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內容

溫體仁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溫體仁
大明光祿大夫左柱國太保中極殿大學士
籍貫浙江烏程縣
族裔漢族
字號字長卿,號園嶠
諡號文忠
出生萬曆元年(1573年)癸酉十二月初九日
逝世崇禎十一年(1638年)戊寅七月初二日
配偶娶嚴氏
出身
  • 萬曆二十五年丁酉科舉人
  • 萬曆二十六年戊戌科進士出身

溫體仁(1573年—1638年),字長卿,號員嶠、園嶠浙江烏程縣(今湖州市南潯輯里村人,明朝政治人物,進士出身。崇禎年間擔任內閣首輔。崇禎朝閣員五十人,唯溫體仁最久。崇禎十年免職。卒謚文忠

生平

[編輯]

萬曆二十五年(1597年),溫體仁中式丁酉科浙江鄉試第五名舉人,時年二十四,補博士弟子員。萬曆二十六年(1598年)聯捷戊戌科進士[1],工部觀政,選庶吉士,萬曆二十八年(1600年)授翰林院編修,二十九年任會試同考官,三十一年起居注,三十六年養病。四十年升國子監司業,四十一年升右諭德,管誥敕撰文,四十三年升右庶子。

萬曆四十四年(1616年)升少詹事,掌南京翰林院印。天啟二年(1622年)起升禮部右侍郎,協理詹事府事,次年回部任左侍郎,天啓四年父親去世丁憂。天啟七年(1627年)起升南京禮部尚書崇禎元年(1628年)改任北京禮部尚書三年(1630年)進東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進文淵閣,崇禎五年(1632年)加少保太子太保戶部尚書,進武英殿。史載「體仁輔政數年,念朝士多與為怨,不敢恣肆,用廉謹自結於上,苞苴不入門。」

溫體仁與禮部侍郎周延儒兩人在崇禎帝朱由檢即位之初選擇閣輔時,以錢謙益收賄名義打擊錢謙益,並且全力打擊錢謙益同黨,而被不愛黨爭的朱由檢信任,崇禎元年(1628年)便與周延儒入閣並出任禮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而後來溫體仁又排擠周延儒,並出任閣輔。

溫體仁善於利用朱由檢的個性而當政八年,並得到朱的恩禮優渥,而且也以為溫體仁是個不組黨羽的孤立之士;但是「同官非病免物故,即以他事去」(同僚或者因病亡離職,或者被其他原因免職),引發朝臣的不滿與批評;崇禎十年(1637年)劉宗周等人上奏指出溫體仁的十二大罪,而最後司禮監太監曹化淳向朱告密,指稱溫體仁自有黨羽,朱大驚說「體仁有黨」,最後免除溫體仁的閣輔之職[2]崇禎十年(1637年)六月,一日溫體仁正在吃飯。忽有太監傳旨,令削去溫體仁官職。崇禎十一年(1638年)溫體仁病故烏程家中。《明史》有傳。[3]

身後

[編輯]

溫體仁死後,明思宗贈為太傅文忠福王朱由崧即位於南京後便削其諡號,弘光元年(1645年)三月又恢復了溫體仁的諡號[4][5]

家族

[編輯]

曾祖溫瀚,號西川。祖父溫應初,號北渠。父溫子佐,字允賢,號新宇。母沈氏,封淑人。兄居仁、守仁、秉仁。弟德仁、育仁、懋仁、養仁、依仁。

元配嚴氏,累封淑人,贈一品夫人,崇禎五年(1632年)卒,享年五十五歲,生二子四女。二子:溫儼、溫侃。側室郁氏,生一子溫佶。孫溫暠、溫炅。

評價

[編輯]

御史吳履中曾總結亡的教訓說:「溫體仁托嚴正之義,行媚嫉之私,使朝廷不得任人以治事,釀成禍源,體仁之罪也。」[6]溫體仁為政嚴苛,人皆稱「溫體仁全師江陵(張居正)之術而加甚焉」。

溫體仁與王應熊吳宗達等人被譏爲:「內閣翻成妓館,烏龜[註 1]、王八[註 2]、篾片[註 3],總是遭瘟[註 4]。」[7]

