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銀座線

本页使用了标题或全文手工转换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重定向自東京地下鐵銀座線
東京地下鐵 銀座線
銀座線使用的1000系電聯車
(2021年8月)
日語原名銀座線
假名ぎんざせん
羅馬字Ginza sen
概覽
运营範圍 日本 東京都
服務類型地鐵
所屬系統東京地下鐵
起點站淺草站
終點站澀谷站
路線代號 G
路線編號3號線
技術數據
路線長度14.2公里
最高速度65公里/小時[1][2]
正線數目複線
車站數目19個
軌距1,435毫米
最小曲线半径94.183公尺[3]
(上野站前後[3]
最大坡度33 [4]
電氣化方式直流電600 V
第三軌供電
閉塞方式速度制御式
信號系統東京地下鐵新CS-ATC
車輛基地上野檢車區日语上野検車区上野檢車區澀谷分室日语上野検車区渋谷分室
使用车型40列6節1000系列車
运营信息
開通运营1927年(昭和二年)12月30日
乘客量1,456,122千人公里(2019年度)[5]
擁有者 東京地下鐵
运营者 東京地下鐵

銀座線(日语:銀座線ぎんざせん Ginza sen */?)是亞洲日本第一條地鐵路線,由東京地下鐵營運,連接東京都台東區淺草站澀谷區澀谷站鐵道要覽日语鉄道要覧內的名稱為「3號線銀座線」。

路線名稱的由來為繁華街的銀座。車體、路線圖和轉乘資訊所使用的路線顏色為橙色,路線記號為G

簡介

[编辑]
接近澀谷站處的銀座線高架段

銀座線為亞洲日本第一條的地下鐵路線。最初通車的「上野站淺草站」段路線(共長2.2公里),是由日本「地下鐵之父」早川德次 (東京地下鐵道)日语早川徳次 (東京地下鉄道)所創辦的「東京地下鐵道」公司,自1925年開始興建,而於1927年12月30日通車;1934年延伸通車至新橋站。與此同時,另一間由東京橫濱電鐵(今東急電鐵)經營者五島慶太所創辦的「東京高速鐵道日语東京高速鉄道」公司,也興建了「澀谷站新橋站」段路線,全段於1939年通車。

原本兩間公司的路線相互獨立,並保持競爭關係,僅雙方路線的端點站於新橋站交會。直到1939年9月,在政府的協調下,雙方路線開始相互直通運行。後來「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營團地下鐵,今東京地下鐵公司前身)在1941年成立,兩段路線也正式合併,並將經營權讓渡給營團;「銀座線」這個路線名稱則是在1953年命名的。2004年4月1日,營團地下鐵正式公司化為東京地下鐵當天,便在地下鐵創始地之一的上野站舉行發車儀式。

路線資料

[编辑]

沿革

[编辑]

東京地下鐵道

[编辑]
淺草-上野段開業時使用1000型列車
  • 1925年(大正14年)9月27日:淺草-上野段開工[6]
  • 1927年(昭和2年)
    • 7月10日:上野-萬世橋段開工[6]
    • 12月29日:舉行開通儀式,邀請有關係者試乘。
    • 12月30日:淺草-上野段(2.2公里)通車[6]
  • 1929年(昭和4年)6月7日:萬世橋-神田段開工[7]
  • 1930年(昭和5年)1月1日:上野-萬世橋(臨時)段(1.7公里)通車[7]
  • 1931年(昭和6年)
    • 2月25日:神田-三越前段開工[7]
    • 10月10日:三越前-京橋段開工[7]
    • 11月21日:萬世橋(臨時)-神田段(0.5公里)通車。萬世橋(臨時)站廢站[7]
  • 1932年(昭和7年)
    • 4月29日:神田-三越前段(0.7公里)通車[7]
    • 12月24日:三越前-京橋段(1.3公里)通車[7]
  • 1933年(昭和8年)
    • 1月7日:京橋-銀座段開工[8]
    • 4月10日:銀座-新橋段開工[8]
  • 1934年(昭和9年)
    • 3月3日:京橋-銀座段(0.7公里)通車[8]
    • 6月21日:銀座-新橋段(0.9公里)通車[8]
  • 1939年(昭和14年)9月16日:開始與東京高速鐵道直通運行[9]
  • 1941年(昭和16年)9月1日:路線轉讓予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9]

