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圖書館:User:Shwangtianyuan/中华民国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以下內容為非正式內容,如有雷同純屬巧合。請勿用作正式用途。

{{幽默}} {{Globalize|area=非正式}} {{About|幽默內容,非正式頁面|正式條目|中華民國}} {{noteTA | G1 = Country | G2 = 單位 | 1 = zh-cn:台; zh-hk:臺; zh-tw:臺; }} {{Infobox Former Country |conventional_long_name =中華民國 |common_name = 中國/台灣 |continent = 亞洲 |region = 東亞 |status = |status_text = 1912年-2018年 |event_start = 辛亥革命 |year_start = 1911年 |date_start = 10月10日 |event_end = 台灣回歸 |year_end = 2018年 |date_end = 10月1日 |life_span = 大陸時期:1912年-1949年
台灣時期:1949年-2018年 |event1 = 建國 |date_event1 = 1912年1月1日 |event2 = 兩岸分治 |date_event2 = 1949年12月 |p1 = 清朝 |flag_p1 = Flag of China (1889–1912).svg |p2 = 汪精衛政權 |flag_p2 =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Nanjing (Peace, Anti-Communism, National Construction).svg |s1 = 中華人民共和國 |flag_s1 = Flag_of_the_People%27s_Republic_of_China.svg |s2 = User:Shwangtianyuan/台灣特別行政區 |flag_s2 = Flag_of_the_People%27s_Republic_of_China.svg |image_flag = Flag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dragon.svg |flag = 中華民國國旗 |flag_type = 國旗 |image_coat = Emblems_of_the_Republic_of_China.svg |symbol = 中華民國國徽 |symbol_type = 國徽 |image_map = Zhonghua_Minguo_Quhua_Fanti.svg |image_map_caption = 中華民國行政區劃圖(政府撤台前) |capital = 南京市(建國之初)
台北市(1949年-2018年) |national_anthem = 《中華民國國歌》 |common_languages = 正體中文現代標準漢語 |currency = 中華民國大陸時期貨幣(1912年-1949年)
新台幣(TWD)(1949年起) |government_type = 多黨制三民主義、共和制 |title_leader = 國家元首 |leader1 = 孫中山(首,臨時大總統) |year_leader1 = 1912 |leader2 = 蔡英文(末,總統) |year_leader2 = 2016-2018 |title_representative = 政府首腦 |representative1 = 唐紹儀(首,國務總理) |year_representative1 = 1912 |representative2 = 張善政(末,行政院院長) |year_representative2 = 2016-2018 |legislature = 中華民國國會 |house1 = 國民大會 |house2 = 立法院 |stat_year1 = 1949年(政府遷台前) |stat_area1 = 11077380 |stat_pop1 = 541670000 |stat_year2 = 2018年 |stat_area2 = 36192.8155 |stat_pop2 = 23449287 }} {{中國歷史}} 中華民國,1912年-1971年通稱中國,是位於東亞,曾經存在的共和立憲制國家,也是亞洲歷史最久的民主共和國[1]。1971年後,受有效管轄範圍政治因素影響,在許多國際場合被稱作臺灣或者中華臺北[2]。中華民國於1912年1月1日宣布正式成立,之後接繼清朝統治中國大陸以及蒙古地區。1945年聯合國成立時為其創始成員國,在1971年退出聯合國前還擔任聯合國安全理事會常任理事國。1949年12月後,中華民國的管轄領土有超過99%位於臺灣島,其他還包括澎湖群島金門群島馬祖列島烏坵列島和部分南海諸島島嶼[註 1]。中華民國首都中央政府所在地最初位於南京市,政府遷台後,遷都至臺北市[3],政府遷台後最大的城市則為新北市;2018年總人口約有2,300萬人左右,主要由漢族臺灣原住民族組成[4]

歷經軍閥割據時期中國抗日戰爭國共內戰後,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中華民國政府在1949年撤往臺灣地區,而中國共產黨則在中國大陸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儘管這時中華民國只控制臺灣和周邊島嶼,受冷戰局勢影響仍被聯合國與大多數西方國家視為中國合法代表。一直到了1971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取代中華民國在聯合國所持的中國席次,中華民國也決定退出聯合國。之後許多國家接連宣布和中華民國斷交,後者因而失去廣泛地外交承認。在這般國際局勢下,中華民國一方面在臺灣地區積極發展經濟,除了被列入亞洲四小龍外、也成為世界上排行第21名的經濟體[5];另一方面開始從事民主改革工作,從原本威權主義一黨制國家發展成多黨民主的直接民選國家,享有高度新聞自由、醫療保健[6]、公共教育、經濟自由和人文發展[7][8]

兩岸分治後,中華民國的政治地位存有爭議,起因在於國共內戰後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分隔臺灣海峽分治關係。中華民國政府多次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主張擁有「中國」的主權,這包括過去統治的中國大陸地區[9][10]。但自1992年開始,政府不再把反攻大陸視為政治目標,憲法中提到的領土疆域問題也在國內引起許多爭論[11]。今日政府的政治立場,主要是取決於執政的{{Link-en|政治聯盟|Political coalition}}[12]。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也聲稱自己是中國唯一合法代表,表示臺灣是其擁有主權的第23個省份,進而否認中華民國主權國家的地位和存在。此外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還表示臺灣如果發表任何獨立聲明、或者認為不可能和平統一時,有權對臺灣地區使用武力作為回應[13][14]。另一方面,臺灣部分人士否定中華民國擁有臺灣主權,並依據《舊金山和約》聲稱臺灣主權未定

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進行了對話。習近平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要在2年時間內,以一國兩制建立特別行政區的形式,統治台灣地區。201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台灣,部隊名稱為駐台部隊,隸屬於南京軍區。9月30日,蔡英文宣告辭去中華民國總統職務;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台灣特別行政區成立,宣告著中華民國106年的統治結束。

歷史

[編輯]

{{Main|中華民國歷史|中國歷史}}

成立之初

[編輯]

{{Main|武昌起義|辛亥革命}}

1912年1月1日,上海市為慶祝起義成功而在街頭掛上五色旗

清朝末年,中國社會因內部叛亂和外國勢力影響而動盪不安。對列強發起的義和團運動引發八國聯軍侵華戰爭,最終清朝軍隊敗給外國聯軍。這迫使得清朝政府在往後39年必須支付4.5億兩白銀的鉅額賠償,並喪失多項主權[15]。清朝政府為因應社會要求展開數項現代化政策[15],但立憲運動的改革速度過慢反而讓政府失去信任[16][17],同時許多知識份子開始對長期的帝制提出質疑[18]。1911年10月10日,共進會文學社成員發起反對清朝統治的武昌起義[19],後來這天成為中華民國每年慶祝的國慶日[20]

革命行動很快獲得許多省份的新軍響應,數個月內在中國大陸擴大為辛亥革命[15]。反清勢力一方面開始籌組中央臨時政府,但就黎元洪黃興的權力問題有所爭執[21];另一方面也於上海市和清朝重要將領袁世凱的代表展開議和談判,在12月18日對往後政體、清朝皇室善後、大總統確立等達成共識[22]。同時雙方就袁世凱成功逼迫清朝皇帝溥儀退位,便會推舉其擔任臨時大總統達成秘密協議[15]。但12月29日,各獨立省份代表於南京市推舉自海外歸國的孫中山為臨時大總統[15][23][24]

