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說明討論:跨語言連結

頁面內容不支援其他語言。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按字母排序

[編輯]

請大家注意在加入跨語言連結的時候,要把它們按字母排序好(如把en:放在da: de: 這裏 fr: ja:),那樣對用戶會較方便。 --Lorenzarius 2003年6月12日 10:33 (UTC)


編碼點:「‧」跟「·」

[編輯]

我發現在英文版本裏面添加帶有「」的人名的連結的時候英文網頁總是連結到錯誤的網頁中,只有從已經變成%XXX的中文地址欄中粘貼過去才行,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是不是不能正確編譯漢字編碼的問題?--Samuel 2003年7月28日 14:00 (UTC)

但我沒有這問題,您用的是哪個瀏覽器?我用的是Mozilla 1.3.1。 --Lorenzarius 2003年7月28日 15:39 (UTC)
您在英文版本中可以直接添加帶有「·」的中文連結嗎?我試了幾次都出錯的。我使用的是IE6.0+Windows XP。 --Samuel 2003年7月28日 15:49 (UTC)
我明白問題了,其實我在en:也不可以直接儲存中文字(其它非拉丁字母也一樣),而只可以按preview,待那些字轉成unicode碼後才成功。這是en:的編碼問題。 --Lorenzarius 2003年7月28日 15:58 (UTC)
需要通知developer來修復嗎? --Samuel 2003年7月28日 16:01 (UTC)
不需要,因為他們是知道en:不是用UTC-8的(只有用UTC-8的WP才可以直接儲存中文字)。請看Wikipedia:Special_characters最底的CJK characters部份。 --Lorenzarius 2003年7月28日 17:28 (UTC)
卡爾‧馬利亞‧馮‧韋伯 works in Edit box, but not as HTML-article titles on Mozilla or IE 6.0 in the Microsoft computers I tried. The dot become either a black box or an empty space. --Menchi 2003年7月28日 17:00 (UTC)
現在我在編輯欄或文章中也看到那個點。 --Lorenzarius 2003年7月28日 17:28 (UTC)
原來是這樣!一個trick!要預覽兩次才行哦!--Samuel 2003年7月29日 03:21 (UTC)

看來是我誤解了問題,原來這個「‧」跟這個「·」是不同的,前者用來作跨語言連結沒問題,後者才會有連結變亂碼的問題。 --Lorenzarius 2003年7月29日 14:55 (UTC)

中文版中好像應該使用全形的這個「·」吧!(我一直都是使用這個的)--Samuel 2003年7月29日 15:51 (UTC)
當然應該用全形點。
但奇怪的是,我用Mozilla看這個「‧」跟這個「·」都是全形的點,但是我用IE6看就只看到後者,前者變了一個空格(正如Menchi說的)。 --Lorenzarius 2003年7月29日 15:59 (UTC)
不會呀?我用IE可以看到前面一個點,但是好像是半腳的。--Samuel 2003年7月29日 16:02 (UTC)
那我們只好用後面那一個,可以知道它的unicode碼(如&#XXXXX;)嗎? --Lorenzarius 2003年7月29日 16:11 (UTC)
不太清楚,不過使用微軟拼音可以在全形狀態下使用「@」號打出來。--Samuel 2003年7月29日 16:49 (UTC)
除了 ·和 ‧,還有 .和 .
  1. · = ? (IE 顯示可以,最大的點)
  2. .= . (IE 顯示有問題)
  3. . = . (IE 顯示可以)
  4. ‧ = ‧ (IE 顯示可以,這個好像是歐語的點)
以上四個點在中文微軟記事本(Notepad,最最簡單的程式)都顯示沒問題。
--Menchi 2003年7月29日 19:17 (UTC)

找到了,那個最大的點「·」的內碼是183。

在其它語言的WP放跨語鏈時不要只放[[zh:乔治·华盛顿]],而要把點先用人手換成·,即這樣[[zh:乔治·华盛顿]],然後按一次preview,待軟件自動把中文字也轉成unicode碼就可以了。

(如果該語言WP是用unicode-8的則完全沒有這問題,可以直接貼中文字和點。) --Lorenzarius 2003年7月31日 17:00 (UTC)

結束移動 * 結束移動

移動自Wikipedia:互助客棧

Untitle

[編輯]

是否應該將本題目由「Wikipedia talk:跨語言鏈接」改為「Wikipedia talk:跨語言連結」呢? -- 石添小草 01:59 2004年2月3日 (UTC)

關於其他語言的條目連結

[編輯]

其他語言的每個條目左側都有與其他語言的連結,為什麽中文網頁沒有,在編輯頁面到有,但無法直接點擊連結,只能通過首頁,請問管理員如何直接點擊連結其他語言的相應條目?--方洪漸 11:00 2004年7月18日 (UTC)

必須手工編輯,請參看help:跨語言連結--百無一用是書生 (Talk) 02:04 2004年7月19日 (UTC)
如果我新創作頁面時,從英文維基copy了三個語言連結。但幾天以後,該英文維基頁面的語言連結增加到了五個,這時還需要我們自己手動修改中文維基上頁面嗎? --Carlos 05:55 2004年7月20日 (UTC)
是的。另外,Robbotsz-iwbot是兩個bot用戶,主要用來完成跨語言連結的。當然也需要用戶來控制運行,而且bot進行跨語言連結,文章中起碼要有一個到其他語言的跨語言連結才行--百無一用是書生 (Talk) 06:10 2004年7月20日 (UTC)
編輯時候,點擊「顯示預覽」之後左邊會顯示寫進去的跨語言連結,不需要通過首頁。這時候可以到別語言條目,只要用Back可以回到正在編輯的條目。如果您把中文連接加入英文維基,有時其它語言維基人會來這裏添加他們新的條目。--Vina 07:15 2004年7月20日 (UTC)
结束移动 * 结束移动

跨語言連結 (字母) 次序?