東京高速鐵道

[编辑]
  • 1935年(昭和10年)
    • 10月18日:虎之門-新橋段開工[8]
    • 12月6日:宮益坂-青山四丁目(外苑前)段開工[8]
  • 1936年(昭和11年)
    • 3月7日:青山四丁目(外苑前)-赤坂新町一丁目段開工[8]
    • 5月12日:赤坂新町一丁目-虎之門段開工[8]
  • 1937年(昭和12年)
    • 3月1日:中通道路-宮益坂段開工[8]
    • 11月30日:大和田-中通道路段開工[8]
  • 1938年(昭和13年)
    • 11月18日:青山六丁目(表參道)-虎之門段(4.4公里)通車。單線並列運行[8]。青山六丁目站比現在位置更接近澀谷。
    • 12月20日:澀谷-青山六丁目(表參道)段(1.1公里)通車。赤坂見附-虎之門為單線運行[8]
  • 1939年(昭和14年)
    • 1月15日:虎之門-新橋段(0.7公里)通車[9]
      • 東京高速鐵道的新橋站為現時的車站,東京地下鐵道的新橋站在西面設站。結合後作為留置線使用,只在有活動時公開。
    • 9月16日:開始與東京地下鐵道直通運行。新橋站與東京地下鐵道的新橋站結合。改變澀谷起點站(+0.3公里)[9]。青山四丁目站改稱外苑前站,青山六丁目站改稱神宮前站。
  • 1941年(昭和16年)9月1日:路線轉讓予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9]

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

[编辑]
起初長期為銀座線主力使用的2000型,銚子電氣鐵道1000型的銀座線復刻塗装
  • 1941年(昭和16年)
    • 9月1日:帝都高速度交通營團開始營運。東京地下鐵道、東京高速鐵道轉讓路線(14.3公里)[9]
    • 12月1日:全列車改為2節或3節運行,不再有單節運行。
  • 1945年(昭和20年)1月27日:受同盟國軍機,美軍的空襲影響,部分路段停運,3月10日全線恢復營運[10]
  • 1953年(昭和28年)12月1日:路線名稱確定為銀座線[11]
  • 1955年(昭和30年)5月1日:部分列車開始以4節編組運行。與此同時,當初舊東京高速鐵道的車站,包括神宮前、外苑前、青山一丁目、虎之門的各站月台有效長度最長為3節,有限度往淺草方向延長1節處理(1957年(昭和32年)7月1日完全解除)[12]
  • 1956年(昭和31年)10月1日:部分列車開始以5節編組運行。舊東京高速鐵道的車站改為2節處理[13]
  • 1960年(昭和35年)11月28日:早上繁忙時段開始有部分6節編組列車運行[14]
  • 1966年(昭和41年)1月6日:全線所有班次改以6節編組列車運行[15]
  • 1968年(昭和43年)
    • 4月10日:根據都市交通審議會答申第10號,東京3號線為從澀谷方向開始經赤坂見附、新橋、神田、上野及淺草並延伸至三之輪。
    • 4月-6月:從開業以來一直使用的舊形車輛廢除60輛,是營團第一次廢除車輛。
  • 1972年(昭和47年)10月20日:神宮前站改名表參道站[16]
  • 1978年(昭和53年)8月1日:表參道站向外苑前站方向移動。
  • 1984年(昭和59年)
    • 1月1日 01系樣板車開始營業。
    • 11月30日:01系量產車開始營業[17]
  • 1985年(昭和60年)7月11日:根據運輸政策審議會答申第7號日语運輸政策審議会答申第7号,刪去淺草-三之輪之間的延伸計劃。
  • 1990年(平成2年)8月13日:開始運行空調車輛[18]
  • 1993年(平成5年)
    • 7月30日:2000型、1500N型日语営団2000形電車車輛停止營業。
    • 7月31日:保安裝置改用新CS-ATC,並引入定位置停止裝置(TASC)[19]。全線統一為01系列車。
    • 8月2日:實施ATC化,並全面更改時刻表,運行最高速度從55提升至65公里[20]。淺草-澀谷所需時間減少5分鐘。
  • 1995年(平成7年)3月20日:受東京地鐵沙林毒氣事件影響,上午停止運行,下午重開。
  • 1997年(平成9年)9月30日 溜池山王站啟用(虎之門-赤坂見附之間)[21]。是戰後唯一一個新車站,通車58年後開業。

東京地下鐵

[编辑]

運行形態

[编辑]

平日早上繁忙時間班次約每2分一班間隔,日間班次每3分1班。

基本上所有班次都是全線(淺草站-澀谷站間)運行。全線所需時間為31分25秒。

  • 平日早晚與末班車時段有列車只行駛上野站-澀谷站的路段。另外,早上和深夜都有數班列車只行駛淺草站-上野站路段的區間列車。
  • 新橋站與溜池山王站留置車輛1日各有1班虎之門開往澀谷與淺草。
  • 大晦日元旦通宵運行日语終夜運転,分別有淺草站-上野站間的區間列車與全線運行列車(2019年12月31日-2020年1月1日只限淺草站-溜池山王站間)運行,兩種列車重複路段班次為每7.5分鐘1班。區間列車在上野站會到達淺草方向月台折返。