1912年1月1日中華民國臨時政府宣布正式成立[25][26],此時清朝原有的22個行省中有16個省份宣布獨立[27]。孫中山在宣誓就職時提到將會推翻專制的清朝政府,藉此鞏固中華民國以及展開各項民生計畫[28][29]。同年1月至3月,臨時政府將去年12月25日通過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組織大綱》定為臨時憲法[30]。而在袁世凱等大臣勸說和逼迫下,主掌政事的隆裕太后在2月12日代替溥儀發表《宣統帝退位詔書》宣佈退位,並授權袁世凱組建臨時政府[31][32]。自此清朝政府正式滅亡,也意味著中國歷史上長達2,000多年的帝制宣告結束[27]。而中華民國則繼承清朝之主權,統治中國大陸外蒙古新疆西藏大部分地區,但無法實際控制外蒙古和西藏等邊境地區。

北洋時期

[編輯]

{{Main|北洋政府}}

北京市學生在五四運動期間發起示威行動。

{{中國歷史|collapsed= 1}}

袁世凱在1912年3月獲中華民國臨時參議院選舉成為第二任臨時大總統[25],但由於掌握軍事權力而被臨時參議院視為威脅,開始對總統權限有所抵制[33]。1912年12月至1913年3月臨時政府舉辦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議員選舉後,即將出任內閣總理的國民黨代理理事長宋教仁遭人暗殺引起社會譁然[33]。儘管第一屆國會等中央政府體制逐漸確立,但是國家政權也被袁世凱等北洋軍閥人士所掌握,並且組成北洋政府。之後孫中山便以宋教仁遭暗殺和善後大借款為由發動二次革命[34],但行動最終失敗[35]。不久袁世凱下令解散執政的國民黨並取締秘密組織[36],同時廢止作為臨時憲法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37]。1913年10月6日,中華民國初年國會選舉袁世凱擔任第一任中華民國大總統[38]

1915年,袁世凱在各方建議下宣布就任中華帝國皇帝,然而改實施君主立憲制的主張隨即引發社會反彈[37]。同時由試圖廢除行省以集中權力的袁世凱亦遭各地軍閥反對,護國軍隨即在雲南省宣告獨立[39]。因為護國戰爭而被迫放棄帝制的袁世凱在1916年逝世[40][41][42],但之後中央政府缺乏實力統管各地,軍閥開始各自在根據地發展[37]。這時北洋政府分成直系皖系奉系三大派系,並接連發生府院之爭、多次賄選、派系衝突等事件,造成作為權力中心的北平地區動盪不安[37]。被迫流亡的孫中山則在1917年回到廣東省與南部軍閥合作,成立了反對北洋政府的護法軍政府並發起護法運動[37],1919年10月更重新組建中國國民黨[43]。孫中山希望能夠率領軍隊往北推進以統一中國,卻始終缺乏足夠的軍事實力以及美國、英國、法國等國家的支持,甚至在1922年時還一度因合作決裂而被迫逃離廣東省[44]

1919年,由於北洋政府就《凡爾賽條約》將山東省德國租界劃分給大日本帝國僅軟弱回應,不滿的學生發起五四運動[45]。此時許多中國知識份子引進西方思維和反思傳統文化價值[26],在這一氛圍下馬克思主義也傳入學術界並廣受歡迎,促成中國共產黨在1920年宣告成立[46]。不過中國共產黨的籌建與管理都受蘇聯共產黨影響,且很長一段時間被視為第三國際的分支團體[47]。雖然北洋政府拒絕承認蒙古國獨立並批評蘇聯趁勢入侵[48],孫中山仍選擇和蘇聯合作以換取軍事援助,開始採行聯俄容共政策[49]。在第三國際協助下,原先的護法軍政府改組為以中國國民黨為主的國民政府,並且獲得蘇聯軍事顧問和武器組建陸軍軍官學校以及國民革命軍,但也讓許多共產黨勢力得以進入中國國民黨內部[50]。之後國民政府於中國南部發展自身勢力,但孫中山沒有看到北洋政府垮臺便於1925年3月逝世[51]

訓政時期

[編輯]

{{Main|國民革命軍北伐|國民政府|南京十年}}

1930年的上海市外灘的繁華景象。

孫中山於1925年逝世後,汪精衛當選為國民政府主席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主席。之後國民政府任命蔣中正擔任國民革命軍總司令和軍事委員會主席,蔣中正因而逐漸掌握中國國民黨領導權。1926年他發起國民革命軍北伐,期望擊敗統治各地的軍閥以逐步統一中國[52]。在初期國民政府仍獲得蘇聯的協助,但因為立場問題而爆發寧漢分裂。認為蘇聯試圖掌握控制權的蔣中正下令驅逐顧問[53],並開始掃蕩各地城市的中國共產黨黨員[54][55]。中國共產黨則發動南昌起義等武裝反抗行動、進而和國民革命軍爆發第一次國共內戰,之後中國工農紅軍在各地組織中國共產黨革命根據地[55]

蔣中正在1927年宣布國民政府定都南京市,隔年儘管受到日本軍隊阻礙而發生五三慘案,然而西北軍馮玉祥、晉系閻錫山先後加入蔣中正率領的國民革命軍[56]。國民革命軍兵分三路攻下北京市,最終在同年12月繼承張作霖的奉系領導人張學良宣佈東北易幟後,國民政府完成北伐而名義上統一整個國家[52]。蔣中正根據孫中山提出的《國民政府建國大綱》,實施以中國國民黨為國家領導核心、暫行一黨制的訓政架構[57][58],並制定作為臨時憲法的《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59][60]。這時期國民政府在外交關係、交通運輸、公共財政、民生生活、學術教育、文化發展上都有所作為,甚至因多方面改革成就而譽為南京十年[61]。其中政府除了陸續成立中央研究院中華民國中央銀行等機構外,並且推行穩定物價、改革銀行和統一幣制等社會經濟政策;同時政府也擴大增加當時中國社會的工業和農業生產,使得工業成長率達7.7%以上[61]。1932年時,更首次派遣中華民國代表團參與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62]

但一方面因為裁撤部隊問題造成中央政府與地方派系關係惡化,進而引發1930年李宗仁、閻錫山和馮玉祥發動中原大戰,最後由國民政府獲得勝利[63]。另一方面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仍在中國大陸爆發軍事衝突[61][64],國民革命軍最後迫使中國共產黨從贛南地區撤往西北地區[52]。而自1931年大日本帝國發動九一八事變入侵東北地區並建立滿州國[65],便不斷發起一·二八事變長城戰役華北事變等敵對行動[66]。最初中國國民黨計畫採取安內攘外作為對應,但1936年12月12日張學良和楊虎城發動西安事變挾持蔣中正,要求國民政府停止剿共並且一致抗日。這迫使得蔣中正決定停止安內攘外政策而和中國共產黨重啟合作,針對日本的侵略行動展開反擊,原本的中國工農紅軍則編為國民革命軍八路軍新四軍[52][67]。但由於政府認為無足夠實力與日本抗衡,因此繼續拖延全面開戰時間以存積實力和消耗日本戰力[68]