[編輯]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

通常創建了新條目後,我都會去其他語言的維基加入中文維基的相應連接。我發覺芬蘭語 (芬蘭語稱為 Suomi,維基簡稱是fi,應該是解釋為英語名稱finnish) 維基的連接有些放在法語 (fr)之前,有些則按照 Suomi 的 S 放在俄語維基 (P字頭,但其實發音是 R,有些維基人都知道是指 Rossiya 這類字眼) 後面。

究竟跨語言連結的簡稱是否按拉丁字母排序?如果是,那前者的排列才是正確。中文 (zh) 一向都幾乎放在最後啊。--Gary Tse 10:45 2006年6月26日 (UTC)

  • ISO 639-1標準。
  • 寫跨語言連結的時候不用很注重排序,機械人會幫忙排的。
--Isnow 11:59 2006年6月26日 (UTC)
原來將fi放到ru後面的是人類用戶。--Gary Tse 12:09 2006年6月26日 (UTC)
有人類用戶把日語當nippon放在n字 --Hello World! 15:38 2006年6月26日 (UTC)
坦白說,我覺得這是當初命名的問題。語言代碼組合如此多,應該不難找到個易明的代碼。--Gary Tse 16:17 2006年6月26日 (UTC)
那些代碼不是隨便由維基百科的用戶編定的,而是已經存在的國際標準,其實還是應該照規矩將不同語言按照代碼拉丁字母順序排好,以免後面的人要查證是否已經見了指定語言的連結時,因為順序不對而找不到。--泅水大象 訐譙☎ 17:24 2006年6月26日 (UTC)
對喔,英語版的機械人是這樣設定,當你把英語的interwiki列表抄回來的話,就會出現以音標順序顯示。目前中文的機械人都是以wikipedia語言代碼排序的。--Flame 05:23 2006年6月28日 (UTC)

要排音標的話,把中文排到j字頭或ts字頭好了(英語和國際音標的/z/與漢語拼音的z、zh相差十萬八千里)。當然,有國際標準就絕對應該跟從。--Hello World! 13:16 2006年6月28日 (UTC)

zh的國際音標是,和ts差得多。用j就更離譜,國際音標和德文的j是英文y的音,法文j是英文sh的濁音,都沒有塞音d的成份。香港人常常自以為是的以為j一定是按英文的讀法,外國許多球星的名字因此被香港人粗暴翻譯得完全走了樣,個人非常討厭這種不知所謂的譯名。--137.189.4.1 03:03 2006年7月3日 (UTC)
我也不喜歡香港譯名,不過你說j字不合理,其實可以斟酌。台灣通用拼音用jh指為漢拼的zh音……--Gary Tse 04:23 2006年7月3日 (UTC)
我把 j 列出來只是為了舉一個台灣的例,沒有說哪個才是正確的意思(事實上也沒有所謂正確或不正確,端視乎你在什麼場合用)。至於外語名字,我最討厭香港有人把 vić (斯拉夫名字,而且 vić 不是 vic) 譯作「域」(粵語 wik)字,vić 是 v-i-ts 音,內地譯作維奇,ć 正是普通話拼音的 q。--Hello World! 14:47 2006年7月6日 (UTC)
是的,你看大英百科全書的繁中版(台灣網域),都是譯維奇的。香港足球評述員和他們的同工不懂上維基呢,哈哈。對這些外語(非英語)名稱,還是用標準語的大陸和台灣比較認真。--Gary Tse 01:57 2006年7月7日 (UTC)

另外還想問問,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學校在教 abc...xyz 字母的發音時,是否跟從英語的發音讀?--Hello World! 14:56 2006年7月6日 (UTC)

ㄝ...阿不然咧?在台灣a就是唸a囉 我還記得以前老師都要我們背KK音標咧 但是我還是偷偷的用注音去拼英文 哈哈-- Nikopoley✪尼可波里 ✏POP-it! 05:09 2006年7月8日 (UTC)

啊,你們台灣同學讀kk拼音嗎?香港學生名義上讀英式英語,不過沒很多人記得jones拼音是什麼、怎樣讀;也有很多人只是在講港式英語。至於英文字母(來自拉丁字母),我們從來只是當拉丁字母那26個字母就是英文字母。總之,A至Z就是英文字母。英語也不知為何代表了整個西方世界。捷克語、德語那些字母上的點和撇,很多人都不會理會(主觀意見)。--Gary Tse 02:50 2006年7月13日 (UTC)
學 校是會教KK音標的,所以abcd是唸成美式發音,象A唸/e/、B唸/bi/...等。不過後來我在外面補習和來美國住久了之後也忘記KK音標了,現在 都是自然發音囉,看字就大致上都唸的出來,不過我還是覺得KK音標對初學者挺有幫助的。那些歐洲語言才用的字母(ie.Ö、Ü、Ä等)在台灣也是大部分人 都不會唸吧,台灣外語教育是只重視英語的。(恩...好像有點離題喔 呵)-- Nikopoley✪尼可波里 ✏Hablar! 05:26 2006年7月16日 (UTC)
香港也是只重英語。到書店想找國際音標,全部都是教講英語的。什麼是(標準語)德語r音?什麼是西班牙語r音? 我要找某台灣書商專講那些語的入門書,甚至上英語維基,才明白那些音是什麼。--Gary Tse 11:07 2006年7月18日 (UTC)

#183 vs. utf-8

[編輯]

Isn't the stuff about #183 outdated, as they are all now using utf-8? --User:Jidanni 2006-11-28

一個查跨語言連接的工具

[編輯]

一個法語維基朋友,給我留了言,向咱推薦一個站外查跨語言連結的工具,大家不妨試用。--Meilleures salutations, D. G. JéRRy~雨雨 15:59 2007年4月9日 (UTC)

跨語言連接的問題

[編輯]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棧/其他

我問一下:如果只在中文頁面上給出英語相應條目的連接,而沒有在英語頁面上加上中文連接,在這種情況下機械人是否仍能幫助完成所有跨語言連接?因為以前有維基人為解決這個問題而製作了這個模板Template:跨語言連結提示,但被提出刪除,而在未經深入討論的情況下又被管理員刪除了(討論的結果是3比3),所以特意問一下這個問題。--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4月22日 (日) 00:33 (UTC)[回覆]