使用車輛

[编辑]

現時使用車輛

[编辑]
行走中的1000系列車
  • 1000系 - 6節編組共有40列240輛。首列車於2012年4月11日開始投入服務,2013年春開始量產,2017年3月12日全數投入服務,同日營團01系列車全數退役[26]。此後計劃將第三軌供電的標準電壓提升至750V[27]

過去使用車輛

[编辑]

舊型車輛的塗裝曾經參考1927年通車的柏林地鐵淡黃色。後來在二戰中、戰後的混亂期顏色逐漸退去[28][27]

利用狀況

[编辑]

受疫情影響,2020年度最擁擠路段(B線赤坂見附 → 溜池山王間)擁擠率僅為98%[29]

近年的輸送實績如下表。表中最高值為紅色,最高值紀錄年度以後的最低值為藍色,最高值紀錄年度以前的最低值為綠色。

年度 最擁擠路段(赤坂見附 → 溜池山王間)輸送實績[30] 特記事項
運行班次:班 輸送力:人 輸送量:人 擁擠率:%
1963年(昭和38年) 29 17,226 38,158 222 最擁擠路段為赤坂見附 → 虎之門間
1964年(昭和39年) 29 17,226 34,706 202 1964年8月29日日比谷線全線開業
1965年(昭和40年) 29 17,261 36,563 212
1966年(昭和41年) 29 17,278 36,927 214
1967年(昭和42年) 29 17,313 35,152 203
1968年(昭和43年) 29 17,400 37,444 215
1969年(昭和44年) 29 17,470 40,019 229
1970年(昭和45年) 29 17,470 40,890 234
1971年(昭和46年) 29 17,470 41,778 239
1972年(昭和47年) 29 17,470 42,797 245
1973年(昭和48年) 29 17,470 43,336 248
1974年(昭和49年) 29 17,470 42,946 246
1975年(昭和50年) 29 17,470 41,137 235
1976年(昭和51年) 29 17,470 39,741 227
1977年(昭和52年) 29 17,470 40,382 231
1978年(昭和53年) 29 17,470 40,882 234
1979年(昭和54年) 29 17,470 42,115 241 1979年9月21日半藏門線青山一丁目-永田町間開業
1980年(昭和55年) 29 17,470 41,314 236
1981年(昭和56年) 29 17,470 42,223 242
1982年(昭和57年) 29 17,470 42,407 243 1982年12月9日半藏門線永田町-半藏門間開業
1983年(昭和58年) 29 17,470 44,336 254
1984年(昭和59年) 29 17,470 43,816 251
1985年(昭和60年) 29 17,470 42,256 242
1986年(昭和61年) 29 17,470 42,125 241
1987年(昭和62年) 29 17,470 41,953 240
1988年(昭和63年) 29 17,632 40,955 232 1989年1月26日半藏門線半藏門-三越前間開業
1989年(平成元年) 29 17,632 36,265 206
1990年(平成02年) 30 18,240 35,758 196 1990年11月28日半藏門線三越前-水天宮前間開業
1991年(平成03年) 30 18,240 31,626 173
1992年(平成04年) 30 18,240 33,347 183
1993年(平成05年) 30 18,240 32,072 176
1994年(平成06年) 30 18,240 31,018 170
1995年(平成07年) 30 18,240 31,086 170
1996年(平成08年) 30 18,240 31,016 170
1997年(平成09年) 30 18,240 32,175 176
1998年(平成10年) 30 18,240 32,451 178 最擁擠路段變為赤坂見附 → 溜池山王間
1999年(平成11年) 30 18,240 31,867 175
2000年(平成12年) 30 18,240 31,625 173
2001年(平成13年) 30 18,240 169
2002年(平成14年) 30 18,240 2003年3月19日半藏門線水天宮前-押上間開業
2003年(平成15年) 30 18,240 30,452 167
2004年(平成16年) 30 18,240 162
2005年(平成17年) 30 18,240 164
2006年(平成18年) 30 18,240 165
2007年(平成19年) 30 18,240 168
2008年(平成20年) 30 18,240 30,219 166
2009年(平成21年) 30 18,240 161
2010年(平成22年) 30 18,240 160
2011年(平成23年) 30 18,240 28,472 156
2012年(平成24年) 30 18,240 27,898 153 2013年3月16日東急東橫線澀谷站地下化
2013年(平成25年) 30 18,240 27,882 153
2014年(平成26年) 30 18,240 28,530 156
2015年(平成27年) 30 18,240 28,891 158
2016年(平成28年) 30 18,240 28,650 158
2017年(平成29年) 30 18,300 29,241 160
2018年(平成30年) 30 18,300 29,240 160
2019年(令和元年) 30 18,300 29,264 160
2020年(令和02年) 30 18,300 17,915 98

