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書僕射
此條目需要補充更多來源。 (2020年12月3日) |
尚書僕射,尚書省的副官,分為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尚書令為虛職後,尚書僕射成為尚書省的長官,唐朝初年和北宋後期成為名副其實的首席宰相。
歷史演變
[編輯]尚書僕射為在秦漢時為少府屬官,幫助尚書令管理少府檔案和文書,是很低階的官員。後來,尚書開始管理機密,尚書僕射也日益重要。三國時開始分為尚書左僕射、尚書右僕射。南北朝時,尚書令空缺時,尚書僕射開始執掌朝政。西魏末年和北周因實行獨特的六官制度,故無尚書僕射一職。其對應尚書僕射的職位,中國學界有多種說法,一說天官大冢宰,一說司會[1]:85。
隋朝高熲、蘇威、楊素擔任尚書僕射,尚書令長期空缺。唐朝時,由於唐太宗曾任尚書令,尚書令不輕易授,而以尚書僕射為長官。武周時,改稱文昌左相、文昌右相。唐中宗以後不加同中書門下三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名目的尚書僕射,不再是宰相,而是虛職。宋神宗元豐改制,以左僕射兼門下侍郎,右僕射兼中書侍郎為宰相。南宋,改左右。元代廢除尚書省,只設中書省,尚書僕射也被廢除,中書丞相承擔了尚書僕射的職務。
歷代尚書僕射
[編輯]- 魏國(東漢)
- 曹魏
陳群 邢顒 司馬懿 杜畿 王思 徐宣 衛臻 司馬孚 盧毓 李豐 傅嘏 陳泰 王觀 荀顗 裴秀 羊瑾
- 蜀漢
- 東吳
- 兩晉
武陔 賈充 羊祜 司馬伷 李熹 王業 司馬珪 李胤 盧欽 山濤 魏舒 劉毅 司馬晃 司馬泰 王渾 胡奮 朱整 荀愷 司馬繇 王戎 司馬越 何劭 裴頠 崔隨 樂廣 羊玄之 荀藩 王衍 高光 傅祗 和郁 鄭球 山簡 劉暾 曹馥 索綝 刁協 荀崧 周顗 王邃 紀瞻 陸曄 鄧攸 戴邈 王舒 陸玩 孔愉 王彬 褚翜 諸葛恢 顧和 顧眾 謝尚 周閔 王彪之 江虨 謝安 王劭 王蘊 謝石 陸納 司馬恬 王恂 謝琰 王國寶 王雅 何澄 王愉 孔安國 孟昶 劉柳 謝混 孔靖 劉穆之 謝裕 袁湛 徐羨之
- 漢趙
- 後趙
慕容楷 慕容麟 慕容溫 余蔚 慕容紹 慕容隆 慕容根 張通 衛倫 慕容熙 王騰 韋璆 慕容淵
- 南燕
慕輿拔 慕輿護 丁通 封孚 封嵩 段宏 韓𧨳 慕容凝 段暉 張華
梁楞 王墮 魚遵 梁安 段純 趙韶 董榮 李威 梁平老 苻融 王猛 權翼 張天錫 苻沖 楊輔 王孚 苻崇
- 後秦
- 西秦
- 夏
- 北燕
- 後涼
- 南涼
- 劉宋
徐羨之 傅亮 王敬弘 鄭鮮之 江夷 劉義慶 殷景仁 王球 孟顗 何尚之 徐湛之 王僧達 劉恢 褚湛之 劉延孫 劉宏 劉秀之 劉遵考 王僧朗 顏師伯 王景文 蔡興宗 袁粲 褚淵 劉秉 劉勔 蕭道成 王僧虔 王延之 柳世隆 蕭賾
- 南齊
王儉 王奐 王延之 李安民 柳世隆 蕭鸞 王晏 徐孝嗣 蕭鏘 沈文季 江祏 蕭坦之 蕭惠休 王亮 王瑩 蕭衍
- 蕭梁
沈約 范雲 王瑩 柳惔 王志 袁昂 夏侯詳 王茂 張稷 張充 王暕 王份 徐勉 何敬容 謝舉 蕭淵藻 張纘 柳仲禮 王克 張綰 王褒 王沖 王通
- 南陳
王通 到仲舉 袁樞 沈欽 王勱 徐陵 沈君理 周弘正 王瑒 陸繕 王克 陳伯恭 袁憲 陳伯智 江總 謝伷
- 北魏
拓跋遵 安原 屈垣 李蓋 屈道賜 蘭延 韓茂 劉尼 拓跋目辰 和其奴 慕容白曜 陳建 趙黑 張祐 拓跋忠 穆亮 樓毅 陸睿 元羽 元贊 元澄 李沖 穆太 元詳 元嘉 源懷 高肇 元懌 元英 元珍 元詮 郭祚 元暉 李平 於忠 李崇 游肇 皇甫度 崔亮 元欽 蕭寶寅 元彧 元延明 元徽 元麗 元順 長孫稚 元諶 元羅 元頊 爾朱世隆 元誨 魏蘭根 孫騰 元寶炬 樊子鵠 辛雄 任祥 賈顯度
- 西魏
