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家彥
鄧家彥(1883年—1966年),字孟碩,廣西桂林人。中國民主革命家,中華民國政治人物,中國國民黨中央執行委員。
生平
[編輯]鄧家彥於1900年後入四川高等學堂學習,後到日本留學,並加入同盟會,擔任同盟會司法部長兼廣西支部部長。1908年,鄧家彥到美國留學。[1]
1911年4月,率艦大臣程璧光領巡洋艦隊屬下海圻艦在祝賀英王喬治五世加冕後,出訪古巴、墨西哥等國並慰問華僑,途經美國紐約。李鐵夫與同盟會員趙公璧、鄧家彥冒死登艦,慷慨陳辭,希望海圻艦官兵加入同盟會,策動程璧光帶領艦隊官兵回國後起義,棄暗投明,參與反清革命。駛至新加坡途中,程璧光果然下令各官兵剪去辮子,並於武昌起義時倒戈,率領所轄艦隊炮轟漢口。
1911年,鄧家彥參加武昌起義,此後曾擔任南京臨時參議院、北京臨時參議院議員,後主辦上海《中華民報》,因該報刊登反對袁世凱的文章而被逮捕。1914年鄧家彥到美國,在哥倫比亞大學研究政治經濟。1916年回國參加討袁護國戰爭。1917年赴廣州參加護法戰爭。1921年任中國國民黨廣州特設辦事處宣傳部長、廣西支部長。1924年1月當選為中國國民黨第一屆候補中央委員。1926年在上海與馬素等創辦《獨立周刊》。1927年參加廣州「四·一五」「清黨」。1928年冬,鄧家彥應邀擔任李濟深之第八路總指揮部秘書長。1931年夏因粵桂地方當局反蔣,受牽累入獄,得吳稚暉、蔡元培保釋,1931年12月當選中國國民黨第三屆候補中央委員。1934年元月任南京國民政府委員長達14年。
抗日戰爭時期居住重慶。1939年1月遞補為中國國民黨中央委員,並任國防最高委員會常務委員。
中國國民黨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制憲國民大會代表。1947年赴歐洲遊歷。1949年赴美國,在林肯大學獲得哲學博士學位。[1]1952年赴台灣,任國民黨中央評議委員、總統府國策顧問等。
著作
[編輯]- 一枝廬詩抄
- 民族語原
- 黑獄生涯
- 鍾伯毅·鄧家彥口述自傳,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09年
參考文獻
[編輯]中華民國北京臨時參議院 | |||||||||||||||||||||||||||||||||||||||||||||||||
---|---|---|---|---|---|---|---|---|---|---|---|---|---|---|---|---|---|---|---|---|---|---|---|---|---|---|---|---|---|---|---|---|---|---|---|---|---|---|---|---|---|---|---|---|---|---|---|---|---|
民國元年(1912年)4月29日~民國二年(1913年)4月8日 | |||||||||||||||||||||||||||||||||||||||||||||||||
議長 | 吳景濂(奉天) | ||||||||||||||||||||||||||||||||||||||||||||||||
副議長 | 湯化龍(湖北) | ||||||||||||||||||||||||||||||||||||||||||||||||
委員長 |
| ||||||||||||||||||||||||||||||||||||||||||||||||
參議員 |
|
1927年9月-1928年2月 |
| ||||||
---|---|---|---|---|---|---|---|
1928年2月-10月 |
| ||||||
1928年10月-1931年6月 |
| ||||||
1931年6月-12月 |
| ||||||
1931年12月-1943年9月 |
| ||||||
1943年9月-1947年4月 |
| ||||||
1947年4月-1948年5月 |
|
1924年1月30日-1926年1月16日 | |
總理 | 孫文(1925年3月逝世) |
中央執行委員 | |
候補中央執行委員 | |
中央監察委員 | |
候補中央監察委員 | |
第一屆中央執行委員會 1924-1926 |
| ||||||||||
---|---|---|---|---|---|---|---|---|---|---|---|
第二屆中央執行委員會 1926-1929 |
| ||||||||||
第三屆中央執行委員會 1929-1931 |
| ||||||||||
第四屆中央執行委員會 1931-1935 |
| ||||||||||
第五屆中央執行委員會 1935-1945 |
| ||||||||||
第六屆中央執行委員會 1945-1950 |
|
1930年12月16日 共49名 | |
---|---|
1931年10月12日 共15名 | |
1932年5月4日 共1名 | |
1932年8月10日 共1名 | |
1932年9月9日 共1名 | |
1933年1月12日 共90名 | 馬寅初、傅秉常、呂志伊、焦易堂、史尚寬、林 彬、陳肇英、馬超俊、劉盥訓、彭養光 戴修駿、樓桐蓀、吳尚鷹、馮兆異、張志韓、陶 玄、鄧召蔭、陳長蘅、盧仲琳、張鳳九 方覺慧、劉積學、羅 鼎、蔡 瑄、衛挺生、劉克儁、劉景新、朱和中、史維煥、朱履龢 黃右昌、郗朝俊、竺景崧、鄭愾辰、傅汝霖(1933年12月16日免)、張維翰、賈士毅(1933年3月10日免) 李仲公、狄 膺、程中行、何 遂、丁超五、鄧家彥(1933年2月9日免)、張知本、黃季陸(1933年10月12日免) 梁寒操、潘雲超、唐有壬(1933年9月15日免)、黃復生(1933年10月12日免)、王 祺、王秉謙 戴 任、馮自由、徐元誥、張國元、黃一歐、劉 通、鄧哲熙、王崑崙、鄧鴻業、王漱芳 鄧公玄、吳經熊、瞿曾澤、趙 琛、盛振爲、陳茹玄、羅運炎、陳伯莊(1933年2月9日免)、姚傳法 孫維棟、祁志厚、陳君樸、王曾善、陳劍如、陶履謙、簡又文、鍾天心、王孝英、胡宣明 王毓祥、楊公達、謝壽康、董其政、周一志、趙文炳、迪魯瓦、博克濟雅、貢覺仲尼、羅桑堅贊 |
---|---|
1933年2月9日 共2名 | |
1933年3月10日 共1名 | |
1933年9月15日 共1名 | 谷正綱(1934年11月19日免) |
1933年10月12日 共2名 | |
1933年12月16日 共1名 | |
1934年11月19日 共1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