溫體仁主政期間,只有少部分的清流敢出來告溫體仁,但下場都非常淒慘,如太學生鄔曼就曾告發溫體仁結黨,但下場卻是被溫體仁投入牢獄中,不知所終。

明史》將溫體仁列入奸臣傳,評價曰:「流寇躪畿輔,擾中原,邊警雜沓,民生日困,未嘗建一策,惟日與善類為仇」。

王夫之《讀通鑑論》評論董仲舒時提到:「溫體仁行保薦以亂之,重武科以亢之,楊嗣昌設社塾以淆之,於是乎士氣偷,姦民逞,而生民之禍遂極。」

王世德《崇禎遺錄》評價曰:「上初即位,事事寬大。自溫體仁入閣,票擬務從深刻,由此遂失人心。論者謂亡國之禍體仁釀之,良然。」

陳盟雪《崇禎內閣行略》評價曰:「體仁初佻達,任率在官職,嘗納娼為妾,後稍稍簡約,忽以競,卒進忿爭,受上知遇,當軸者八年。崇禎朝,閣臣久在,未有如體仁者,小心謹毖,兢兢自持,既與門戶不協,躭躭伺隙,遂絕私交,謝情面,一惟迎合上旨,以是上益推重之。」

墓葬

[編輯]

光緒《烏程縣誌》記有「明大學士溫體仁墓在毗山下」,現有「明大學士溫體仁墓遺址」石碑。

備註

[編輯]
  1. ^ 烏龜指的是溫體仁的籍貫,溫體仁為烏程籍,歸安人。
  2. ^ 王八指的是王應熊的籍貫,王應熊為巴縣人。
  3. ^ 一名忽板,為妓院供嫖客勃起之物,通常遞給嫖客篾片的人,不是跟班就是小廝,到後來這些人也被統稱為篾片。意指嘲笑吳宗達毫無主見,只會一味的附和溫體仁、王應熊兩人的吩咐辦事,與在妓院裡遞蔑片的那些跟班、小廝無異。
  4. ^ 瘟意指溫體仁。

參考文獻

[編輯]
  1. ^ 《萬曆二十六年戊戌科進士履歷便覽》:溫體仁,員嶠,春秋,癸酉十二月初九生。烏程人,丁酉五,會二百十,三甲四十三。工部政,改翰林院庶吉士,庚子授編修,辛丑會試同考,癸卯起居注,戊申養病,壬子升國子監司業,癸丑升右諭德,誥敕撰文,乙卯升右庶子,丙辰升少占,掌南翰林院印,壬戌起禮部右侍郎,協理占事府,甲子升右侍郎,升左侍郎,本年丁憂,丁卯起南禮部尚書,戊辰改北,庚午進東閣大學士,加太子太保,進文淵閣。曾祖瀚,監生。祖應初,庠生。父子佐,庠生。
  2. ^ 明季北略》(卷4):「十一月,上御暖閣,召問溫體仁參錢謙益浙闈關節之事。先是,有旨會推枚卜,錢謙益名列第二,而溫體仁不與。體仁因參謙益,受田千秋數千金之賄,以一朝平步上青天為關節。取中之,結黨欺君,故上召對詰問。體仁與謙益質辯不已。上問諸臣。周延儒對曰:田千秋關節是真。輔臣錢龍錫等對曰:關節實與錢謙益無干。上曰:關節既真,他為主考,如何說不是他。遂命擬旨。錢謙益既有物議,回籍聽勘。田千秋下法司再問,科臣章允儒辯體仁以黨字加諸臣。是從來小人害君子榜樣。上怒其胡扯,著錦衣衛拿下。」
  3. ^ 《明史·列傳308卷》7931-7937
  4. ^ 《明季南略》卷2:「初四丁亥,吏部尚書張捷奏:『故輔溫體仁清忠謹恪,當復『文忠』之諡,顧錫疇以私憾議削;文震孟宜改諡。』上命溫允復,文免議。」
  5. ^ 《爝火錄》卷9:「吏部尚書張捷覆奏:『故輔溫體仁清執忠謹,當復『文忠』之諡;文震孟宜改諡。』蔡奕琛票旨:『溫體仁准復原諡,文震孟免議。』」
  6. ^ 《明史紀事本末》
  7. ^ ·文秉,《烈皇小識》(卷4):「溫體仁,烏程籍,歸安人。王應熊,巴縣人。同惡相濟。吳宗達奉行兩人意旨,毫無短長,時目為「篾片。」適禮部尚書黃士俊,丁未狀元;左右侍郎孔貞運、陳子壯,己未榜眼、探花。京師為之語曰:「禮部重開天榜,狀元、榜眼、探花,有些惶恐(黃孔)」;「內閣翻成妓館,烏歸、王巴、篾片,總是遭瘟(溫)。」一時傳以為笑。」

延伸閱讀

[編輯]

[在維基數據]

維基文庫中的相關文本:明史卷三百〇八》,出自《明史
官銜
前任:
周延儒
明朝內閣首輔
1633年-1637年
繼任:
張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