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八掌溪橋

坐标23°24′15″N 120°23′10″E / 23.404249°N 120.386061°E / 23.404249; 120.386061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八掌溪橋
八掌溪橋(台鐵縱貫線
坐标23°24′15″N 120°23′10″E / 23.404249°N 120.386061°E / 23.404249; 120.386061
承載台鐵縱貫線
跨越八掌溪
地點 中華民國臺灣嘉義縣水上鄉臺南市後壁區
官方名稱八掌溪橋
维护单位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上游桥梁八掌溪渡槽(嘉南大圳
下游桥梁八掌溪橋台1線
设计参数
桥型上部結構:上承式預力箱型梁
下部結構:單柱懸臂式混凝土橋墩、沉箱基礎
全长297米(974英尺)
宽度雙線橋梁
最大跨度19.8米(65英尺)
历史
施工單位第一代橋:久米組
第二代橋:(不詳)
第三代橋:(不詳)
第四代橋:嘉連營造有限公司
开通日大日本帝国1903年(一代橋)
大日本帝国1915年(二代橋)
臺灣地區1970年(三代橋)
臺灣地區1991年1月30日(四代橋)
重建日臺灣地區1990年12月(四代橋)
關閉日大日本帝国1914年(一代橋)
臺灣地區1991年3月20日(二代橋)
臺灣地區1991年1月30日(三代橋)
地圖
地图

臺鐵縱貫線八掌溪橋是位於中華民國台灣嘉義縣水上鄉臺南市後壁區的一座鐵路橋樑,跨越八掌溪,連接嘉義縣水上鄉南靖車站臺南市後壁區後壁車站,現役橋梁在1990年重建完成並於次年(1991年)通車。

沿革與設計

[编辑]

第一代橋

[编辑]

1895年日本統治台灣後,除了改建原北部之清代鐵路以外,並自1899年起由南、北兩端建設縱貫線,南部路線由臺灣總督府鐵道部打狗出張所從打狗往北鋪設[1],1902年初路線推進到嘉義,在跨越八掌溪處所先建臨時便橋應急,長97.5公尺,1902年2月20日試運轉,並隨著嘉義~水堀頭(今水上車站)~後壁藔新營庄路段在1902年4月20日通車而啟用[2][3][4]

而就在臨時橋通車的前幾日,永久橋(第一代橋)於1902年4月15日開工興建,原名「八獎溪橋」,長196.6公尺,為10孔跨徑60呎的鈑梁橋,橋墩以磚、石混砌,沉箱基礎深入河床15至20呎,1903年2月20日竣工,工程包商為久米組[2]

意外

[编辑]

1902年5月10日,鐵道部道班工施攴生疑似在巡道時遭火車撞擊,事後有關單位在一代橋南岸設立約100公分高、50公分寬的大型石頭墓碑,正面(方位向西)與背面分別刻上[5]

鐵道部線路工夫施攴生之墓


明治三十五年五月十日斃於八獎溪橋上




依據鐵道研究者杜怡和調查,該石頭墓碑於2005年仍立於八掌溪南岸[5]

水患

[编辑]

1914年7月13日暴風雨來襲,第一代八掌溪橋3處橋墩遭洪水沖倒、4支鋼梁落橋流失[6],交通中斷。一代橋斷橋後,橋梁兩端站水堀頭站(今南靖車站[註 1]後壁藔站間改採步行接駁,甚至部分列車停駛嘉義臺南路段[8]。同月24日下午,臨時橋架設竣工通車[9]

第一代橋遭沖毀後,其遺留在行水區的舊紅磚橋墩,於2003年由水利單位拆除[5]

第二代橋

[编辑]

因應第一代橋1914年遭沖毀,臺灣總督府鐵道部在一代橋下游側新建第二代橋,隔年(1915年)5月30日完成[10],為12孔跨度19.2公尺上承式鋼鈑梁單線鐵路橋[5],沉箱基礎深10至13公尺[11]:19-4。 

由於台灣日治時期前期八掌溪名稱常出現異字寫法(獎、掌等字),故臺灣總督府於1921年5月27日公告河川名改為「八掌溪[12],也因此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自1938年起,將「八獎溪橋」改名為「八掌溪橋」[13]

戰後中華民國時期二代橋於1951年1月4日起至14日止,每日上午封鎖路線,抽換台鐵局鋼梁廠自製的新鋼梁,提高橋梁載重[14]

1973年起縱貫線全線(基隆高雄間)分段進行鐵路電氣化工程,本橋橋上增設電車線電桿等設備。1979年4月23日,包含第二代橋在內的嘉義臺南間完成通電[15]