抗戰和接管

[編輯]

{{Main|中國抗日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

1943年11月,國民政府主席蔣中正、美國總統富蘭克林·德拉諾·羅斯福與英國首相溫斯頓·邱吉爾在埃及發表《開羅宣言》。

1937年7月7日,大日本帝國發動七七事變使得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當時國民革命軍約有170萬人投入作戰[註 2][69]。不過一直到1941年12月7日日本發動珍珠港事件開啟太平洋戰爭後,國民政府才正式對日宣戰,並且加入同盟國行列[70]。這期間國民政府將首都從南京市撤退到重慶市,英國也開放滇緬公路以運補物資給予前線[71][72],不過日本也接繼成立蒙疆聯合自治政府汪精衛政權等傀儡政權[52]。同時國民政府也透過談判使得歐洲和美洲國家撤銷不平等條約,並且和英國、美國等國家改簽署平等條約[73]

儘管國民革命軍因為裝備、經濟等因素不如日軍,而在整體戰爭中處於劣勢狀態。但是國民革命軍仍成功拖住日軍在中國戰場的主要戰力,並在部份戰役中獲得勝利。在美國於1945年8月初於日本投下原子彈、以及蘇聯發動日蘇戰爭佔領滿洲國和中國東北地區後,日本最終在1945年8月15日宣布無條件投降,並且於同年9月2日簽署《降伏文書[74]。國民政府則於9月9日在南京市接受日本呈交投降書,至此中華民國於中國抗日戰爭中勝利,並在隔年將首都遷回南京市[75]。此時國民政府除了收復中國東北地區外,也依照盟軍統帥道格拉斯·麥克阿瑟發佈的《一般命令第一號》而代表同盟國對日本過去統治的臺灣、澎湖群島等島嶼實施軍事佔領[76]

然而中國國民黨與中國共產黨間的矛盾再度浮出,1945年開始雙方便在美國多次斡旋下同意就聯合政府和平談判[54]。但是由於兩者期盼結果差異過大,最後在沒有達成協議下第二次國共內戰爆發[77]。同時國民政府也因為提出錯誤的政策,造成中國大陸經濟面臨惡性通貨膨脹。而國民政府宣佈光復臺灣後成立了接管政務的臺灣省行政長官公署,但是中國大陸人士壟斷絕大多數中高級職位並發生種種弊端[76][78];同時因為施政錯誤而造成政治、經濟、社會等種種問題,加上臺灣與中國大陸族群間文化和語言的隔閡和相互歧視[79],使得新政府很快在臺灣喪失民心[80][81]。1947年2月28日,因為槍擊民眾事件使得臺灣各地發起大規模抗議。對此政府決定從中國大陸增援軍力並實施武力鎮壓和後續的清鄉,最終二二八事件估計造成18,000人至30,000人死亡[82][83][84]

國共內戰

[編輯]

{{Main|第二次國共內戰|行憲}} [[:File:Mao and Chiang1945.jpg|thumb|right|250px|1945年時,蔣中正毛澤東和美國外交官派屈克·傑伊·赫爾利在重慶展開和平談判。]]

在中國共產黨代表抵制沒有參與的情況下,以中國國民黨為首的制憲國民大會於1946年12月25日通過《中華民國憲法》,該部憲法隨後遭中國共產黨強烈批評、並造成雙方關係決裂[85][86]。1947年年初開始第二次國共內戰全面展開,並且從偏遠地區擴及至整個中國大陸。內戰初期中國國民黨軍隊在各個戰場呈現進攻態勢,經過數度波折最終在同年秋季收復全國大部分地區[87]。但是1947年入冬開始,中國共產黨的部隊開始反攻駐守在大城市的國民革命軍,並且於1948年正式拋棄舊有番號而改稱中國人民解放軍

1948年時,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一次會議選舉蔣中正李宗仁為行憲後第一任正副總統,於同年5月20日正式就任[88]。會議還因應當時全面爆發的內戰局勢,通過莫德惠胡適等人提出的《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以[89]。國民政府亦在同時開始實施憲政主義而改組政府,但仍是由中國國民黨繼續執政。同年夏季,失去周圍農村支持的中華民國國軍被困守在城市,戰局逐漸對中華民國政府不利。在經過9月爆發的遼西會戰以及11月爆發的徐蚌會戰平津戰役後,中國共產黨完全控制中國東北和華北地區[90]。重要會戰的失敗導致蔣中正於1949年1月底宣布下野,總統職位則由李宗仁代理。1949年4月,中華民國政府和中國共產黨召開的北平和談破裂後,中國人民解放軍很快南下佔領南部省份[91]

其中在8月至10月陸續佔領華南地區、10月推進至福建省,在11月至隔年3月陸續攻佔四川省、西康省等地,而中華民國國軍僅贏得古寧頭戰役等少數戰役[92]。這時認為大勢已去的李宗仁赴往香港並飛至美國,蔣中正則於中國西南地區繼續領導軍隊持續作戰。最後獲得蘇聯支持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擊敗得到美國支援的中華民國軍隊[93][94],並在1949年10月於北京市宣布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54][95]。同年12月蔣中正下令已撤至西南地區的中央政府退守臺灣,並將臺北市定為臨時首都[96][97][98]。撤退途中除了將中國外匯和黃金儲備移往臺灣外[89],許多部隊也跟著政府撤往臺灣地區[89],另外還有100萬至200萬名中國大陸居民同樣選擇前往臺灣等島嶼[99][100][101]

專制統治

[編輯]

{{Main|台灣戰後時期|台灣海峽危機|臺灣省戒嚴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臺灣白色恐怖時期}}

1960年6月,美國總統德懷特·艾森豪與中華民國總統蔣中正共同接受臺灣民眾歡迎。

最初美國放棄撤至臺灣的中華民國政權,認為臺灣地區很快會被中國共產黨軍隊佔領[102]。然而1950年朝鮮韓國全面爆發戰爭後[103],受冷戰局勢影響使得美國總統哈瑞·S·杜魯門決定介入台灣海峽危機,派遣第七艦隊進入台灣海峽[89],以防止中國大陸和臺灣發生敵對衝突[54]。1952年4月28日和同年8月5日分別生效的《舊金山和約》與《中日和約》,日本放棄有關臺灣、澎湖等地區的所有權利、名義與要求,而在1942年前與中國簽訂的條約內容也失效[26];然而美國和英國對於中華民國或者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之議題表示沉默,亦不願表態何者是擁有島嶼控制權的合法政府[104]。但為因應1950年代中國大陸與臺灣地區可能爆發衝突,美國陸續通過《中美共同防禦條約》與《{{Link-en|1955年福爾摩沙決議|Formosa Resolution of 1955}}》介入地區局勢[102]