以我理解,在上述情況下,機械人是能夠幫助完成所有跨語言連接的。當然,從效果上來看,由於在英文版上運行的機械人更多,在英文版上加中文連結的效率比較高。—Isnow 2007年4月22日 (日) 09:12 (UTC)[回覆]
以 我經驗,不要依賴機械人,因為每個跨語言鏈接機械人要到每一個維基語言百科申請bot資格,有些語言那個bot沒有申請的,它就不會加上那語言了,況且近 來英語維基百科在批bot時多只會批控制那bot加上操作它的人所熟悉的語言的鏈接。另外,有些interwiki根本是錯的,例如兩篇鏈往同一篇、鏈往 相同拼法(但兩個語言中同一拼法是不同東西)、把某頁鏈到消歧義頁......數也數不盡--Hello World! 2007年4月22日 (日) 14:27 (UTC)[回覆]
那麼我要求恢復這個模板,至少是恢復這個功能。否則有些明明存在的條目可能一年都無法建立對外連結,而對外連接對編輯條目的便利相信常有翻譯條目的用戶一定都知道。--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4月23日 (一) 02:36 (UTC)[回覆]
那個模板用處不大,極其量只是提示用。原因一是新手無法完成到其他語言維基加鏈接的任務,二是參與得多、來得多的維基人,會自行意識到該條目欠了跨語言鏈接,可想辦法替自己熟悉的條目加上鏈接。--Hello World! 2007年4月23日 (一) 09:19 (UTC)[回覆]
一些bot是專門在小語言wiki上工作的,也有少數bot工作在絕大多數的wiki上。另外,Interwiki-Link-Checker可以檢查消歧義、兩個語言中同一拼法是不同東西等問題--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4月23日 (一) 07:40 (UTC)[回覆]
Interwiki-Link-Checker我試過用,但該 checker 是否只會記下要加的條目,但必須由人手完成?還是它會在我使用時即時加上?因為我用過後看不到效果。--Hello World! 2007年4月23日 (一) 09:21 (UTC)[回覆]
敝人的做法是,跨語言連結不多時(如不超過5個),會每一個都加入。如果太多的話,我就只在英文及日文維基加連結。—Ellery 2007年4月23日 (一) 07:45 (UTC)[回覆]
我再重複一遍我的意思。跨語言連接的好處之一在於,當有人從其它語言翻譯文章時,其中涉及的內部連接可以方便地找到在中文上的相應條目,從而建立正確的中文內部連接。否則當一篇條目翻譯好後,也許有用戶會去消除其中的紅字,由於命名標準不統一的問題,這時可能會出現建立重複條目的情況。用 合併來解決此類問題,弊端多多。如果能有正確的跨語言連接,就可避免這種問題。現在令人不快的是,除中文外幾乎所有其它語言都禁止代理編輯(那個鏡像也被 禁了),這就使大陸用戶自行建立跨語言連接成為不可能。明明自己就知道正確的連接卻無法建立,這是相當不愉快的,而且等待別人發現還不知道要等多久。這可 不同於本身就不知道正確連接的那些情況。如果到留言頁上去求助於其他用戶,除了幾位總是在線的用戶外,很難說什麼時候能解決;而經常在線的用戶一般要維護 其他方面,本來就很忙了。若是對維基較為了解的用戶、在自己有時間的時候來完成這事,不是要好一些嗎?對於維基來說,一件無害且有用處(哪怕它很小)的東 西,為什麼就不能允許它存在?如果各位一定要刪除這個模板,那麼麻煩請制定解決這事的方法。--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4月23日 (一) 11:40 (UTC)[回覆]
原來如此。我有個反建議,不如設立一個類似提請合併的頁面,就叫Wikipedia:跨語言連接徵求,請求幫忙。你上面所寫的,「模板有助避免出現建立重複條目」,我看後一頭霧水,可否解釋一下?--Hello World! 2007年4月24日 (二) 01:42 (UTC)[回覆]
我以前就提出過這類方案,您可以查找以前的互助客棧存檔。但感覺此事終究不屬大局,建立專門頁面有佔用名字空間之嫌。後來User:Cncs wikipedia建 立了這個模板,我覺得就是很好的解決方案(因為它醒目,可以一下子就讓進入頁面的人知道此頁面無對外連接),但現在又被刪除了。我現在考慮不建立單獨頁 面,但把它合併到其它更大的、然而卻有許多人會經常關注的維護項目中。至於「有助避免出現建立重複條目」,那是指如果您從其它語言翻譯某條目,則其中的內 部連接可以直接找到對應的中文條目,而不必呈現紅字(否則由於命名方法的不統一和重定向工作的不完全,這種情況是常有的)。--Douglasfrankfort (talk to me) 2007年4月24日 (二) 12:21 (UTC)[回覆]

其他語言版本的中文連結

[編輯]

from Wikipedia:互助客棧/求助

條目被創建後,編者究竟有沒有責任到其他所有語言版本添加中文連結?還是只需添加一兩個,把餘下工作留給機械人?(但可能有些語言版本沒有機械人)—Quarty 2007年6月14日 (四) 16:34 (UTC)[回覆]

責任我想沒有,盡力而為就可以了。--Hawyih 2007年6月14日 (四) 17:08 (UTC)[回覆]
我 的習慣是,將英文版上所存在的所有interwiki links複製到中文版上(記得不要漏掉英文版本身的連結),並且在英文版中留下中文版的連結。由於幾乎所有的版本都會在英文版設置連結,因此該版的 interwiki links也是最完整的,更不用說以英文版為基礎進行其他語版連結的機械人也是最多的。至於在手工連結建立之後還陸續追加的新連結,就得靠機械人維護了, 誰有空天天在那裏反覆查詢監督的呢?—泅水大象 訐譙☎ 2007年6月15日 (五) 07:14 (UTC)西方七國 G7[回覆]

跨語言連接

[編輯]

我發現我的電腦沒有支援亞美尼亞語的語系,導致編輯某些條目使跨語言連接損毀。請問有否方法可以解決?而各位可否修補巴黎的跨語言連接?我早前發現這裏太混亂,用Excel排序了。多謝各位幫助。— bananasims對話 2007年6月22日 (五) 05:54 (UTC)[回覆]

我這裏SP2的系統也不行,顯示不出文字,不過我點了巴黎的zh to am的跨語言連接,似乎對着呢,沒損毀。可能直接複製或使用WORD字處理不會導致損毀的問題,用記事本改就會出現跨語言連接損毀的現象 by usaroc
這個Wikipedia:Unicode擴展漢字可能會對你有所啟發 by usaroc
其實只要不亂動亞美尼亞語的跨語言連接,即使不能顯示出文字也能連過去的。不過如果真的想顯示亞美尼亞文字,可參見該維基的am:Wikipedia:Can't see the font?並下載Ethiopic fonts。 —Lkopeter 2007年6月22日 (五) 06:46 (UTC)[回覆]
感謝,已解決。可能因為瀏覽器的問題將那些字當問號瀏覽,故亞美尼亞語維基就說找不到。— bananasims對話 2007年6月23日 (六) 05:35 (UTC)[回覆]