万俟洛 元仲景 元孚 元季海 梁御 趙善 周惠達 元紀 長孫儉 申徽 于謹 尉遲迥 楊寬 李遠 柳慶 韋孝寬 賀蘭祥 豆盧寧
- 東魏
高隆之 司馬子如 封隆之 高洋 元旭 慕容紹宗 元斌 高岳 薛琡
- 北齊
薛琡 高淹 段韶 元韶 楊愔 高渙 崔暹 高歸彥 高湜 高叡 高德政 高孝琬 崔昂 燕子獻 劉洪徽 斛律光 高湝 高潤 魏收 趙彥深 高普 尉瑾 元文遙 婁定遠 徐之才 胡長仁 和士開 唐邕 馮子琮 皮景和 祖珽 許惇 高元海 高寶德 穆提婆 段孝言 高勱 陽休之 韓晉明 鮮于世榮
- 隋代
- 高熲(581-599)
- 趙煚(581)
- 趙芬(583-584)
- 虞慶則(584-589)
- 楊素(592-606)
- 蘇威(589-592、601-607)
- 宇文智及(618)
- 裴矩(618)
- 王世充(618)
- 唐朝
- 裴寂(618-629)
- 蕭瑀(623-626、627)
- 封德彝(626-627)
- 長孫無忌(627-628)
- 房玄齡(629-643、643-648)
- 杜如晦(629)
- 李靖(630-634)
- 溫彥博(636-637)
- 高士廉(638-643)
- 李世勣(649-650)
- 張行成(651-653)
- 于志寧(651-659)
- 褚遂良(653-655)
- 劉仁軌(675-681、683-685)
- 戴至德(675-679)
- 蘇良嗣(686-690)
- 韋待價(686-689)
- 武承嗣(690-692)
- 岑長倩(690-691)
- 豆盧欽望(697-698、699-700、705-706)
- 王及善(699)
- 唐休璟(705-706)
- 魏元忠(706-707)
- 李成器(710)
之後單任尚書僕射不再為宰相。
- 韋巨源(709-710)
- 楊再思(709)
- 蘇瓌(709-710)
- 韋安石(711-712)
- 竇懷貞(712-713)
- 劉幽求(712-713)
- 源乾曜(725-729)
- 張說(725-727,729-730)
- 宋璟(729-733)
- 蕭嵩(733-736)
- 張九齡(736-737)
- 裴耀卿(736-743)
- 李林甫(742-752)
- 安祿山(754-755)
- 哥舒翰(756)
- 韋見素(757)
- 郭子儀(757-758)
- 裴冕(757-762,764-769)
- 郭英乂(763-765)
- 崔圓(766-768)
- 田神功(767-774)
- 裴遵慶(769-775)
- 馬璘(774-776)
- 李忠臣(775-776)
- 劉晏(777-780)
- 侯希逸(777-781)
- 楊炎(781)
- 崔寧(781-783)
- 李揆(783-784)
- 張延賞(785-787)
- 李叔明(786)
- 賈耽(793-805)
- 姚南仲(800-803)
- 伊慎(805-807)
- 李錡(807)
- 王鍔(808)
- 裴均(808)
- 嚴綬(809-811)
- 鄭餘慶(818)
- 蕭俛(821)
- 韓皋(821-824)
- 李夷簡(822)
- 裴度(822-823)
- 李逢吉(824-826,834)
- 李絳(825)
- 竇易直(826-828,830-831)
- 王播(827-830)
- 王涯(830-834)
- 李程(832-833,836-837,840-841)
- 令狐楚(835-836)
- 鄭覃(835-841)
- 牛僧孺(838-839)
- 李固言(841-842,847)
- 李德裕(841-842)
- 陳夷行(842-843)
- 崔珙(842-843)
- 李紳(843-844)
- 王起(843-844)
- 杜悰(844-846,860-862)
- 李讓夷(844-846)
