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爾·戴高樂
夏爾·戴高樂 Charles de Gaulle | |
---|---|
第18任法國總統 安道爾大公 | |
任期 1959年1月8日—1969年4月28日 | |
總理 | 米歇爾·德勃雷(1959年-1962年) 喬治·龐畢度(1962年-1968年) 莫里斯·顧夫·德姆維爾(1968年-1969年) |
前任 | 首任(職位設立) |
繼任 | 阿蘭·波埃(代理) 喬治·龐畢度(正任) |
法國總理 | |
任期 1958年6月1日—1959年1月8日 | |
總統 | 勒內·科蒂 |
前任 | 皮埃爾·弗林姆蘭 |
繼任 | 米歇爾·德勃雷 |
法國臨時政府主席 | |
任期 1944年8月20日—1946年1月20日 | |
前任 | 菲利普·貝當 |
繼任 | 費利克斯·古安 |
自由法國領袖 | |
任期 1940年6月18日—1944年7月3日 | |
前任 | 法蘭西第三共和國 |
繼任 | 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 |
法國國防部長 | |
任期 1958年6月1日—1959年1月8日 | |
總統 | 勒內·科蒂 |
總理 | 本人 |
前任 | 皮埃爾·德·舍維涅 |
繼任 | 皮埃爾·吉約馬 |
阿爾及利亞事務部長 | |
任期 1958年6月12日—1959年1月9日 | |
總統 | 勒內·科蒂 |
總理 | 本人 |
前任 | 安德烈·米泰 |
繼任 | 路易·若克斯 |
法國戰爭部長 | |
任期 1940年6月6日—1940年6月16日 | |
總理 | 保羅·雷諾 |
前任 | 伊波利特·迪科 |
繼任 | 無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夏爾·安德烈·約瑟夫·皮埃爾·馬里·戴高樂 Charles André Joseph Pierre Marie de Gaulle 1890年11月22日 法國上法蘭西大區諾爾省里耳 |
逝世 | 1970年11月9日 法國大東部大區上馬恩省科隆貝雙教堂村 | (79歲)
墓地 | 法國上馬恩省科隆貝雙教堂村 |
政黨 | 法蘭西人民聯盟 (1947–1955) 全國社會共和主義者中心 (1955–1958) 新共和國聯盟 (1958–1968) |
配偶 | 伊馮娜·戴高樂(1921–1970;夫故) |
兒女 | 菲利普·戴高樂 伊莉莎白·戴高樂 安娜·戴高樂 |
職業 | 軍人、政治家、作家 |
宗教信仰 | 羅馬天主教 |
簽名 | |
軍事背景 | |
效忠 | 法國軍隊、 自由法國部隊 |
服役 | 法國陸軍 |
服役時間 | 1912年–1944年 |
軍階 | 准將 |
部隊 | 步兵、武裝騎兵 |
指揮 | 自由法國 |
參戰 | 第一次世界大戰 凡爾登戰役 索姆河戰役 第二次世界大戰 蒙科爾內戰役 達卡戰役 突尼西亞戰役 法國抵抗運動 解放巴黎 |
夏爾·安德烈·約瑟夫·馬里·戴高樂(法語:Charles André Joseph Marie de Gaulle,發音:[ʃaʁl ɑ̃dʁe ʒozɛf maʁi də ɡol] (ⓘ);1890年11月22日—1970年11月9日)是法國軍事家、政治家,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領導自由法國運動,戰後短暫出任臨時總統,後由於左派政黨反對他要求加強總統權力的憲法被迫辭職。1958年成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並出任第一任總統兼安道爾大公。在法國,戴高樂通常被稱為「戴高樂將軍」(Général de Gaulle)甚至簡稱「將軍」(Le Général)。
1944年自由法國陸軍解放巴黎後,戴高樂成為法蘭西共和國臨時政府主席,1946年因反對總統沒有實權,與左翼的政治鬥爭失利而辭去職務。1958年,戴高樂因阿爾及利亞戰爭重返政壇,制定新憲法,成立法蘭西第五共和國並當選第一任總統,1965年成功連任,直至1969年因公投失利辭去總統的職務。
戴高樂支持發展的核子武器、制定泛歐主義外交政策、支持歐洲大陸聯合為大歐洲、擴大法國影響、努力減少美國和英國的影響、促使法國退出北約、反對英國加入歐洲共同體、奉行與盟友不同的外交政策,這一系列思想政策被稱為戴高樂主義。
生平
[編輯]早年生涯