錯誤的跨語言連接

[編輯]

發覺部份頁面的跨語言連接有錯誤,是否要全部手動修正?還要只需修正一兩個其他語言版本,機械人就會自動修正餘下的其他語言版本?--Ws227 2007年6月29日 (五) 06:23 (UTC)[回覆]

保留您知道的正確的語言連結就可以了。—Isnow 2007年6月29日 (五) 12:35 (UTC)[回覆]

繁簡體跨語言連接

[編輯]

突然發現使用[[zh-hans:xxx]]會在左側其他語言裏顯示為中文(中國大陸),[[zh-hant:xxx]]顯示為中文(台灣)。我記得以前都是顯示為中文(簡體)和中文(繁體)的。尤其在commons這種多語言站點,中文界面只需要區分繁體和簡體,不需要按照地域區分。另外,現在在中文版使用[[zh-hans:xxx]],[[zh-hant:xxx]]也會在左側其他語言裏出現,而以前則是不把它當作跨語言連接的。誰知道這是怎麼回事?--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7月4日 (三) 07:28 (UTC)[回覆]

剛發現使用{{#language:xx}}調用中文語言代碼有了許多改變
  • {{#language:zh-hant}}顯示為:中文(繁體)
  • {{#language:zh-hans}}顯示為:中文(簡體)
  • {{#language:zh-cn}}顯示為:中文(中國大陸)
  • {{#language:zh-sg}}顯示為:中文(新加坡)
  • {{#language:zh-hk}}顯示為:中文(香港)

但是只有[[zh-hans:xxx]],[[zh-hant:xxx]]是跨語言連結。不知道能否讓它們像[[zh:xxx]]在中文版的顯示效果一樣?即zh:xxx這樣的顯示。也就是說,讓[[zh-hans:xxx]],[[zh-hant:xxx]]的跨語言連結失效--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7月4日 (三) 07:43 (UTC)[回覆]

可能和mw:User:Shinjiman中的某次修改有關。—Isnow 2007年7月4日 (三) 08:56 (UTC)[回覆]
要調用『中文(繁體)』或『中文(簡體)』,應使用zh-hant跟zh-hans。[1] 而跨語言連結的顯示方式是根據Names.php文件顯示的。--Shinjiman 2007年7月5日 (四) 10:22 (UTC)[回覆]

如何改變跨語言連結中的語言名稱啊?

[編輯]

我發現,緬甸語版本中,其跨語言版本的語言名稱不是用緬甸語寫的,而是用拉丁字母寫的,很是不爽,如果我想改,如何改啊?大家是否不知道我在說什麼?比如:我想在某個英文版本中看到某個條目的中文條目,我想把中文二字改成漢語,不知如何更改,望老鳥賜教!另外,還有,如果要改一個語言版本的左上角wiki的logo,怎麼改啊?—冰封沙漠 2007年7月17日 (二) 12:48 (UTC)[回覆]

請問你所說的「修改語言名稱」是甚麼意思呢?如果你的意思是[[my:XXXXX]]中的「my」的話,那恐怕就不行了,那可是規範了的。終於理解到了你的意思了(抱歉……):那個或許是由於緬甸文的Wikipedia還是在比較初步的階段吧,這可要等Wikimedia甚麼時候的一次系統更新時,把它更新成以緬甸文顯示了(還是管理員可以?但至少普通用戶是不能改的)。
至於「要改一個語言版本的左上角wiki的logo」……你的意思是你自己架設了一個wiki站點嗎?--Moonian♨一盅兩件立即嘆貢獻 主要 全部 2007年7月17日 (二) 14:08 (UTC)[回覆]

比如我看見客家話版本的wiki logo是英文的,我想把logo改成中文的,怎麼改呢?—冰封沙漠 2007年7月18日 (三) 02:27 (UTC)[回覆]

上傳新的image:wiki.png--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07年7月18日 (三) 02:36 (UTC)[回覆]
保護該圖後,再到Bugzilla回報。--Shinjiman 2007年7月18日 (三) 05:03 (UTC)[回覆]

關於跨語言連結

[編輯]

為什麼我看到的所有跨語言連結全部失效了?這是我機子的毛病還是Wikipedia的毛病?如果是前者,請告訴我如何維修,如果是後者,請告訴我何時能夠修好。

具體症狀:例如,此幫助頁上的實例:世界語en:Esperanto)是一種語言。

我得到的是:一點擊跨語言連結立刻跳轉到:編輯「En:Esperanto」

首頁左側的「其他語言」也不管用,日語一點擊就變成了「維基百科目前還沒有與上述標題相同的條目。」 --Memberzgc (留言) 2012年2月1日 (三) 00:33 (UTC)[回覆]

剛剛修好了-Mys 721tx(留言) 2012年2月1日 (三) 00:38 (UTC)[回覆]
哦,那就謝謝了,(我們倆剛剛「撞車」了)

提請修改跨語言連結標示顏色

[編輯]

現行的跨語言連結是標示為淺藍的,與條目間連結的深藍很容易混淆以致誤點"被騙"= =所以我認為應把跨語言連結的顏色稍作修改以作區分,不知各位覺得如何 - Dr. Cravix ♪Eternal Reminiscence 2012年2月23日 (四) 01:59 (UTC)[回覆]

testtesttest,好像還是有點區別的吧?--鐵鐵的火大了抓兔子啦,抓兔子啦…… 2012年2月23日 (四) 04:51 (UTC)[回覆]
區別不明顯,雖然有標籤和狀態欄提示,如果跨維基鏈與內鏈的顏色有更明顯的差異(好像紅藍般的差別),會明顯些。—以上未簽名的留言由Cwek對話貢獻)加入。
比照外部鏈結,在後方加上小圖示即可,反正跨維基連結被某些人視為噁心的偽內部連結。--163.29.100.241 (留言) 2012年2月24日 (五) 02:06 (UTC)[回覆]
我覺得顏色差別還是不夠明顯(藍-紅差別就很鮮明),說真的即使辨色能力正常(至少我測試正常)不仔細看也容易搞混...
不過的確先給個過渡用的common.css比較好,需要的請點這裏然後寫入以下代碼(BTW,謝謝Quest for Truth君提供代碼),#318c05是顏色序號(我在這裏設成對比較明顯的淺綠),可以換成自己喜歡的顏色名/編號吧,給個html常用顏色名/編號參考,有興趣自取. - Dr. Cravix ♪Eternal Reminiscence 2012年2月28日 (二) 10:31 (UTC)[回覆]
div#content a.extiw, div#content a.extiw:active {  color:#318c05 }