- 白敏中(849-851)
- 崔鉉(851-855)
- 盧鈞(855-856)
- 令狐綯(856-859)
- 夏侯孜(862-864)
- 封敖(862)
- 楊收(865-866)
- 杜審權(869-870)
- 曹確(870)
- 路岩(870-871)
- 於琮(870-872,879-880)
- 王鐸(872,875-877)
- 韋保衡(872)
- 蕭鄴(873)
- 蕭倣(873-874)
- 劉鄴(873-874,879-880)
- 崔彥昭(876-877)
- 趙隱(881)
- 蕭遘(882-884)
- 王徽(883-884,889-890)
- 韋昭度(884-885,892)
- 裴璩(884)
- 裴澈(884-886)
- 杜讓能(888-889)
- 孔緯(888)
- 盧渥(889)
- 張濬(890-891,897)
- 劉崇望(891-892)
- 崔昭緯(893-895)
- 鄭延昌(894)
- 徐彥若(895)
- 王摶(898-899)
- 崔胤(900-901)
- 裴贄(903-905)
- 趙崇(903)
- 裴樞(904-905)
- 崔遠(905)
- 後梁
- 後唐
- 後晉
- 後漢
- 後周
- 前蜀
- 後蜀
- 南吳南唐
徐知誥 嚴可求 宋齊丘 王令謀 徐景遷 張延翰 李建勛 張居詠 馮延己 孫晟 嚴續 游簡言 湯悅
- 楚
- 閩
- 南漢
- 北漢
- 北宋前期
王溥 魏仁浦 趙普 薛居正 沈倫 石熙載 李昉 呂蒙正 宋琪 呂端 向敏中 張齊賢 李沆 王旦 陳堯叟 王欽若 寇準 丁謂 馮拯 曹利用 彭儒猛 張耆 張士遜 王曾 呂夷簡 賈昌朝 王貽永 陳執中 韓琦 曾公亮 富弼 王安石 趙宗旦
- 宋朝元豐改制後
- 王珪1082-1085
- 蔡確1082-1086
- 韓縝1085-1086
- 司馬光1086
- 呂公著1086-1088
- 呂大防1088-1094
- 范純仁1088-1089,1093-1094
- 劉摯1091
- 蘇頌1092-1093
- 章惇1094-1100
- 韓忠彥1100-1102
- 曾布1100-1102
- 蔡京1102-1109
- 趙挺之1105-1107
- 何執中1109-1112
- 張商英1110-1111
其間改為太宰、少宰
- 何栗1126-1127
- 張邦昌1127
- 李綱1127
- 黃潛善1127-1129
- 汪伯彥1128-1129
- 朱勝非1129,1132-1134
- 呂頤浩1129-1130,1131-1133
- 杜充1129-1130
- 范宗尹1130-1131
- 趙鼎1134-1136,1137-1138
- 張浚1135-1137,1163-1164
- 秦檜1131-1132,1138-1155
- 万俟卨1156
- 沈該1156-1159
- 湯思退1157-1160,1163-1164
- 陳康伯1159-1163,1164-1165
- 朱倬1161-1162
- 史浩1163,1178
- 洪适1165-1166
- 魏杞1166-1167
- 葉顒1166-1167
- 蔣芾1168
- 陳俊卿1168-1170
- 虞允文1169-1171
之後改為左右丞相
- 遼
韓知古 韓延徽 蕭酷古只 高正 張礪 耶律何魯掃古 耶律陳家奴
- 金
註釋
[編輯]- ^ 焦培民. 《略论北周司会的地位与职掌》. 北方論叢 (黑龍江省哈爾濱市: 哈爾濱師範大學). 2010, (2016年第02期): 85–88. ISSN 1000-354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22-03-05) (簡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