車站列表

[编辑]
  • 車站編號往B線方向(澀谷往淺草的方向)增加。
  • 所有車站皆位於東京都內。
車站編號 中文站名 日文站名 英文站名 站間距離 累計距離 接續路線 所在地
G-01 澀谷 渋谷 Shibuya - 0.0 東京地下鐵 半藏門線(Z-01)、 副都心線(F-16)(閘外轉乘)[* 1]
東日本旅客鐵道 山手線(JY 20)、 埼京線(JA 10)、 湘南新宿線(JS 19)
東急電鐵 東橫線(TY01)、 田園都市線(DT01)[* 1]
京王電鐵 井之頭線(IN01)
澀谷區
G-02 表參道 表参道 Omote-sando 1.3 1.3 東京地下鐵: 千代田線(C-04)、 半藏門線(Z-02) 港區
G-03 外苑前 外苑前 Gaiemmae 0.7 2.0  
G-04 青山一丁目 青山一丁目 Aoyama-itchome 0.7 2.7 東京地下鐵: 半藏門線(Z-03)
都營地下鐵 大江戶線(E-24)
G-05 赤坂見附 赤坂見附 Akasaka-mitsuke 1.3 4.0 東京地下鐵: 丸之內線(M-13)、 有樂町線永田町:Y-16)、 半藏門線(永田町:Z-04)、 南北線(永田町:N-07)
G-06 溜池山王 溜池山王 Tameike-sanno 0.9 4.9 東京地下鐵: 南北線(N-06)、 丸之內線(國會議事堂前:M-14)、 千代田線(國會議事堂前:C-07) 千代田區
[* 2] 
G-07 虎之門 虎ノ門 Toranomon 0.6 5.5 東京地下鐵: 日比谷線虎之門Hills:H-06) 港區
G-08 新橋 新橋 Shimbashi 0.8 6.3 都營地下鐵: 淺草線(A-10)
東日本旅客鐵道: 山手線(JY 29)、 京濱東北線(JK 24)、 東海道線(JT 02)、 橫須賀·總武快速線(JO 18)
百合鷗 臨海線(U-01)
G-09 銀座
松屋·三越前)
銀座
(松屋・三越前)
Ginza 0.9 7.2 東京地下鐵: 丸之內線(M-16)、 日比谷線(H-09)、 有樂町線(銀座一丁目:Y-19)
設有地下通道通往東銀座站日比谷站有樂町站[* 3]
中央區
G-10 京橋
明治屋日语明治屋前)
京橋
(明治屋前)
Kyobashi 0.7 7.9
G-11 日本橋
髙島屋前)
日本橋
(高島屋前)
Nihombashi 0.7 8.6 東京地下鐵: 東西線(T-10)
都營地下鐵: 淺草線(A-13)
G-12 三越前 三越前 Mitsukoshimae 0.6 9.2 東京地下鐵: 半藏門線(Z-09)(閘外轉乘)
東日本旅客鐵道: 橫須賀·總武快速線新日本橋:JO 20)
G-13 神田 神田 Kanda 0.7 9.9 東日本旅客鐵道: 山手線(JY 02)、 京濱東北線(JK 27)、 中央線(JC 02) 千代田區
G-14 末廣町 末広町 Suehirocho 1.1 11.0  
G-15 上野廣小路
松坂屋前)
上野広小路
(松坂屋前)
Ueno-hirokoji 0.6 11.6 東京地下鐵: 日比谷線(仲御徒町:H-17)(閘外轉乘)
都營地下鐵: 大江戶線(上野御徒町:E-09)
東日本旅客鐵道: 山手線(御徒町:JY 04)、 京濱東北線(御徒町:JK 29)[* 4]
台東區
G-16 上野 上野 Ueno 0.5 12.1 東京地下鐵: 日比谷線(H-18)(閘外轉乘)
東日本旅客鐵道:東北新幹線 東北新幹線山形新幹線秋田新幹線上越新幹線北陸新幹線 山手線(JY 05)、 京濱東北線(JK 30)、 宇都宮線東北本線)、高崎線(JU 02)、 常磐線(快速)(JJ 01)
京成電鐵 本線京成上野:KS01)
G-17 稻荷町 稲荷町 Inaricho 0.7 12.8  
G-18 田原町 田原町 Tawaramachi 0.7 13.5  
G-19 淺草 浅草 Asakusa 0.8 14.3 都營地下鐵: 淺草線(A-18)
東武鐵道 伊勢崎線(東武晴空塔線)(TS-01)
  1. ^ 1.0 1.1 銀座線與半藏門線的澀谷站被視作不同車站。官方建議乘客從銀座線轉乘田園都市線於可以跨月台轉乘半藏門線的表參道站轉乘。此外,銀座線與副都心線閘外轉乘時限為30分鐘。
  2. ^ 車站所在地位於千代田區,但銀座線月台位於港區。
  3. ^ 與東銀座站、日比谷站、有樂町站沒有連絡業務。
  4. ^ 與御徒町站沒有連絡業務。