已有中文條目並作內部連結之外來詞彙另加跨語言連結問題

[編輯]

世界城市軌道交通列表條目中,有許多各國地鐵或捷運系統已有中文條目並作內部連結(「中譯」欄位),卻又同時列出跨語言連結(「當地名稱」欄位)。現擬刪除「當地名稱」欄位,並將尚無中文條目者依Help:跨語言連結所述方法處理。但有維基人以Help:跨語言連結頁面中有如下舉例文字為由,主張同時列出兩種連結符合規定。

例如:

輸入:[[世界语]]([[:en:Esperanto]])是一種語言
得到:世界語en:Esperanto)是一種語言

然而,這似乎與社群共識不符。因此,建議刪除上述舉例文字的中文部分及括號,以免造成誤解。-Kolyma留言2013年2月11日 (一) 17:27 (UTC)[回覆]

社群的共識應該是禁止這樣的連結的。不過「當地名稱」欄位內的連結雖然應該刪除,但我認為保留去除連結後的原文當作註釋應該是可以接受或甚至有必要的。--泅水大象訐譙☎ 2013年2月11日 (一) 18:55 (UTC)[回覆]
(:)回應 Kuailong 君:我的意思是問題根源在於Help:跨語言連結#出現在正文中的連結舉例不當,故建議刪除該頁面舉例文字的中文部分及括號,僅剩下單純地顯示輸入結果,亦即改為:

例如:

輸入:[[:en:Esperanto]]
得到:en:Esperanto
以杜絕誤解的可能性。後來想想,也許還得更進一步加註:「此法僅用於特殊狀況,不宜用於一般條目中。」至於條目本身「當地名稱」欄位存留問題,原本想留在條目討論頁協商即可。由於本頁面開版標題寫法不佳,一度被混在一起討論。不過目前當事人似乎已經弄清楚議題,所以暫時不準備更動標題。--Kolyma留言) 2013年2月12日 (二) 07:43 (UTC)--Kolyma留言2013年2月12日 (二) 08:10 (UTC)[回覆]
為什麼要在中文條目中連結其他語言維基百科的條目?--百無一用是書生 () 2013年2月12日 (二) 05:06 (UTC)[回覆]
中文沒有對應條目時方便讀者查證。--Howchou留言2013年2月12日 (二) 06:03 (UTC)[回覆]
我們現在討論的是已經有對應中文條目時是否還要保留跨語言連結的問題,閣下發言前是不是應該看清楚討論主題?對於還沒有中文對應條目的狀況,已經有共識使用ILH模板來處理了。--泅水大象訐譙☎ 2013年2月12日 (二) 06:10 (UTC)[回覆]
我僅僅針對-百無一用是書生問「為什麼要在中文條目中連結其他語言維基百科的條目?」這個問題在回答他,請不要跳脫上下文或轉移話題,謝謝。--Howchou留言2013年2月12日 (二) 06:16 (UTC)[回覆]

我意識到這個討論其實僅局限於一個可能錯誤的例子,而這個例子跟原始討論關係不大。我當初舉出這個例子僅僅為了示意中文連結可以跟跨語言連結並存,沒有意識到這個不是紅鏈。我在原始討論中是反對ta移除條目中整個「當地名稱」一豎條,而且希望在中文紅鏈時保留原文的跨語言連結。我認為我的看法符合社群共識。--Howchou留言2013年2月12日 (二) 06:28 (UTC)[回覆]

(:)回應:既然如此,是否請您將前面的(-)反對模板刪除。--Kolyma留言2013年2月12日 (二) 12:33 (UTC)[回覆]
已移除。--Howchou留言2013年2月12日 (二) 14:55 (UTC)[回覆]
世界城市軌道交通列表中「當地名稱」那一列為何要保留?列表並不是收集跨語言連結的地方,如果用戶想要查找對應內容應該點開相應的條目。而條目的開頭應該就有例如:斯圖加特城鐵(德文:S-Bahn Stuttgart)這樣的表述,而且條目中也有跨語言連結。--Kuailong 2013年2月12日 (二) 06:45 (UTC)[回覆]
世界城市軌道交通列表中的中譯很多是紅鏈,根據社群共識應予保留跨語言連結,直到中文條目被建立。另外泅水大象CommInt'l認為就算去除跨語言連結,也應該保留不含連結的原文。我同意他們的看法。--Howchou留言2013年2月12日 (二) 06:49 (UTC)[回覆]
社群共識是使用{{ilh}}系模板而非簡單採用[[中文名]]([[:xx:TITLE|TITLE]])的方法。 --達師261442 2013年2月12日 (二) 08:16 (UTC)[回覆]

問:如何進行跨語言連結

[編輯]


--火焰之河留言2015年2月19日 (四) 18:08 (UTC) 我已經快要氣瘋了,我曾經創建過一個中文詞條,當時很容易就加入了左邊的跨語言連結系統中,可我這次再創建一個中文詞條並再次想加入跨語言連結時卻怎麼也不行了,我點擊該詞條英文版本的Edit links想加入我的中文版本,可裏面根本找不到可添加新語言版本的地方,而我記得前不久創建另一詞條後是很容易就找到並添加了的,難道是維基又改版變複雜了嗎?我又按照「幫助:跨語言連結」中創建跨語言連結的要求在Item by title中的site和 Page按鈕中分別鍵入zh和路易吉·法克塔,可點擊search後轉了一圈卻還是回到原來的頁面,一點變化都沒有,也沒有找到什麼項目「連結到本項目的維基百科頁面」(Wikipedia pages linked to this item),根本無法添加我所創建的條目,請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你們維基真改版了嗎?如果是改了為什麼不及時把新的操作方法寫出來?我建議你們還是恢復原來那種比較容易的編輯方法並告訴我到底該怎麼做,我忙到這時候還沒有睡覺,正事都還沒做,現在真的是要煩死了,請你們仔細告訴我謝謝![回覆]

@火焰之河:首先輸入語言碼,例如英文維基是en,然後再於下方輸入該語言維基百科的條目名稱就可以了。我代為處理了,如果還有什麼疑問可以找我。祝新年快樂。—AT 2015年2月19日 (四) 19:32 (UTC)[回覆]

雖然答案對我沒有什麼用處,但是維基自己已經幫我加好了(話說我已經按你說的步奏輸入語言代碼zh和中文條目名了,但點擊搜索後就是沒有反應,頁面始終不變,我上面已經說得很清楚了,以前好像很簡單的,難道現在只能系統自動添加了嗎?)

