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5月35日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5月35日》(德語:Der 35. Mai oder Konrad reitet in die Südsee)是德國作家埃利希·克斯特納1932年兒童文學作品。原文標題解作《5月35日,又稱康拉德出發往南洋》,講述小學生主角康拉德前往南洋歷奇探險的奇幻故事

5月35日是虛構的一日,西曆曆法無法記載,但此故事則引申出「萬事皆可能發生之一日」的意思。

概要

[編輯]

5月35日,星期四。小學生康拉德(Konrad)數學成績太過好,卻因此反被老師認為代表「欠缺想像力」,要康拉德和其他數學好的學生寫一篇關於南洋(die Südsee,又譯「南太平洋」)的作文。那是康拉德和其他同學都從未去過的地方。

逢星期四,康拉德都會因為父母外出工作,而由當藥劑師、沒有家室的叔叔林格爾胡特(Ringelhuth)接送放學一起吃午飯。二人在路上遇見頭帶黑禮帽、會開口說人話、又愛吃糖的馬戲團黑馬卡巴羅(Kaballo)並一起吃飯。卡巴羅說牠正要去南洋,並說只要穿過走廊上的古舊大衣櫥,走兩個小時就會到。

為了讓康拉德寫好作文,兩人一馬便一同前往南洋,先後經過「懶人國」、「古城堡」、「顛倒世界」、「電子城」等奇妙荒誕國家。最後他們終於到了南洋,那裏有女工擦鋼造的赤道,黑馬卡巴羅也遇上了心上人——白馬。經過一番周遊歷險後,康拉德和叔叔在酋長的帶領下,穿過大衣櫥,回到原來的世界。康拉德也完成了要寫的日記。

中文譯本

[編輯]
  • 袁丁、何友存譯(1983年):《5月35日》,上海:少年兒童出版社。
  • 沙永玲改寫(1994年):《5月35日》,台北:天衛文化圖書有限公司。ISBN 957-8557-66-3
  • 劉冬瑜譯(1999年):《5月35日》,濟南:明天出版社。ISBN 7-5332-3068-X

衍生

[編輯]

德國二戰納粹題材電影《The Path》(原文片名:Der Pfad)在台灣上映時的譯名為《五月的35日》,起因為電影中的主角在逃亡時隨身帶著《5月35日》這本小說。[1]

在中國大陸地區,為了躲避網路審查而選擇將六四天安門事件改為「5月35日」[2]

參考資料

[編輯]
  1. ^ 五月的35日 - 產品介紹 - 鴻聯國際開發股份有限公司. www.e-eagle.com.tw. [2023-11-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3-11-13). 
  2. ^ 中國行事曆6月4日竟變5月35日! 網笑:太白痴. yahoo新聞. 2021-06-04. 

外部連結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