1950年代初期,中華民國政府陸續將部隊撤離海南島大陳島等中國沿岸島嶼,將統治重心放在臺灣、澎湖、金門、馬祖上[102];但儘管已經失去原本立國基礎的中國大陸治權、而有效統治範圍限縮至臺灣地區,中華民國政府仍繼續制定反攻大陸的軍事計畫[89]。對於內部反對派要求臺灣獨立而可能引起動亂、以及中國共產黨佔領中國大陸地區之威脅[105],中華民國政府統治臺灣期間逐漸傾向威權主義、發展成為一黨制專政政府[106][107],並堅持對中國共產黨實際接管的中國大陸地區擁有主權[108]。中國國民黨除了於1950年代至1960年代進行組織改革外[109],還透過不同方式打壓政治立場相對的反對人士[110]。在臺灣白色恐怖時期,有140,000名民眾因被視為反對中國國民黨或者親近中國共產黨人士,而遭政府監禁或者處決[111]

不過臺灣省政府除了實施地方鄉村自治、合作社以及基礎教育等措施外,也推動《耕地三七五減租條例》、公地放領耕者有其田等土地改革政策穩定農業[112]。往後更藉由土地改革所提供的廣大原物料與食物,開始推行市場整合的現代經濟制度。這一政策除了促進後來臺灣地區民營企業與工商業發展,更進一步發展出以加工出口導向為主的產業模式[113][114]。1960年代至1970年代期間,在政府強力推廣下轉型成為以工業化和技術性導向為主的經濟型態[115]。而來自美國的投資資金以及對臺灣產品的市場需求[106],使得中華民國經濟獲得快速增長、甚至被稱作「台灣奇蹟[115]。1970年代時,中華民國的經濟成長力在亞洲是僅次於日本的第二大國家,並且與香港、韓國以及新加坡並列為亞洲四小龍[116]

民主化改革

[編輯]

{{See Also|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公民投票法}}

受冷戰局勢影響,1970年代以前聯合國和大多數西方國家都認定中華民國是代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117]。然而1971年聯合國通過由中華人民共和國代表「中國」的《聯合國大會2758號決議》,大多數國家很快轉而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為合法代表[106]。相對地中華民國只與少數幾個國家仍保持正式外交關係,在國際間也開始不能使用「中華民國」作為正式名稱[118],而必須改以「臺灣」或者是「中華臺北」應對[119][120]。1975年4月5日蔣中正病逝後,先是由時任副總統的嚴家淦繼任,隨後由蔣經國當選第六任及第七任中華民國總統[113]。由於政府仍堅持戒嚴以打壓反對派和控制新聞媒體,在1970年代陸續被許多西方社會批評並非民主[121]。這時中國國民黨不允許成立新政黨、也沒有能實際與之抗衡的政黨,因此具監督效力的民主選舉並不存在[122][123]

1979年在高雄市發起的抗議活動雖然快速遭到警方鎮壓,但促使得國內反對派勢力更加團結[124]。由於陸續發生林宅血案陳文成命案江南案等事件,造成中華民國與美國的關係一度緊張。面對國際輿論的壓力與黨外運動的挑戰,政府開始著手進行民主化改革的工作,並在蔣經國默許下反對黨民主進步黨於1986年正式成立[105][124]。1987年政府宣布解除戒嚴和開放組織政黨[113],一年過後開放有關報紙登記的相關禁令[125]。1988年蔣經國逝世後則由副總統李登輝繼任[113],且於1990年就任第八任總統[126]。同時野百合學運的發起,促使政府推動廢除《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制定《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以及全面改選國會。此時期中華民國政府已經放棄武力反攻中國大陸的想法,並且承認海峽兩岸互為政治實體[113]

一連串民主化發展促成1996年時舉辦第一次中華民國總統直接選舉[127],由成功促進和平改革的李登輝獲得連任[124][128]。到了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時,長期作為反對黨的民主進步黨候選人陳水扁當選總統[129],結束中國國民黨長期執政的情況[105]。之後則因政黨鬥爭、中國崛起、產業外移與媒體亂象影響,使得國內政治、社會和經濟等方面開始顯得動盪。期間陳水扁公開表示認為臺灣是獨立的主權國家,於2006年時宣布《國家統一綱領》終止適用。2007年9月,執政且支持臺灣獨立運動的民主進步黨進一步通過決議,主張從中國獨立並制定新憲法以成為「正常國家」[130]。然而在2008年則是由中國國民黨候選人馬英九當選中華民國總統[131][132],並在立法委員選舉獲得多數席次[133],之後馬英九表示擔任中國國民黨主席期間不會統一、也不會宣布獨立[134][135]。2012年1月時,主張改善海峽兩岸關係的馬英九與吳敦義搭擋連任總統成功[136][137],中國國民黨也在立法院取得過半數議席[138]

正式終結

[編輯]

201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習近平中華民國總統蔡英文進行了對話。習近平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要在2年時間內,以一國兩制建立特別行政區的形式,統治台灣地區。2017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了《台灣特別行政區基本法》。2018年,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台灣,部隊名稱為駐台部隊,隸屬於南京軍區。9月30日,蔡英文宣告辭去中華民國總統職務;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慶節),台灣特別行政區成立,宣告著中華民國106年的統治結束。

註釋

[編輯]

{{Refbegin|2}}

  1. ^ 臺灣島嶼佔地面積36,008平方公里,而中華民國實際統轄的臺灣地區則佔地約36,193平方公里。
  2. ^ 中國抗日戰爭期間共爆發38,931次小型戰鬥、1,117次重大戰役以及22場大型會戰,而造成的傷亡人數高達330多萬人。

{{Refend}}

參考資料

[編輯]