@火焰之河:其實不是自動添加,沒有去wikidata弄的話也不會有(我代為添加了)。輸入語言代碼是輸入中文維基以外的才會找到啊,條目名也是中文維基以外的維基計劃,在中文維基內尋找中文頁面當然沒反應。例如路易吉·法克塔,首先輸入en,然後輸入Luigi Facta就會找到了。—AT 2015年2月20日 (五) 04:32 (UTC)[回覆]
@火焰之河:請參考Help:跨語言連結,相關的討論請參考Help talk:跨語言連結,裏面已經有人詢問過了。--114.46.246.12留言2015年2月20日 (五) 08:58 (UTC)[回覆]

由機械人修復跨語言連結

[編輯]

能否由機械人修復跨語言連結,例如將[[:en:GNU Compiler Collection|GCC]]修復為{{link-en|GCC|GNU Compiler Collection}}?現在掛{{Link style}}的頁面似乎過於多了……--哪位維基人能夠一下打死五個2016年5月26日 (四) 15:13 (UTC)[回覆]

這樣會出錯的。--Antigng留言2016年5月26日 (四) 15:16 (UTC)[回覆]
搞個WP:JS吧。--Artoria2e5 更改·工具 2016年5月26日 (四) 15:17 (UTC)[回覆]
半自動也許可以,但是自動的bot沒法判斷 BBB(DDD)該怎麼處理。--Antigng留言2016年5月26日 (四) 15:20 (UTC)[回覆]
這個例子頂多處理成{{le|BBB|AAA}}([[CCC|DDD]]),似乎比現況好?-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DC14討論2016年5月26日 (四) 16:12 (UTC)[回覆]
(+)支持這種處理,其實更可能出現的情況是這個例子Example)被處理成例子例子英語Example),比現在條目頂上掛着{{Link style}}強--哪位維基人能夠一下打死五個2016年5月27日 (五) 16:29 (UTC)[回覆]
我的想法:
  1. 對於[[:en:XXX]]:
    1. 若wikidata上存在對應中文條目YYY,則改為[[YYY|XXX]]
    2. 若wikidata上不存在對應中文條目,則改為{{link-en|XXX|XXX}}
  2. 對於[[:en:XXX|ZZZ]]:
    1. 若wikidata上存在對應中文條目YYY,則改為[[YYY|ZZZ]]
    2. 若wikidata上不存在對應中文條目,則改為{{link-en|ZZZ|XXX}}
  3. 若[[:en:XXX]]的原語言條目不存在,則直接改為[[XXX]]
以上。-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DC14討論2016年5月28日 (六) 02:30 (UTC)[回覆]
(+)支持,兩種情況下的小(!)意見
  • 對於[[:en:XXX]],若wikidata上存在對應中文條目YYY,則直接改為[[YYY]]
  • 若[[:en:XXX]]的原語言條目不存在,則直接改為XXX
--哪位維基人能夠一下打死五個2016年5月29日 (日) 06:36 (UTC)[回覆]
之前已經有過一次不成功的嘗試...維基百科:機械人/申請/Cewbot/11 您可參考在下的修正方法 提出進一步的意見 --Kanashimi留言2016年5月29日 (日) 10:51 (UTC)[回覆]
@Dingruogu:對於第一種情況,會有很多錯誤發生,例如像這樣子或者Antigng在上面Cewbot申請時舉的例子。另外@Kanashimi:我的方案會產生什麼錯誤嗎?-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DC14討論2016年5月30日 (一) 01:13 (UTC)[回覆]
我個人的想法是,其實我們會用到 [[中文項目名]] ([[:en:其他語言頁面名|...]]) 之類的,然後不存在此中文項目名的話,大多都是因為沒辦法不列其他語言頁面,要不然也找不到source,因此若存在相對應中文條目,就能直接改成 [[中文項目名]],刪掉 ([[:en:其他語言頁面名|...]]) 了。(雖然我也能保留下來就是,這是特意刪的……)相對的,就算想留原文名,也因為這是中文維基百科,只要點進中文項目名就能得到相對應資訊,根本不須多此一舉。因此之前那些測試是這麼作的。像上面舉的例子,已經是我以為無法判斷 卡耶塔諾·維羅索 = 卡耶塔諾·費洛索 的情況下,bot能做到最好的變換了。當其他瀏覽者看到這樣的轉換,應該能很容易發現兩者音近,因此能夠起到提醒瀏覽者存在中文條目、可以刪掉卡耶塔諾·維羅索的作用。就我個人而言,這是次成功地轉換。當然許多人不是這麼看的,所以我就放棄了,因為沒共識。
但若真認為需要留下原文名,那我得說不論是哪種轉換法,恐怕都會出現不理想的轉換。以我搜尋過所有 [[:en:其他語言頁面名]], [[:en:其他語言頁面名|...]] 的結果,許多人填這東西有些隨興。除了錯填,還可能出現模板、前後文特殊對應關係。因此以 Jimmy Xu 的看法,或許會說「就不用改就好了」?
總之我覺得要改這東西,以當前的標準來看,還是很冒險的。若您想知道這樣的作業可能出現那些例外,可以參考我之前的幾千次嘗試。至於我使用的方法,包括意外處理,請見GitHub20160414.import label from wiki link.js頁面Kanashimi留言2016年5月30日 (一) 10:51 (UTC)[回覆]
同意@Kanashimi:所述。我是覺得無論怎麼改,都比放在那裏不管強。--哪位維基人能夠一下打死五個2016年5月30日 (一) 13:28 (UTC)[回覆]
@Kanashimi:正因為可能有「錯填、模板、前後文特殊對應關係」,所以我才提出了我那個方案。-和平、奮鬥、救地球!留言DC14討論2016年6月2日 (四) 08:46 (UTC)[回覆]
@和平奮鬥救地球:舉個例吧。我已經做到會偵測[[:en:...|英語版]]之類的,不過仍不能盡如人意。例如還有[[:en:Alien language|外星語言]]{{en icon}}[[:en:Gambier Islands|甘比爾]]島會轉成[[甘比爾群島]]島[[甘比爾群島|甘比爾]]島等。雖然到最後也幾乎都對應了,可惜還是沒過關就是。我相信@Jimmy XuliangentAntigng:能給出更多意見。另外如前述,我不覺得 [[中文項目名]] ([[:en:其他語言頁面名|...]]) 改為 [[中文項目名]] ([[中文項目名|...]]) 之類,留下原文名會比直接刪掉 ([[:en:其他語言頁面名|...]]) 好。(這是之前我沒過的理由之一)
說實在我也希望改,可惜現在的標準我拿不清。問我不如問有決定權的人吧。若是決定好標準與共識了,鑑於之前做好的擺着也是擺着,我很願意效勞的 :) Kanashimi留言2016年6月2日 (四) 09:50 (UTC)[回覆]
在嘗試用AWB半自動替換,但效率較低,人工判斷(錯誤率約1%~20%),需User:Liangent-bot二次處理藍鏈。見YFdyh-bot對話頁 | 使用者貢獻)。--YFdyh000留言2016年6月4日 (六) 06:13 (UTC)[回覆]
暫停,效率太低了,識別出錯率不低(僅兩條正則替換和最後檢查[[:,有剩餘就跳過;無wikidata等檢查)。某些特例存在問題,比如楔形文字#音節表,替換成{{tsl}}就變成鼓勵創建這些字符為單獨條目了吧。--YFdyh000留言2016年6月4日 (六) 06:47 (UTC)[回覆]
不要把顯示文字當成條目名(比如現在最頂上的編輯),不然我的bot以後會建不合適的重定向……Liangent留言 2016年6月4日 (六) 11:51 (UTC)[回覆]
Special:Diff/40359479,確實,剛開始有想着,後來看得多可能忘記這點了……--YFdyh000留言2016年6月9日 (四) 13:54 (UTC)[回覆]