[編輯]1890年11月22日,戴高樂誕生於法國北部諾爾省的里耳,是父母五個孩子中排行第三。[1]他是被一個信仰天主教會的、愛國、傳統但很進步的家庭撫養長大的。 [2]他的父親亨利·戴高樂是一個歷史學和文學教授,在一所耶穌會開辦的學校任職,後來自己創辦了一所學校。[3]戴高樂的母親讓娜·馬約(Jeanne Maillot)出身於北部工業資產階級家庭。[4]從小,他對於閱讀和學習歷史就表現出濃厚興趣。在戴高樂8歲時,他遇到了童年時期最受創傷的一件事;法國為了避免法紹達事件發展成為兩國之間的大戰,被迫從上尼羅河區域撤出了它的遠征軍部隊。這件事標誌著他一生都對英國不信任的開始。[5]
在戴高樂11歲時,搬家到巴黎。1908年,他選擇了從事軍職,並進入巴黎斯坦尼斯拉斯學院讀書,以準備參加聖西爾軍事專科學校的入學考試。1909年,他被聖希爾軍校錄取,與未來的朱安元帥為同窗。在軍校學習期間,他選擇了步兵來了解軍隊,因為他認為步兵在戰爭中最直接接受戰火的洗禮,因此最具有「軍事」味道。他作為學生軍官加入了駐阿拉斯的步兵第33步兵團,在當時的貝當上校手下。在軍校學習期間,因為他的身高高、高前額、鼻子,他有一個綽號"the great asparagus"(大蘆筍)[6][7][8]及"Cyrano"(大鼻子)。[9]1912年,戴高樂畢業於聖西爾軍事專科學校,被授予少尉軍階,考試名列第十三,得到的評語是:「一個未來的優秀軍官」。畢業後他又赴步兵第33團供職。[4]從此,他追隨貝當20年之久。
1914年一戰爆發後,戴高樂隨軍參戰,並3次受傷,因作戰英勇受到表彰。1916年,他在凡爾登戰役中受傷並中毒氣昏迷,被德國俘虜後被囚禁長達32個月。他曾5次試圖越獄,並在獄中結識了卡特魯上校,記者雷米·魯爾和未來的蘇聯紅軍元帥圖哈切夫斯基。被俘期間的絕大部分時間,他都以德文報紙當材料努力學習,最後精通了德語。他還自告奮勇給難友們講授戰略學。從實戰中,他以戰略家的眼光敏銳地發現了坦克的出現在未來戰爭中的意義,他在講課中高度讚揚了這種具有決定意義的發展(這為他以後所極力主張的建立裝甲部隊的觀點構築了原型)。同時,他還寫了大量的筆記。這些筆記構成了他的第一部著作《敵人內部的傾軋》(L'Ennemi et le vrai ennemi)的基礎。[10][11]
1918年戰爭結束之後他終於返回法國,其後又作為志願者在波蘭執行軍事任務。從1919年至1921年間他幫助年輕的波蘭軍隊與蘇聯紅軍作戰。回國後,1921年4月6日,他與伊馮娜·旺德魯結婚,並在第二年12月28日有了兒子菲利普。當時他在聖西爾軍校任講師,1922年考入高等軍事學院。1924年他先後在特里爾和美因茲的法國軍隊參謀部實習。5月15日,他的女兒伊莉莎白出世。[12]
自由法國
[編輯]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時,戴高樂只是一個上校,1940年,晉升為准將,並被保羅·雷諾總理任命為國防次長兼陸軍次長,兩度赴倫敦執行使命。6月德軍佔領巴黎,雷諾內閣總辭後,拒絕和德國人簽署停戰要求。納粹德國在自由區建立傀儡政權維琪法國後,赴英國組織不妥協的抵抗德國的自由法國運動。6月18日,戴高樂在倫敦通過英國廣播公司發表《告法國人民書》(又稱為618宣言),號召法國人民抵抗納粹德國對法國的占領[13]。8月,與邱吉爾首相簽定關於自由法國章程的議定書。在戴高樂的號召下,整個法屬赤道非洲支持自由法國。10月,在倫敦成立帝國防務委員會,任主席。1941年,法蘭西民族委員會成立,出任主席。在英國的支持下,戴高樂家人於1941年10月至1942年9月定居在伯克姆斯特德(倫敦西北三十六英里)。
1943年6月,抵達法屬北非首府阿爾及爾,與美國支持的亨利·吉羅將軍共同擔任新成立的法蘭西民族解放委員會主席。7月,迫使吉羅將軍專任法國部隊總司令,得以單獨主持法蘭西全國解放委員會工作。秋天,徹底清除吉羅。1944年6月3日,在阿爾及爾成立法國臨時政府。6日,盟軍登陸諾曼第,開闢歐洲第二戰場。8月19日,巴黎起義。戴高樂領導下的勒克萊爾盟軍首批進入抵達巴黎市政府大廈,巴黎解放。25日,戴高樂將軍進入巴黎,並接受駐巴黎的德軍投降書。
組建政府受挫被迫引退
[編輯]1945年9月,法國舉行全民公決,摒棄第三共和國,第四共和國成立。11月,被議會選舉為臨時政府總理,組成新的臨時政府。1946年1月20日,由於以法國共產黨為首的左派反對他擬定加強總統權力的憲法,被迫辭去臨時政府總理職務。