參見

[编辑]

參考資料

[编辑]

注釋

[编辑]

來源

[编辑]
  1. ^ 令和3年度 地下鉄事業の現況 (PDF). 7.営業線の概要. 一般社団法人日本地下鉄協会: 3 – 4. 2021-10 [2021-10-1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0-17) (日语). 
  2. ^ 小佐野カゲトシ. 日本縦断! 地下鉄の謎. 実業之日本社. 2016-12-09. ISBN 9784408112015 (日语). 
  3. ^ 3.0 3.1 東京地下鉄道史. 坤、pp.31 - 35。
  4. ^ 松枝一夫(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工務部工務課). 線路と保線. 鉄道ピクトリアル (電気車研究会). 1987-12-10, 37 (第12号(通巻489号)): 58. ISSN 0040-4047. 
  5. ^ 東京都統計年鑑(平成31年・令和元年)/運輸. 東京都. [2021-07-31]. (原始内容 (XLS)存档于2022-03-27). 
  6. ^ 6.0 6.1 6.2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58。
  7. ^ 7.0 7.1 7.2 7.3 7.4 7.5 7.6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59。
  8. ^ 8.00 8.01 8.02 8.03 8.04 8.05 8.06 8.07 8.08 8.09 8.10 8.11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60。
  9. ^ 9.0 9.1 9.2 9.3 9.4 9.5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61。
  10. ^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65。
  11. ^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71。
  12. ^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72。
  13. ^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73。
  14. ^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78。
  15. ^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84。
  16. ^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592。
  17. ^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603。
  18. ^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608。
  19. ^ 足立武士「CS-ATCの導入 その効果と展望」『鉄道ピクトリアル』1995年7月臨時増刊号(通巻608号)p72 - 75、電気車研究会
  20. ^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612。
  21. ^ 帝都高速度交通営団史、p.617。
  22. ^ 22.0 22.1 〜街にゆかりのあるメロディがホームを彩ります〜 銀座線の4駅に街のイメージに合った発車合図メロディを導入します! (PDF) (新闻稿). 東京地下鐵. 2012-10-24 [2020-03-07].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19-05-11) (日语). 
  23. ^ 張子傑. 【遊日注意】東京地鐵澀谷站年底封站六日 「搬家」展現新形象. 香港01. 2019-12-27.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0-01-04) (中文). 
  24. ^ 1000系第39及40編成為特別社樣車(復刻1000型日语東京地下鉄道1000形電車列車)
  25. ^ 東京メトロ銀座線渋谷駅で『新駅舎供用開始記念式典 』開催. 鉄道ファン (雜誌). 2020年1月3日. (原始内容存档于2021年2月15日) (日语). 
  26. ^ 平成24年4月11日(水)銀座線新型車両1000系いよいよデビュー 記念ヘッドマークを掲出 ホームページで運行ダイヤをお知らせいたします页面存档备份,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 東京地下鉄 2012年3月26日(2012年4月11日閲覧)
  27. ^ 27.0 27.1 東京メトログループ中期経営計画 東京メトロプラン2018 〜「安心の提供」と「成長への挑戦」〜 (PDF). 東京地下鉄: 15, 16. [2021-01-30].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0-12-01) (日语). 
  28. ^ 『鉄道ファン』1993年9月号および「鉄道ピクトリアル」2007年10月号
  29. ^ 最混雑区間における混雑率(令和2年度) (PDF). 国土交通省: 3. 2021-07-09 [2022-07-12]. (原始内容 (PDF)存档于2021-11-02). 
  30. ^ 「都市交通年報」各年度版

參考文獻

[编辑]

外部連結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