跨語言連結

[編輯]

編輯完成後會顯示「您選擇的的頁面已與於 https://www.wikidata.org/wiki/Qxxxxxxx 項目 關聯,請確認下列您欲連結的頁面。」,但網址的連結是錯的,都是 https://zh1.bitforum.be.eu.org/wiki/中央資料儲存庫的 --A2093064#Talk 2016年8月15日 (一) 09:15 (UTC)[回覆]

不好意思不太明白您的問題為何。現在跨語言連結已全部放在維基數據,如果關聯項目有誤(例如連結的外文條目與中文條目的主題明顯不同),歡迎到維基數據上編輯。--Lakokat 2016年8月15日 (一) 10:56 (UTC)[回覆]
@Lakokat:,我點擊新增連結(必須是新增連結而不是編輯連結)會跳出一個編輯框,即可編輯跨語言連結對吧,不用跳到維基數據的網頁,那我編輯完成儲存後,編輯框就會出現以上字樣,其中網址部分是個連結,可以點擊的,但是點擊進入後卻不是維基數據的對應頁面,而是中文維基的中央資料儲存庫的。--A2093064#Talk 2016年8月15日 (一) 14:52 (UTC)[回覆]
例如哪條條目?這有可能是您希望連結的外語條目已在某項目中被連結,那直接去所示的 Qxxxxxx 去加入中文維基百科的連結吧。也有可能是信息出錯。--Lakokat 2016年8月15日 (一) 14:58 (UTC)[回覆]
您是說這個嗎?-- Stang 298 2016年8月15日 (一) 15:45 (UTC)[回覆]
@Lakokat:不管所有條目都會這樣,只要中文維基的條目尚未連結,新增連結後就會發生。@Stang:沒錯,其中中央資料儲存庫的/我們的中央數據儲存庫的項目標連結有問題。--A2093064#Talk 2016年8月15日 (一) 23:35 (UTC)[回覆]
我說的是這個,倒是按確定後的下一個是正確的。
已修復MediaWiki:Wikibase-linkitem-confirmitem-text/zh-tw。--Lakokat 2016年8月16日 (二) 04:17 (UTC)[回覆]
translatewiki那邊也要檢查下。——路過圍觀的Sakamotosan 2016年8月16日 (二) 05:12 (UTC)[回覆]

主條目和條目章節的跨語言連結

[編輯]

如果一種語言的維基百科的某個條目在另一種語言的維基百科裏不存在主條目,但作為某個條目的章節,這種情況應該進行跨語言連結嗎?謝謝!Disarmament留言2020年6月19日 (五) 20:14 (UTC)[回覆]