1947年4月,在史特拉斯堡宣布成立「法蘭西人民聯盟」,但在國會只佔極少席次。1951年國會大選,法國人民聯盟雖然取得最多議席,但由於其他共和政黨反對,再度失敗。1953年,他退出政壇隱居,期間他寫了戰爭回憶錄。
1954年4月,戴高樂曾建議法國應該擁有自己的核武器。
東山再起
[編輯]1958年,法屬阿爾及利亞發生暴動。國民議會被迫授予戴高樂將軍全權,並委託其制定新憲法。戴高樂接管了議會和政府的全部權力,出任第四共和國最後一任總理。9月,全民公決通過新憲法,第五共和國成立。在1958年11月的國會選舉中,戴高樂和他的政黨輕鬆贏得了多數的支持,12月,以絕對多數的優勢當選爲首任共和國總統。1959年1月8日,正式就任總統。
1959年9月,宣布阿爾及利亞人享有自決權。12月,宣布解散法蘭西共同體,容許殖民地民族自決,1960年除阿爾及利亞外大部分殖民地成功獨立,但仍和法國保持密切關係。
1960年2月13日,法國在撒哈拉大沙漠以南約700公里試爆第一顆原子彈,成為核國家。
1962年,阿爾及利亞正式脫離法國獨立,但仍和法國保持密切關係。法國承認阿爾及利亞獨立引起法國右翼不滿,1962年8月22日,一名右翼法軍槍擊戴高樂,總統在此次刺殺事件中受輕傷,該名士兵後來被軍法處置。
1963年,反對英國申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歐共體),因為戴高樂認為英國過度親美,且戴高樂反對英國的世界自由貿易政策,英國入歐將會重創戴高樂的農業選票,戴高樂以保持法國農業市場的封閉性來取得法國農業選票。
1964年1月,派遣親信前法國駐日大使貝志高,向中華民國的蔣中正總統說明法國將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交,想要在停止承認中華民國為中國代表政府後維持領事級外交關係,但被蔣中正總統拒絕。[14]
1964年1月27日,同意中華人民共和國為中國代表。
1964年1月27日,訓令中華民國駐法國使館不得撤銷,但在一個月後中華民國仍關閉駐法大使館,此時法國正式宣布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14]
1965年,法國發射人造衛星,同年他經過兩輪投票成為首位直選產生的法國總統。
1966年,宣布法國退出北約軍事組織,只保留政治組織資格。
1967年,戴高樂在訪問加拿大期間公開在蒙特婁市政廳發表「自由魁北克萬歲」的演講,被認為是支持魁北克獨立,導致法加關係陷入低谷,而他本人也被加拿大政府列為不受歡迎人士。
1968年,即使面對五月風暴,仍然重新控制局勢,在國會選舉大勝度過危機,但五月風暴所暴露出來的矛盾和問題並未隨之消失。
1969年4月,由於他所提出的削弱參議院權力修憲案公投被否決,宣布辭去總統一職,隱居科隆貝雙教堂村。
去世
[編輯]1970年11月9日,戴高樂在法國科隆貝雙教堂村的家中暈倒,他的妻子馬上叫醫生和當地神父,但他們到達的時候,他已經逝世,享年79歲。死亡原因是動脈瘤破裂發作。
戴高樂在科隆貝雙教堂村有一座紀念館,由戴高樂基金會管理,內展示戴高樂的生平事蹟和文物典藏。
家庭
[編輯]戴高樂與伊馮娜·旺德魯於1921年4月7日結婚。他們有三個孩子:菲利普(1921-2024)、伊麗莎白(1924-2013)和安娜(1928-1948)。安娜因唐氏綜合症去世,終年20歲。
榮譽
[編輯]其他
[編輯]法國最大的機場巴黎夏爾·戴高樂機場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法國海軍的第一艘核動力航母戴高樂號也以其名命名。
他喜歡阿加莎·克里斯蒂的偵探小說、艾爾吉的《丁丁歷險記》。他曾說:「生活的坎坷能和我相比的,世界上只有一個人,就是丁丁」以及「我本人就是一個克里斯蒂小說迷」。
2005年,法國國家二台舉行了「最偉大的法國人」的評選活動,結果戴高樂被評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法國人。
著作
[編輯]戴高樂除了是一名軍人與政治家之外,同樣也是一位作家,一生有六大著作:
- 《敵人內部的傾軋》(1924年):戴高樂第一部著作。
- 《劍鋒》(1932年)
- 《未來的軍隊》(1934年)
- 《法國和她的軍隊》(1938年)
- 《戰爭回憶錄》(1947年):與邱吉爾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回憶錄》並稱為姐妹作。
- 《希望回憶錄》(1970年):戴高樂的遺著,預計寫完三卷,但還未完成,戴高樂就因動脈瘤破裂發作去世,僅完成第一卷與第二卷的頭兩章。
