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内容

曹安和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曹安和
传统音乐
国籍 中华人民共和国
出生(1905-06-03)1905年6月3日
逝世2004年12月4日(2004岁—12—04)(99岁)
职业琵琶演奏家、理论家
亲属杨荫浏(表兄)
音乐类型中国传统音乐
演奏乐器琵琶

曹安和(1905年6月3日—2004年12月4日),女,音乐理论家,江苏无锡人。常年研究昆曲、为崇明派无锡派琵琶(最后一代)传人。

生平

[编辑]

她从幼时就对音乐发生了浓厚的兴趣。最初,是听到邻居吹奏的箫声而爱上了这件乐器。后来和她的胞妹、表姐四人在家里从表兄杨荫浏学唱昆曲,总共学会了十几出戏的唱腔,立下进一步学习中国传统音乐的厚实基础。为巩固昆曲的歌唱水平,在杨荫浏无法教唱的情况下,她凭着幼年听八叔曹成章弹奏琵琶的印象,再从杨荫浏处借到一面琵琶和刚出版的《雅音集》第一册,自学勤练,初步掌握了《三六》《花六板》等小曲。[1]

1924年,她从竞志中学毕业后,就获知刘天华北京女子师范大学教授琵琶并向全国招生的消息。为了能继续学习音乐,她只身北上。但音乐系的考试科目中钢琴演奏成了一大障碍。意外的是,主考官之一的萧友梅发现她的听辨力很好,加上她在命题作文《子期死终身不复鼓琴论》发挥了独立的见解,最终顺利考入女子师范大学,从刘天华先生学习崇明派琵琶,并从俄籍钢琴家嘉祉学钢琴。[1]

1929年毕业时,女子师范大学更名为北京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音乐系,曹安和留校任教,教授琵琶、钢琴、笛、箫、笙等。刘天华于1932年去世后,她一人担任了女子文理学院全系的琵琶教学,成为近代中国专业音乐教育领域第一位琵琶女导师。1930年至1935年间,在刘半农的领导下,兼任故宫博物院审音员,对故宫收藏的各类古乐器进行科学测试。[1]

1941年起,出任国立音乐院副教授、教授,担任琵琶、昆曲、笛等专业课导师。1946年国立音乐院迁回南京,曹安和除了继续在该校任教,也开始在金陵女子大学兼任。1949年后,历任中央音乐学院教授,中国音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音乐研究所研究室主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顾问。长期从事中国传统音乐研究和琵琶昆曲的演唱、演奏与教学。[1]

学术研究

[编辑]

1949年以前,她与杨荫浏先生共同整理出版了数种民间乐谱;1950、1960年代她参与了一系列重要的民间音乐考察活动,其中包括和杨荫浏一同于无锡采访瞎子阿炳,同时为民族音乐研究所收集古代乐器、乐谱及珍贵民间音乐文献等做了大量工作。[1]

著有《时薰室琵琶指径》、《民族器乐独奏曲选》、《文板十二曲琵琶谱》(1942)、《现存元明清南北曲全折乐谱目录》(1989)、《苏南吹打》(1954)、等,与杨荫浏合编《瞎子阿炳曲集》(1952)、《定县子位村管弦曲集》、《苏南十番鼓曲》(1982)、《关汉卿戏曲乐谱》、《西厢记四种乐谱选曲》,与简其华译谱《弦索十三套》(1955),与杨荫浏文彦整理《单弦牌子曲选集》,与李廷松合编琵琶谱《浔阳夜月》,等以及论文《琵琶柱位定法》、《关于琵琶的问答》、《民族音乐家刘天华》、《我国古代乐谱简介》、《杨荫浏与音律》、《杨荫浏与音乐史》等论文20余篇。[1]

琵琶艺术

[编辑]

刘天华教她崇明派沈肇州瀛洲古调〉、平湖派传人吴梦非传谱的〈平沙落雁〉、〈霸王卸甲〉、〈阳春古曲〉、〈将军令〉等,以及刘天华在传统曲目基础上创作的《歌舞引》、《改进操》、《虚籁》。同时,又先后向杨荫浏、刘天华学习吴畹卿所传华秋𬞟一派的〈月儿高〉、〈海青拿天鹅〉等。转益多师、广泛吸纳、不拘一格。[2][1]

参考文献

[编辑]
  1. ^ 1.0 1.1 1.2 1.3 1.4 1.5 1.6 乔建中. 一生謙謙 百年安和——曹安和先生一個世紀的音樂生涯. 人民音乐. 2005, (3): 18-22. 
  2. ^ 曹安和. 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编. 回忆刘天华先生. 音乐学丛刊 (文化艺术出版社). 1981. 
  • 文彦,《铺路的基石默默地奉献———女音乐学家曹安和》。
  • 向延生,《中国近现代音乐家传》第一册,百花文艺出版社,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