@Disarmament舉例?-Peacearth留言2020年6月21日 (日) 15:05 (UTC)[回覆]
@和平奮鬥救地球:不是完全符合要求,一時想不起來例子,但應該是這個意思:比如伊蘇IX -怪人之夜-,在英語條目里沒有獨立條目,只是在en:Ys (series)#Games提到了「Ys IX: Monstrum Nox」。這種情況如何製作跨語言連結。
早期沒有Wikidata時,有直接[[en:Ys (series)#Games]]這樣添加跨語言連結的,後來推出Wikidata這種用法就被廢棄了。現在全部都是鏈Wikidata,某個語言不建獨立條目,也沒什麼好辦法。
PS:Wikidata是不能直接加入重定向項目的,伊蘇IX -怪人之夜-右側有英語連結是使用了一個技巧:先在英文版創建了空白頁面en:Ys IX: Monstrum Nox,然後連結Wikidata,再把en:Ys IX: Monstrum Nox改成重定向。但這個重定向理論上是可以發展為獨立條目的,儘管過了幾年還是沒有人創建。而且這種做法,不知道Wikidata是否歡迎。--洛普利寧 2020年6月21日 (日) 15:30 (UTC)[回覆]
@和平奮鬥救地球:一個例子是en:Donghuamen Night Market,在中文版只有東安門大街#東華門夜市。當然可以通過在多個語言版本裏都創建獨立條目來解決,但如果不同語言版本的編輯者對於某個主題「應該創建獨立條目還是只作為其它條目的章節」有不同的決定,就會產生這個問題。Disarmament留言2020年6月21日 (日) 18:15 (UTC)[回覆]
不過倒過來說,en:Donghuamen Night Market連結到東安門大街#東華門夜市容易,東安門大街#東華門夜市反過來連結en:Donghuamen Night Market就難了。這一直都是個問題。--洛普利寧 2020年6月21日 (日) 18:57 (UTC)[回覆]
前面說的建立重定向頁記得有看過類似做法(比如讓東華門夜市重定向到東安門大街#東華門夜市,再將東華門夜市連到en:Donghuamen Night Market)。但「東安門大街#東華門夜市反過來連結en:Donghuamen Night Market」的部分我不太確定您想表達的意思。-Peacearth留言2020年6月22日 (一) 02:16 (UTC)[回覆]
@和平奮鬥救地球 就是讀者閱讀東安門大街#東華門夜市時,能看到跨語言連結en:Donghuamen Night Market。當然,的確,這很不現實……--洛普利寧 2020年6月22日 (一) 13:40 (UTC)[回覆]
hmmm 覺得有困難(-Peacearth留言2020年6月22日 (一) 14:20 (UTC)[回覆]
@Disarmament和平奮鬥救地球 發現英語維基有用en:Template:LinkedLabel實現章節連結Wikidata的效果,比如en:Characters of the Final Fantasy VII series#Professor Hojo。不過用此模板的條目總共不到20個,大部分還類似於我們{{ilh}}的用法,在章節標題上使用的更沒幾個。這做法是否算旁門左道……--洛普利寧 2020年7月11日 (六) 16:26 (UTC)[回覆]

你們真應該跟別人說跨語言連結的問題

[編輯]

完成--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0年9月3日 (四) 10:03 (UTC)[回覆]

下列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雖然知道跨語言連結早已不能用,可是會吃字也太誇張了。在提名新聞候選時刻意嘗試抱怨一下連en版根本都沒幾個人要更新的連結,卻顯示「...,顯然都沒有屁用。連,都能直接接手了,...」,中間的「en版也都沒幾個人要更新」因為跨語言連結而吃掉了,但真的有人會知道嗎?是不是該跟別人說一下啊?--Z7504非常建議必要時多關注評選留言2020年9月3日 (四) 06:05 (UTC)[回覆]


本討論已經關閉,請勿修改。如有任何意見,請至合適的討論頁進行,並不要再次編輯本討論。

跨維基連結問題

[編輯]

我最近注意到跨維基連結出現一個有趣的現象。v:連結指向zhwikiversity(例:v:全明星運動會指向 https://zh.wikiversity.org/wiki/全明星運動會 ),但全寫wikiversity:卻是指向enwikiversity(例:wikiversity:全明星運動會指向 https://en.wikiversity.org/wiki/全明星運動會 )。想知道這是原意還是錯誤的設定?--LuciferianThomas留言 2021年1月25日 (一) 02:19 (UTC)[回覆]

wikiquote:明報。不確定,似乎全部全稱的都會指向en先。——Sakamotosan路過圍觀杯弓蛇影 | 避免做作,免敬 2021年1月25日 (一) 05:37 (UTC)[回覆]
個人覺得短寫指向中文項目全寫指向英文項目屬於缺乏一致性,應該本地化統一為指向中文項目(如有)。--LuciferianThomas留言 2021年1月25日 (一) 08:54 (UTC)[回覆]
(✓)同意。—— Eric Liu 創造は生命(留言留名學生會 2021年1月26日 (二) 06:51 (UTC)[回覆]
(~)補充:不只wikiversity:有此情形,像wiktionary:wikibooks:wikinews:之類的亦然。甚至,w:也是直接指到en去。個人認為應一併修復統一。唯在修復之前,須檢查當前此類跨維基連結於各頁面(包含但不限於主條目空間)之使用,因為個人曾見過有人以此連結至en去。如直接修復至zh,可能導致連結損毀。因此,若欲本地化統一為指向中文項目,須先將此類連結逐一修復後,再行統一。-Peacearth留言2021年1月27日 (三) 23:58 (UTC)[回覆]
您在哪些地方看到有類似的情況呢?--LuciferianThomas留言 2021年1月30日 (六) 10:28 (UTC)[回覆]
隨便舉個例子:回車符。一旦直接改,而沒有手動排查此類條目進行人手逐一修正,將會使連結失效。-Peacearth留言2021年1月30日 (六) 18:19 (UTC)[回覆]
按照全域及本地長期形成的習慣,這些連結應該都指向英語去。在元維基或者其他項目上,它們就是「項目(默認英語版):語言:頁面」。為什麼英語是默認的?因為人家先來的。所以我認為,應該把v:也指向英語版,中文用v:zh:。--安憶Talk 2021年1月30日 (六) 10:45 (UTC)[回覆]
同時應注意元維基等使用英語。從方便和直覺上,應該默認指向中文,如果軟件提供有相關定義設置,更應如此。變更設置前,用機械人將全部現有連結更改為如w:en:。但如果沒有相關設置、沒有先例,默認英文不算錯誤。所以v:是怎麼回事。--YFdyh000留言2021年1月30日 (六) 12:24 (UTC)[回覆]
不清楚v:是怎麼回事。不過用這麼長時間了,熟悉wikibooks:zh:wikinews:zh:等類似用法的人數肯定不少,即使用機械人將頁面內文中現存的連結都改掉,也不會減少改動之後人再加入時的學習成本;同時不僅是元維基等英語項目,日語、韓語等項目的跨維基連結(不清楚是不是所有,但我去過的都是)都是默認英語的。所以如果只有v:是指向中文的話,本着最小付出選擇,我傾向於統一默認為英文。--安憶Talk 2021年1月30日 (六) 12:45 (UTC)[回覆]
雖然知道該用法,但我認為這是個技術問題導致的「弊病」,從語義上應該轉向其他項目的當前語言。如果能檢測到其他項目不存在當前語言的該頁面並自動轉向英文版(小工具可以實現)就更完美。--YFdyh000留言2021年1月30日 (六) 12:51 (UTC)[回覆]
用戶端不一定存在JavaScript環境。--安憶Talk 2021年1月31日 (日) 04:25 (UTC)[回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