參考文獻
[編輯]引用
[編輯]- ^ Chronologie 1890–1913. Fondation Charles de Gaull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03) (法語).
- ^ La Genèse 1890–1940. Fondation Charles de Gaull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9-27).
- ^ Charles de Gaulle. Grolier Online. (原始內容存檔於2005-02-23).
- ^ 4.0 4.1 1890-1914年:接受传统教育. 戴高樂基金會. [2013-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1).
- ^ Fenby, Jonathan (2010) The General: Charles de Gaulle and The France He Saved. Simon and Schuster. ISBN 978-1-84737-392-2.
- ^ Dallas, Gregor. 1945: The War That Never Ended.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2005: 90. ISBN 0-300-10980-6.
- ^ Gorman, Robert F. (ed.) (2008) "Charles de Gaulle" Great Lives from History: The 20th century Salem Press, Pasadena, Calif. 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存檔,存檔日期2009-01-08., ISBN 978-1-58765-345-2
- ^ 查爾斯.威廉斯 著;孫洪兵 譯. 《二十世紀軍政巨人百傳:戴高樂傳》(2003),p4
- ^ Régis Debray (1994) Charles de Gaulle: Futurist of the Nation translated by John Howe, Verso, New York, ISBN 978-0-86091-622-2; a translation of Debray, Régis (1990) A demain de Gaulle Gallimard, Paris, ISBN 978-2-07-072021-7
- ^ 李濤. 终极刺杀. 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2009 [2013-10-14]. ISBN 978750572553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03-22).
- ^ Ledwidge p. 24
- ^ 1914-1924年:接受战火的洗礼. 戴高樂基金會. [2013-10-14].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6-21).
- ^ 法国与英国共同纪念戴高乐将军发表《告法国人民书》80周年. 新華社. [2020-06-19].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0-10-02).
- ^ 14.0 14.1 張懷德. 被歐洲放棄的台灣. 財團法人台灣大地文教基金會. 八十年代週刊. 1986-01-11 [2018-07-10].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12-08) (中文(臺灣)).
來源
[編輯]- 書籍
- Ledwidge, Bernard. De Gaulle. London, England: Weidenfeld and Nicolson. 1982. ISBN 0-297-77952-4.
- 查爾斯·威廉斯. 二十世纪军政巨人百传:戴高乐传. 由孫洪兵翻譯. 時代文藝出版社. 2003: 4. ISBN 9787538716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