{{Reflist|2}}

  1. ^ 國史館. 中華民國之肇建. 行政院. 2014年2月7日 [2014年2月23日] {{zh-tw}}.
  2. ^ 倪鴻祥和黃惠玟. 馬英九:台灣是「中華民國」的通稱. 《中國評論》. 2011年12月3日 [2014年2月23日] {{zh-hk}}.
  3. ^ 國家符號. 國史館. [2014年2月23日] {{zh-tw}}.
  4.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世界概況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5. ^ 中央情報局. GDP (purchasing power parity). 《世界概況》. [2014年2月23日] {{en}}.
  6. ^ Grace Yao、Yen-Pi Cheng和Chiao-Pi Cheng. The Quality of Life in Taiwan. 美國: 《{{Link-en|社會指標|Social Indicators Research}}》. 2008年10月6日 {{en}}.
  7.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國情統計通報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8. ^ 行政院主計總處. 國情統計通報. 行政院. 2011年1月7日 [2014年2月23日] {{zh-tw}}.
  9. ^ 田世昊、王寓中、陳杉榮和鄒景雯. 馬:92共識 可反對但不能否定. 《自由時報》. 2008年3月29日 [2014年2月23日] {{zh-tw}}.
  10. ^ '1 country, 2 areas' in line with ROC Constitution: MAC deputy. 《英文中國郵報》. 2012年3月26日 [2014年2月23日] {{en}}.
  11. ^ 釋字第 328. 司法院大法官. 1993年11月26日 [2014年2月26日] {{zh-tw}}.
  12. ^ Chapter XIII. Fundamental National Policies. 中華民國總統府. [2014年2月23日] {{en}}.
  13. ^ Full text of Anti-Secession Law. 人民網. 2005年3月14日 [2014年2月23日] {{en}}.
  14. ^ Peter Brookes. U.S.-Taiwan Defense Relations in the Bush Administration. 美國傳統基金會. 2003年11月14日 [2014年2月23日] {{en}}.
  15. ^ 15.0 15.1 15.2 15.3 15.4 {{Cite web |url= http://web.archive.org/web/20080712101503/http://www.state.gov/r/pa/ho/time/ip/88116.htm |title= The Chinese Revolution of 1911 |author= 美國國務院 |publisher= {{Link-en|美國國務院歷史局|Office of the Historian}} |language= 英文 |accessdate= 2014-02-23}}
  16. ^ {{Cite book | author = {{Link-en|喬納森·芬比|Jonathan Fenby}} | title = The Penguin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The Fall and Rise of a Great Power, 1850-2008 | location = 英國西敏寺 | publisher = 企鵝出版集團 | date = 2008-05-29 | pages = 第89頁至第94頁 | ISBN = 978-0713998320 | accessdate = 2014-02-23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8t6VLxjTZ2I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17. ^ {{Cite book | author = Foster Rhea Dulles | title = American policy toward Communist China, 1949-1969 | publisher = Crowell | date = 1972年 | pages = 第235頁 | ISBN = 978-0690076127 | accessdate = 2014-02-23 | language = 英文 }}
  18. ^ {{Cite book | author = {{Link-en|卡爾·A·特羅基|Carl A. Trocki}} | title = Opium, Empire and the Global Political Economy: A Study of the Asian Opium Trade 1750-1950 | location = 英國倫敦 | publisher = {{Link-en|Routledge|Routledge}} | date = 1999-11-04 | pages = 第126頁 | ISBN = 978-0415199186 | accessdate = 2014-02-23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1avkhApEJhk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19. ^ 嗚米. 辛亥百科. 廣東新聞網. 2011年4月25日 [2014年2月23日] {{zh-cn}}.
  20. ^ 傅國涌. 「國慶日」. 新浪. 2007年5月9日 [2014年2月23日] {{zh-cn}}.
  21. ^ 李小文. 論武昌首義中的黎元洪. 中華文史網. 2005年7月4日 [2014年2月23日] {{zh-cn}}.
  22. ^ 范福潮. 袁世凱當選臨時大總統前的南北博弈. 《南方周末》. 2008年9月24日 [2014年8月8日] {{zh-cn}}.
  23. ^ 張耀傑. 張耀傑:民國初年的憲政挫折. 共識網. 2013年5月18日 [2014年2月23日] {{zh-cn}}.
  24. ^ {{Cite book | author = 張玉法 | title = 《中華民國史稿》 | location = 臺灣信義 | publisher = 聯經出版 | date = 1998-10-26 | pages = 第28頁 | ISBN = 978-9570818260 | accessdate = 2013-10-17 | language = 正體中文 }}
  25. ^ 25.0 25.1 郭廷以. 1912──中華民國元年壬子. 漢典古籍. [2014年2月23日] {{zh-hk}}.
  26. ^ 26.0 26.1 26.2 中華民國史. 國史館. [2014年2月23日] {{zh-tw}}.
  27. ^ 27.0 27.1 中華民國外交部. Birth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行政院新聞局. 2010年5月28日 [2014年2月23日] {{en}}.
  28. ^ 雪珥. 黎元洪談孫中山:名聲是虛構 對革命沒有實質貢獻. 鳳凰衛視. 2011年7月11日 [2014年2月23日] {{zh-cn}}.
  29. ^ {{Cite book | author = Jerome Chʼên | title = Yuan Shih-kʻai | location = 美國帕羅奧圖 | publisher = 史丹佛大學出版社 | date = 1972年 | ISBN = 978-0804707893 | accessdate = 2014-02-23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_W-mAAAAIA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30. ^ 百年記憶:憲法制訂歷程. 檔案樂活情報. [2014年2月23日] {{zh-tw}}.
  31. ^ 趙瑜. 歷史很卑賤:鐵打的袁世凱 流水的民國. 搜狐. 2014年1月15日 [2014年2月23日] {{zh-cn}}.
  32. ^ 郭廷以. 《中華民國史事日誌》. 1979年: 第28頁 {{zh-tw}}.
  33. ^ 33.0 33.1 {{Cite book | author = {{Link-en|喬納森·芬比|Jonathan Fenby}} | title = The Penguin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The Fall and Rise of a Great Power, 1850-2008 | location = 英國西敏寺 | publisher = 企鵝出版集團 | date = 2008-05-29 | pages = 第123頁至第125頁 | ISBN = 978-0713998320 | accessdate = 2014-02-23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8t6VLxjTZ2I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34. ^ 《中央政府與國民黨之問題》. 中國重慶: 《大公報》. 1913年6月1日 {{zh-tw}}.
  35. ^ 二次革命失敗 孫中山被迫流亡. 鳳凰衛視. 2011年3月10日 [2014年2月23日] {{zh-cn}}.
  36. ^ 人民網. 1913年11月4日 袁世凱下令解散國民黨. 鳳凰衛視. 2009年11月4日 [2014年2月23日] {{zh-cn}}.
  37. ^ 37.0 37.1 37.2 37.3 37.4 第十一卷 近代前編(上冊)·第四節 北洋政府的政權機構. 讀書網. [2014年2月23日] {{zh-hk}}.
  38. ^ 李光偉. 袁世凱是怎樣當上中華民國大總統的?. 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2012年2月29日 [2014年2月23日] {{zh-cn}}.
  39. ^ {{Cite book | author = {{Link-en|喬納森·芬比|Jonathan Fenby}} | title = The Penguin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The Fall and Rise of a Great Power, 1850-2008 | location = 英國西敏寺 | publisher = 企鵝出版集團 | date = 2008-05-29 | pages = 第131頁 | ISBN = 978-0713998320 | accessdate = 2014-02-23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8t6VLxjTZ2I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40. ^ 郭廷以. 1916──中華民國五年丙辰. 漢典古籍. [2014年2月23日] {{zh-hk}}.
