011年7月13日
20:45
日本 3–1
瑞典
川澄奈穗美 入球 19', 64'
澤穗希 入球 60'
報告 厄奎斯特 入球 10'
門興格拉德巴赫普魯士公園球場
觀眾人數:45,434
裁判:Carol Anne Chenard(加拿大

季軍戰

[編輯]

2011年7月16日
17:30
瑞典 2–1
法國
謝林 入球 29'
M·哈馬斯特倫 入球 82'
報告 Thomis英語Élodie Thomis 入球 56'
辛斯海姆萊茵-內卡競技場
觀眾人數:25,515
裁判:Kari Seitz(美國

決賽

[編輯]

最終排名

[編輯]
排名 組別 隊伍 最終成績
1 B 日本 (C) 6 4 1 1 12 6 +6 13 冠軍
2 C 美國 6 3 2 1 13 7 +6 11 亞軍
3 C 瑞典 6 5 0 1 10 6 +4 15 季軍
4 A 法國 6 2 1 3 10 10 0 7 殿軍
5 D 巴西 4 3 1 0 9 2 +7 10 半準決賽
被淘汰出局
6 A 德國 (H) 4 3 0 1 7 4 +3 9
7 B 英格蘭 4 2 2 0 6 3 +3 8
8 D 澳洲 4 2 0 2 6 7 −1 6
9 A 奈及利亞 3 1 0 2 1 2 −1 3 分組賽
被淘汰出局
10 D 挪威 3 1 0 2 2 5 −3 3
11 B 墨西哥 3 0 2 1 3 7 −4 2
12 B 紐西蘭 3 0 1 2 4 6 −2 1
13 C 北韓 3 0 1 2 0 3 −3 1
14 C 哥倫比亞 3 0 1 2 0 4 −4 1
15 D 赤道幾內亞 3 0 0 3 2 7 −5 0
16 A 加拿大 3 0 0 3 1 7 −6 0
資料來源:FIFA
(C) 冠軍; (H) 東道主

合作夥伴

[編輯]
國際足總合作夥伴 女子世界盃贊助商 國家級贊助商
Adidas
可口可樂
索尼
VISA
阿聯航空
現代汽車起亞汽車
Gregory日語グレゴリー・マウンテン・プロダクツ
Candy英語Candy (company)
葛蘭素史克
凱捷
安聯
德國商業銀行
德鐵機動物流
德國郵政
德國電信
雷弗集團

注釋

[編輯]
  1. ^ 2003年國際足總女子世界盃最初決定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承辦,但由於SARS疫情的爆發,比賽改在美國進行,而作為補償,2007年國際足總女子世界盃被直接指定為由中國主辦。

參考文獻

[編輯]
  1. ^ Germany to stage 2011 showpiec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FIFA, 2007-10-30.
  2. ^ Match Schedule (PDF). [2009-04-07]. (原始內容存檔 (PDF)於2020-03-30). 
  3. ^ Nine Host Cities announce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IFA.com. 30 September 2008. Accessed 1 October 2008.
  4. ^ 4.0 4.1 Frauen-WM voraussichtlich vom 26. Juni bis 17. Juli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FB.de. 19 April 2008. Accessed 29 April 2008. (德文)
  5. ^ 5.0 5.1 FIFA Women's World Cup 2011 match schedule published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IFA.com. 20 March 2009. Accessed 23 March 2009.
  6. ^ World Cup 2011 Venues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DFB.de. Accessed 10 July 2009.
  7. ^ Qualifying whets Jones' appetite. [2009-04-07].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0-05-03). 
  8. ^ FIFA Women's World Cup 2011 Final Draw. [2010-11-3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5-10-10). 
  9. ^ Germany 2011: Draw procedure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IFA.com. 29 November 2010. Accessed 29 November 2010.
  10. ^ Regulations FIFA Women’s World Cup Germany 2011™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 from fifa.com, retrieved 11 November 2010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