二代橋使用至1991年3月20日配合第四代橋東正線通車後廢棄拆除[11]

第三代橋

[编辑]

戰後中華民國時期之臺灣鐵路管理局自1967年9月起分階段將縱貫線彰化民雄間、嘉義新市間之單線鐵路擴建為複線鐵路[16],於第二代橋下游側新建第三代橋,做為西正線(北上線)橋。

第三代八掌溪橋為單線上承式鋼鈑梁橋,長236.37公尺,共12孔橋孔,每孔跨度19.2公尺[5][17][註 2],基礎採用長度21至27公尺深的場鑄樁,橋墩為RC造,於1970年4月完工,最遲在同年6月隨南靖後壁雙軌化通車而啟用[4][17]。第三代橋通車後,原二代橋改做東正線(南下線)橋。

1973年起縱貫線全線(基隆高雄間)分段進行鐵路電氣化工程,本橋與第二代橋相同,在橋上增設電車線電桿等設備。1979年4月23日,包含第三代橋在內的嘉義臺南間完成通電[15]

三代橋使用至1991年1月30日因第四代橋西正線通車後停用拆除[11]

第四代橋(現役)

[编辑]

台灣日治時期後期及戰後時期台鐵局陸續改建或補強老舊鐵路橋梁,並自1980年代起,大規模重建舊橋,除了已經重建完成者[註 3]之外,盤點出29座橋梁,分別納入「鐵路沿線老舊橋梁重建工程」及「五大橋梁重建工程」兩項計畫[19],而八掌溪橋是以前者的工程計畫重建,是為第四代橋。

第四代橋建造於第三代橋北端下游側約40公尺及南端下游側約80公尺處,嘉連營造有限公司承包建造,橋台為懸臂式,主橋下部結構為單圓柱形懸臂式橋墩及直徑80公分預鑄式(部分為場鑄式)預力混凝土基樁、上部結構為上承式預力箱型梁,全長297公尺,計15孔橋孔,每孔跨徑19.8公尺,自1987年11月決標開工,1990年12月竣工並完成南、北引道鋪軌,橋面鋪設傳統道碴軌道,次年(1991年)1月30日切換西主正線通車並停用第三代橋、3月20日完成撥接東主正線通車,自此第二代橋功成身退[11]

第四代橋完工後,臺鐵局於該橋北方(嘉義縣境)路線東側設置「八掌乾坤」四字石碑,以資紀念[21]

風災

[编辑]

2024年7月25日下午,因凱米颱風來襲帶來豪大雨,第四代橋南橋台後方路基(路堤)遭洪水沖刷淘空,長約30公尺、寬約20公尺、高約7公尺,鐵軌與枕木懸空,路線中斷,嘉義=新營間改為公路接駁疏運,計行駛嘉義=新營間、新營往返後壁、南靖及水上間、新營=林鳳營間等接駁路線[22][23][24]

南橋台路基淘空段於洪水稍退,台鐵公司即與水利署第五河川分署共同搶修,以路基級配回填3000立方公尺、9公尺長鋼板樁雙層打設約140公尺補強,電力、通訊號誌纜線一併復舊,於同年8月1日佈碴、砸道完成,夜間試運轉,8月2日起恢復雙向通車[22][25][26]

未來規劃

[编辑]

台鐵局尚在辦理八掌溪橋改建工程可行性評估或規劃作業,將待完成規劃後交由交通部鐵道局接辦[27]

相關條目

[编辑]

註釋

[编辑]
  1. ^ 1911年3月20日,水堀頭停車場由今天水上車站位置,遷至今日南靖車站位置,搬遷後站名仍為「水堀頭」[7]
  2. ^ 二代與三代橋的跨度,也有19.8公尺的數據[11]
  3. ^ 沒有被納入重建計畫的老橋,舉例如下:

參考資料

[编辑]
  1. ^ 謝明勳,《打狗驛站百年物語》,文化部文化資產局高雄市歷史博物館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等出版,臺中市高雄市,2012年10月初版(繁體中文)ISBN 978-986-03-4266-6
  2. ^ 2.0 2.1 《臺灣鐵道史》中卷(未定稿). 臺北: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1911年3月25日,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數位典藏: 頁312、332~356 [2022年2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年8月6日) (日语). 
  3. ^ 黃智偉,〈縱貫鐵路築橋始末(下)〉. 《鐵道情報》187期,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 2009年1~2月號: 頁29 (中文(臺灣)). 
  4. ^ 4.0 4.1 〈後壁車站〉. 《臺灣驛站之旅》網站. 2004-2018年.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7-13) (中文(臺灣)). 
  5. ^ 5.0 5.1 5.2 5.3 5.4 杜怡和,〈八掌溪橋與故鐵道部線路工夫施攴生之墓〉. 《鐵道情報》158期,中華民國鐵道文化協會. 2004年8月號: 頁18~21 (中文(臺灣)). 
  6. ^ 〈鐵道被害〉,《臺灣日日新報》第5061號,1914年7月16日漢文6版(繁體中文)
  7. ^ 戴震宇,《台灣的老火車站》,遠足文化,2005年(繁體中文)ISBN 957304935X
  8. ^ 〈列車開行復舊〉,《臺灣日日新報》第5067號,1914年7月22日漢文5版(繁體中文)
  9. ^ 〈八獎溪開通矣〉,《臺灣日日新報》第5071號,1914年7月26日漢文5版(繁體中文)
  10. ^ 《臺灣總督府鐵道第十七年報》(大正四年度). 臺北: 臺灣總督府鐵道部. 1916年11月30日,日本國立國會圖書館數位典藏: 頁41 [2022年2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2月27日) (日语). 
  11. ^ 11.0 11.1 11.2 11.3 11.4 臺灣鐵路管理局鐵路沿線老舊橋樑重建工程處. 《鐵路沿線老舊橋樑重建工程總報告》第5冊技術篇(三). 臺北市. 1991年5月31日 (中文(臺灣)). 
  12. ^ 〈山川名改稱ノ件〉. 臺灣總督府報,告示第九十五號,府報第二千三百八十八號. 1921-05-27 [2022-02-26].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26) (日语). 
  13. ^ 《橋樑溝橋名稱訂正報告書》,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1938年(日語),中華民國(臺灣)國家發展委員會檔案管理局典藏。
  14. ^ 〈八掌溪鐵橋抽換,本月十日可全部竣工〉. 《民聲日報》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數位典藏服務網). 1951年1月11日4版 [2022年2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2月26日) (中文(臺灣)). 
  15. ^ 15.0 15.1 交通部臺灣鐵路管理局. 〈大事紀要〉,中華民國68年《臺灣鐵路統計年報》 (报告). 國家圖書館 政府統計資訊網: 頁312. 1982年月 [2022-06-02].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02-03) (中文(臺灣)). 
  16. ^ 交通部交通研究所:中華民國56年《交通年鑑》,臺北市,1968年10月,頁114(繁體中文)
  17. ^ 17.0 17.1 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重修臺灣省通志》卷四經濟志交通篇(第一冊). 南投縣. 1993年1月15日: 頁314 (中文(臺灣)). 
  18. ^ 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臺灣總督府交通局鐵道部昭和十六年度年報》,(出版地不詳),1941年,頁102(日語)
  19. ^ 19.0 19.1 壽俊仁 (编). 《臺灣鐵路百週年紀念》. 臺灣鐵路管理局. 1987年6月9日: 頁264~271 (中文(臺灣)).  國家圖書館 (中華民國) 臺灣記憶。
  20. ^ 交通部:中華民國77年《交通年鑑》,臺北市,1989年10月10日,頁329(繁體中文)
  21. ^ 臺灣鐵路管理局鐵路沿線老舊橋樑重建工程處. 《鐵路沿線老舊橋樑重建工程總報告》第1冊評估篇. 臺北市. 1991年5月31日: 頁25、85 (中文(臺灣)). 
  22. ^ 22.0 22.1 記者林宜樟. 〈台鐵八掌溪橋淘空鐵軌懸空 李孟諺:拚8/2恢復單線雙向通車〉. 自由時報. 2024-07-28 18:41 [2024-08-25] (中文(臺灣)). 
  23. ^ 記者洪瑞琴. 〈台鐵新營-嘉義中斷公路接駁 大台南公車正常行駛〉. 自由時報. 2024-07-27 14:46 [2024-08-25] (中文(臺灣)). 
  24. ^ Rail News 鐵道情報:八掌溪橋南端路基掏空,啟動公路接駁. [2024-08-02]. ,2024年7月26日(繁體中文)
  25. ^ 記者楊思瑞. 〈卓榮泰視察台鐵八掌溪橋路基搶修 8/2雙線通車〉. 中央通訊社. 2024-08-01 16:29 [2024-08-25] (中文(臺灣)). 
  26. ^ Rail News 鐵道情報:八掌溪橋佈碴、砸道作業,明日通車. [2024-08-02]. ,2024年8月1日(繁體中文)
  27. ^ 〈鐵道局代辦台鐵24項重大工程 新馬彎道、邊坡改善等7項目優先〉. 《自由時報》. 2021年12月2日 [2022年2月26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2年4月12日) (中文(臺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