  41. ^ {{Cite book | author = {{Link-en|喬納森·芬比|Jonathan Fenby}} | title = The Penguin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The Fall and Rise of a Great Power, 1850-2008 | location = 英國西敏寺 | publisher = 企鵝出版集團 | date = 2008-05-29 | pages = 第136頁至第138頁 | ISBN = 978-0713998320 | accessdate = 2014-02-23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8t6VLxjTZ2I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42. ^ {{Cite book | author = Kathryn Meyer和Terry Parssinen | title = Webs of Smoke: Smugglers, Warlords, Spies, and the History of the International Drug Trade | location = 美國朗漢(Lanham) | publisher = {{Link-en|羅曼和利特爾菲爾德出版公司|Rowman & Littlefield}} | date = 2002-10-22 | pages = 第54頁至第56頁 | ISBN = 978-0742520035 | accessdate = 2014-02-23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BqPy8owstnc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43. ^ 年表. 中國國民黨. [2014年2月23日] {{zh-tw}}.
  44. ^ {{Cite book | author = Edwin Pak-wah Leung | title = Modern Chinese History Essentials | location = 美國華盛頓特區 | publisher = {{Link-en|美國教育研究學會|American Educational Research Association}} | date = 2005-08-02 | pages = 第59頁至第61頁 | ISBN = 978-0878914586 | accessdate = 2014-02-23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BX04ZA8R9ug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45. ^ 五四運動. 新華網. [2014年2月23日] {{zh-hk}}.
  46. ^ {{Cite book | author = Jacques Guillermaz | title = Histor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1921-1949 | publisher = 藍燈書屋 | date = 1972年9月 | pages = 第22頁至第23頁 | ISBN = 978-0394464794 | accessdate = 2014-02-23 | language = 英文 }}
  47. ^ {{Cite book | author = 張戎喬·哈利戴 | title =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Mao: The Unknown Story) | location = 英國倫敦 | publisher = {{Link-en|喬納森·凱普出版社|Jonathan Cape}} | date = 2005-08-01 | pages = 第37頁 | ISBN = 978-0224071260 | accessdate = 2014-02-23 | language = 英文 }}
  48. ^ 中俄蒙協約. 華中師範大學. [2014年2月23日] {{zh-cn}}.
  49. ^ 張弘光. 俄羅斯學者說黃埔建軍經費來自蘇聯. 《大紀元時報》. 2003年4月5日 [2014年2月23日] {{zh-cn}}.
  50. ^ {{Cite book | author = 張玉法 | title = 《中華民國史稿》 | location = 臺灣信義 | publisher = 聯經出版 | date = 1998-10-26 | pages = 第152頁 | ISBN = 978-9570818260 | accessdate = 2013-10-17 | language = 正體中文 }}
  51. ^ {{Cite book | author = 張戎喬·哈利戴 | title = 《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Mao: The Unknown Story) | location = 英國倫敦 | publisher = {{Link-en|喬納森·凱普出版社|Jonathan Cape}} | date = 2005-08-01 | pages = 第42頁至第44頁 | ISBN = 978-0224071260 | accessdate = 2014-02-23 | language = 英文 }}
  52. ^ 52.0 52.1 52.2 52.3 52.4 李明和林天慧. 【歷史今日】蔣中正捍衛中華彪炳千秋. 《大紀元時報》. 2012年4月5日 [2014年2月23日] {{zh-hk}}.
  53. ^ {{Cite book | author = {{Link-en|喬納森·芬比|Jonathan Fenby}} | title = The Penguin History of Modern China: The Fall and Rise of a Great Power, 1850-2008 | location = 英國西敏寺 | publisher = 企鵝出版集團 | date = 2008-05-29 | ISBN = 978-0713998320 | accessdate = 2014-02-23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8t6VLxjTZ2I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54. ^ 54.0 54.1 54.2 54.3 {{Cite web |url= http://web.archive.org/web/20080712101803/http://www.state.gov/r/pa/ho/time/cwr/88312.htm |title= The Chinese Revolution of 1949 |author= 美國國務院 |publisher= {{Link-en|美國國務院歷史局|Office of the Historian}} |language= 英文 |accessdate= 2014-02-23}}
  55. ^ 55.0 55.1 {{Cite web |url= http://www.ibiblio.org/chinesehistory/contents/03pol/c03s06.html |title= -Rebellion and Revolution- Nationalist Movements |author= Richard R. Wertz |publisher= {{Link-en|ibiblio|ibiblio}} |language= 英文 |accessdate= 2014-02-23}}
  56. ^ 中華民國教育部. 南京市. 《教育部國語辭典》. [2014年2月23日] {{zh-tw}}.
  57. ^ {{Cite book | author = 馮兆基(Edmund S. K. Fung) | title = In Search of Chinese Democracy: Civil Opposition in Nationalist China, 1929-1949 | location = 英國劍橋 | publisher = 劍橋大學出版社 | date = 2000-09-04 | pages = 第30頁 | ISBN = 978-0521771245 | accessdate = 2014-02-23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N-b4-B85KJ4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58. ^ {{Cite book | author = 馮兆基(Edmund S. K. Fung) | title = In Search of Chinese Democracy: Civil Opposition in Nationalist China, 1929-1949 | location = 英國劍橋 | publisher = 劍橋大學出版社 | date = 2000-09-04 | pages = 第67頁 | ISBN = 978-0521771245 | accessdate = 2014-02-23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N-b4-B85KJ4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59. ^ 中華民國訓政時期約法》. 中國南京: 國民政府. 1931年5月12日 {{zh-tw}}.
  60. ^ {{Cite book | author = Chen Lifu、Ramon H. Myers和Sidney H. Chang | title = The Storm Clouds Clear Over China: The Memoir of Ch'en Li-Fu, 1900-1993 | location = 美國史丹福 | publisher = 胡佛研究所 | date = 1993年1月 | pages = 第102頁 | ISBN = 978-0817992729 | accessdate = 2014-02-23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MOT_axUIWoo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61. ^ 61.0 61.1 61.2 溫躍寬. 被西方譽成為的「民國黃金十年」. 憶庫. 2013年10月17日 [2014年2月23日] {{zh-cn}}.
  62. ^ {{Cite book | author = 張玉法 | title = 《中華民國史稿》 | location = 臺灣信義 | publisher = 聯經出版 | date = 1998-10-26 | pages = 第192頁 | ISBN = 978-9570818260 | accessdate = 2013-10-17 | language = 正體中文 }}
  63. ^ {{Cite book | author = 張玉法 | title = 《中華民國史稿》 | location = 臺灣信義 | publisher = 聯經出版 | date = 1998-10-26 | pages = 第223頁 | ISBN = 978-9570818260 | accessdate = 2013-10-17 | language = 正體中文 }}
  64. ^ {{Cite book | author = 馮兆基(Edmund S. K. Fung) | title = In Search of Chinese Democracy: Civil Opposition in Nationalist China, 1929-1949 | location = 英國劍橋 | publisher = 劍橋大學出版社 | date = 2000-09-04 | pages = 第5頁 | ISBN = 978-0521771245 | accessdate = 2014-02-23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N-b4-B85KJ4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65. ^ {{Cite web |url= http://web.archive.org/web/20080712101021/http://www.state.gov/r/pa/ho/time/id/104691.htm |title= The Great Depression and U.S. Foreign Policy |author= 美國國務院 |publisher= {{Link-en|美國國務院歷史局|Office of the Historian}} |language= 英文 |accessdate= 2014-02-23}}
  66. ^ 曾景忠. 中國抗日戰爭開端問題再研討. 中國社會科學院. 2011年7月9日 [2014年2月23日] {{zh-cn}}.
  67. ^ {{Cite book | author = 張玉法 | title = 《中華民國史稿》 | location = 臺灣信義 | publisher = 聯經出版 | date = 1998-10-26 | pages = 第248頁 | ISBN = 978-9570818260 | accessdate = 2013-10-17 | language = 正體中文 }}
  68. ^ {{Cite book | author = 張玉法 | title = 《中華民國史稿》 | location = 臺灣信義 | publisher = 聯經出版 | date = 1998-10-26 | pages = 第302頁 | ISBN = 978-9570818260 | accessdate = 2013-10-17 | language = 正體中文 }}
  69. ^ {{Cite web |url= http://web.archive.org/web/20080712101143/http://www.state.gov/r/pa/ho/time/wwii/88734.htm |title= Japan,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Road to Pearl Harbor, 1937 |author= 美國國務院 |publisher= {{Link-en|美國國務院歷史局|Office of the Historian}} |language= 英文 |accessdate= 2014-02-23}}
  70. ^ 貴州大學學報》. 中國為何1941年才對日宣戰?保障英美物資輸入. 中國網. 2014年7月6日 [2014年8月22日] {{zh-hk}}.
  71. ^ 鍾元. 七七抗日76週年 蔣中正領導八年抗戰真相再現. 《大紀元時報》. 2013年7月7日 [2014年2月23日] {{zh-tw}}.
  72. ^ 國民政府移駐重慶宣言》. 中國: 國民政府. 1937年11月20日 {{zh-tw}}.
  73. ^ 何文光. 美英日廢除對華不平等條約. 《解放軍報》. 2011年12月21日 [2014年8月22日] {{zh-hk}}.
  74. ^ 林志昇何瑞元. 檢視美國對台灣的政策. 台灣民政府. [2014年2月23日] {{zh-tw}}.
  75. ^ 郭廷以. 1946──中華民國三十五年丙戌. 漢典古籍. [2014年2月23日] {{zh-hk}}.
  76. ^ 76.0 76.1 外交部條約法律司. 「臺灣的國際法地位」說帖. 中華民國外交部. 2011年9月28日 [2014年2月23日] {{zh-tw}}.
  77. ^ 時代公司. LIFE. 美國紐約: 《生活》. 1956年1月23日 [2014年2月23日] {{en}}.
  78. ^ {{Cite book | author = 張炎憲 | title =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 | location = 臺灣臺北 | publisher =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 date = 2006-02-13 | pages = 第8頁至第15頁 | ISBN = 978-9572936214 | accessdate = 2013-10-17 | language = 正體中文 }}
  79. ^ {{Cite book | author = 張炎憲 | title = 《二二八事件責任歸屬研究報告》 | location = 臺灣臺北 | publisher = 二二八事件紀念基金會 | date = 2006-02-13 | pages = 第15頁至第22頁 | ISBN = 978-9572936214 | accessdate = 2013-10-17 | language = 正體中文 }}
  80. ^ Foreign News: This Is the Shame. 《時代》. 1946年6月10日 [2014年2月26日] {{zh-cn}}.
  81. ^ Foreign News: This Is the Shame. 《時代》. 1946年6月10日 [2014年2月26日] {{en}}.
  82. ^ CHINA: Snow Red & Moon Angel. 《時代》. 1947年4月7日 [2014年2月26日] {{en}}.
  83. ^ Civil war. BBC新聞. [2014年2月23日] {{en}}.
  84. ^ "28 February 1947". New Taiwan, Ilha Formosa. 2007年 [2013年10月17日] {{en}}.
  85. ^ 周恩來. 評馬歇爾〔362〕離華聲明. 人民網. 1947年1月10日 [2014年2月23日] {{zh-cn}}.
  86. ^ 《南京衛戍司令部致電梅園新村中共聯絡處限期撤退令》. 中國重慶: 《大公報》. 1947年3月1日 {{zh-tw}}.
  87. ^ {{Cite book | author = 文安立 | title = Decisive Encounters: The Chinese Civil War, 1946-1950 | location = 美國帕羅奧圖 | publisher = 史丹佛大學出版社 | date = 2003-03-19 | ISBN = 978-0804744782 | accessdate = 2014-02-23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JBCOecRg5n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88. ^ 楊天石. 蔣介石曾提議胡適參選總統 意見遭黨內否決. 人民網. 2010年8月4日 [2014年2月23日] {{zh-tw}}.
  89. ^ 89.0 89.1 89.2 89.3 89.4 Retreat to Taiwan. BBC新聞. [2014年2月23日] {{en}}.
  90. ^ 藍培剛. 失去的勝利—回首國共三大戰役. 《大紀元時報》. 2009年9月22日 [2014年2月23日] {{zh-tw}}.
  91. ^ 林桶法. 從溪口到臺北:第三次下野期間蔣介石的抉擇. 國史館 [2014年2月23日] {{zh-tw}}.
  92. ^ 關安邦. 古寧頭大捷之前因與影響. 中華民國國防部. 2009年10月 [2014年2月23日] {{zh-tw}}.
  93. ^ Introduction to Sovereignty: A Case Study of Taiwan. 史丹佛大學. 2004年 [2014年2月23日] {{en}}.
  94. ^ Dec 8, 1949: Chinese Nationalists move capital to Taiwan. 歷史頻道. [2014年2月23日] {{en}}.
  95. ^ {{Cite book | author = Anthony Kubek | title = HOW THE FAR EAST WAS LOST | location = 英國英格蘭 | publisher = Intercontex Publishers | date = 1971-01-01 | ISBN = 978-0856220005 | accessdate = 2014-02-23 | language = 英文 }}
  96. ^ 國際危機與兩岸關係. 行政院新聞局. [2014年2月23日] {{zh-tw}}.
  97. ^ 張其昀. 《先總統蔣公全集》第3卷. 臺灣臺北: 中國文化大學. 1984年4月: 第4,070頁 {{zh-tw}}.
  98. ^ {{Cite book | title = China: U.S. policy since 1945 | location = 美國 | publisher = {{Link-en|美國國會季刊社|Congressional Quarterly}} | date = 1980-01-01 | ISBN = 978-0871871886 | accessdate = 2014-02-23 | language = 英文 }}
  99. ^ 李鴻禧. 我們當然不是中國人,是百分之百台灣人. 《新台灣新聞周刊》. 2002年5月9日 [2014年2月23日] {{zh-tw}}.
  100. ^ {{Cite book | author = J.P.D. Dunbabin | title = The Cold War: The Great Powers and their Allies | location = 英國倫敦 | publisher = {{Link-en|Routledge|Routledge}} | date = 2007-12-04 | pages = 第187頁 | ISBN = 978-0582423985 | accessdate = 2014-02-23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iiasAgAAQBAJ&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101. ^ {{Cite book | author = Franklin Ng | title = The Taiwanese Americans | location = 美國西港(Westport) | publisher = {{Link-en|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Greenwood Publishing Group}} | date = 1998-05-26 | pages = 第10頁 | ISBN = 978-0313297625 | accessdate = 2014-02-23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lPzsB_wJQW0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102. ^ 102.0 102.1 102.2 {{Cite web |url= http://web.archive.org/web/20080712101525/http://www.state.gov/r/pa/ho/time/lw/88751.htm |title= The Taiwan Strait Crises: 1954 and 1958 |author= 美國國務院 |publisher= {{Link-en|美國國務院歷史局|Office of the Historian}} |language= 英文 |accessdate= 2014-02-23}}
  103. ^ {{Cite web |url= http://web.archive.org/web/20080712101515/http://www.state.gov/r/pa/ho/time/lw/88750.htm |title= U.S.-China Ambassadorial Talks, 1955-70 |author= 美國國務院 |publisher= {{Link-en|美國國務院歷史局|Office of the Historian}} |language= 英文 |accessdate= 2014-02-23}}
  104. ^ {{Cite book | author = Muthiah Alagappa | title = Taiwan's Presidential Politics: Democratization and Cross-Strait Relations in the 21st Century | location = 美國阿蒙克 | publisher = {{Link-en|M. E. Sharpe|M. E. Sharpe}} | date = 2011年11月 | pages = 第265頁 | ISBN = 978-0765608345 | accessdate = 2013-10-17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dMZdHoqwpRk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105. ^ 105.0 105.1 105.2 Taiwan profile: Timeline. BBC新聞. 2014年4月22日 [2014年2月26日] {{en}}.
  106. ^ 106.0 106.1 106.2 Cold war fortress. BBC新聞網. 2002年 [2013年10月17日] {{en}}.
  107. ^ {{Cite book | author = Denny Roy | title = Taiwan: A Political History | location = 美國伊薩卡 | publisher = {{Link-en|康乃爾大學出版社|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 date = 2002-12-19 | pages = 第55頁至第56頁 | ISBN = 978-0801488054 | accessdate = 2014-02-28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DNqasVI-gWM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108. ^ 邵宗海. 兩岸的政治定位之探討. 國立政治大學. [2014年2月23日] {{zh-tw}}.
  109. ^ 第二章 國民黨組織運作發展之歷程. 國立政治大學. [2014年2月23日] {{zh-tw}}.
  110. ^ {{Cite book | author = Sun Yat-Sen和Ramon H. Myers | title = Prescriptions for Saving China: Selected Writings of Sun Yat-Sen | location = 美國史丹福 | publisher = 胡佛研究所 | date = 1994年1月 | pages = 第36頁 | ISBN = 978-0817992828 | accessdate = 2014-02-28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YA3TzmnYRpY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111. ^ {{Cite web |url= http://www.asiaone.com/News/AsiaOne%2BNews/Malaysia/Story/A1Story20080716-77050.html |title= Taiwan president apologises for 'white terror' era |author= 路透社 |date= 2008-07-16 |publisher= {{Link-en|AsiaOne|AsiaOne}} |language= 英文 |accessdate= 2013-10-17}}
  112. ^ {{Cite book | author = 馬若德費正清 | title = 《劍橋中國史:第13卷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下卷》(The Cambridge History of China, Vol. 15: The People's Republic, Part 2) | location = 英國劍橋 | publisher = 劍橋大學出版社 | date = 1991-11-29 | pages = 第837頁 | ISBN = 978-0521243377 | accessdate = 2014-02-28 | language = 英文 }}
  113. ^ 113.0 113.1 113.2 113.3 113.4 認識中華民國. 國史館. [2014年2月23日] {{zh-tw}}.
  114. ^ Gail E. Makinen和G. Thomas Woodward. The Taiwanese Hyperinflation and Stabilization of 1945-1952. JSTOR. 1989年2月 [2014年2月28日] {{en}}.
  115. ^ 115.0 115.1 第三章 外資對台灣經濟發展之影響與現況. 國立政治大學. [2014年2月23日] {{zh-tw}}.
  116. ^ China: Chiang Kai-shek: Death of the Casualty. 《時代》. 1975年4月14日 [2013年10月1] {{en}}.
  117. ^ {{Cite web |url= http://index.hu/kulfold/hirek/321595/ |title= Elutasította Tajvan felvételét az ENSZ |date= 2007-07-24 |publisher= {{Link-en|Index.hu|Index.hu}} |language= 匈牙利文 |accessdate= 2013-10-17}}
  118. ^ 同濟大學學報》. 台灣對外交往權相關問題研究. 中國評論學術出版社. 2005年. [2014年2月23日] {{zh-hk}}.
  119. ^ 引用錯誤:沒有為名為洪健昭的參考文獻提供內容
  120. ^ {{Cite web |url= http://web.archive.org/web/20080712101320/http://www.state.gov/r/pa/ho/time/pcw/97938.htm |title= Asia Pacific Economic Cooperation (APEC), 1989 |author= 美國國務院 |publisher= {{Link-en|美國國務院歷史局|Office of the Historian}} |language= 英文 |accessdate= 2014-02-23}}
  121. ^ {{Cite book | author = 馮兆基(Edmund S. K. Fung) | title = In Search of Chinese Democracy: Civil Opposition in Nationalist China, 1929-1949 | location = 英國劍橋 | publisher = 劍橋大學出版社 | date = 2000-09-04 | pages = 第85頁 | ISBN = 978-0521771245 | accessdate = 2014-02-23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N-b4-B85KJ4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122. ^ {{Cite book | author = Linda Chao和Ramon Hawley Myers | title = Democracy's New Leaders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 on Taiwan | location = 美國史丹福 | publisher = 胡佛研究所 | date = 1997年6月 | pages = 第3頁 | ISBN = 978-0817938024 | accessdate = 2014-02-28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tIiAd4MABAI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123. ^ {{Cite book | author = John Copper | title = Consolidating Taiwan's Democracy | location = 美國朗漢(Lanham) | publisher = {{Link-en|美國大學出版社|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 date = 2005-01-06 | pages = 第8頁 | ISBN = 978-0761829775 | accessdate = 2014-02-28 | url = http://books.google.com.tw/books?id=761bWuEtEfEC&printsec=frontcover&hl=zh-TW#v=onepage&q&f=false | language = 英文 }}
  124. ^ 124.0 124.1 124.2 Out with the old. BBC新聞. [2013年10月18日] {{en}}.
  125. ^ 唐復年. 轉型再轉型. 《聯合報》. [2013年10月18日] {{zh-tw}}.
  126. ^ 香港電台. 李登輝執政(下). 《神州五十年》. [2013年10月18日] {{zh-hk}}.
  127. ^ 王業立. 總統直選對憲政運作之影響.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2014年2月23日] {{zh-tw}}.
  128. ^ Path to democracy. BBC新聞. [2013年10月18日] {{en}}.
  129. ^ Independence dilemma. BBC新聞. [2014年2月23日] {{en}}.
  130. ^ 唐復年. 新華網:專家評民進黨「正常國家決議文」. 新華網. 2007年10月3日 [2013年10月18日] {{zh-hk}}.
  131. ^ 全台謝票 馬誓告別族群對立. 《泰國世界日報》. 2008年3月26日 [2014年2月23日] {{zh-tw}}.
  132. ^ Taiwan profile: Leaders. BBC新聞. 2014年3月19日 [2014年2月26日] {{en}}.
  133. ^ Luke Sabatier. Retreat to Taiwan. GlobalSecurity.org. 2008年3月22日 [2014年2月23日] {{en}}.
  134. ^ Ko Shu-Ling. Ma refers to China as ROC territory in magazine interview. 《台北時報》. 2008年10月8日 [2014年2月26日] {{en}}.
  135. ^ Taiwan and China in 『special relations』: Ma. 《英文中國郵報》. 2008年9月4日 [2014年2月26日] {{en}}.
  136. ^ 何庭歡. 無法回頭的兩岸 馬連任致勝關鍵. 鉅亨網. 2012年1月17日 [2014年2月23日] {{zh-tw}}.
  137. ^ 外媒:兩岸關係穩定 贏得民心關鍵. 《人間福報》. 2012年1月16日 [2014年2月23日] {{zh-tw}}.
  138. ^ 梁國書. 台灣選舉: 馬英九成功連任總統. KTSF. 2012年1月14日 [2014年2月23日] {{zh-h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