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崧
外觀
魏崧 | |
---|---|
個人資料 | |
出生 | 1785年?月?日 |
逝世 | 1854年Missing required parameter 1=month!日 | (95—96歲)
著作 |
|
魏崧(1785年—1854年),又名高崧,字祝亭、一字維嶽,號式南[1],湖南省新化縣人,道光二年(1822年)舉人、道光三年(1823年)進士。歷任四川樂山、大竹、隆昌、興文、鄰水、南充和南川等知縣。
生平
[編輯]- 道光四年(1824年),署四川省樂山縣知縣[2]
- 道光五年(1825年),代理大竹縣知縣[3]
- 道光六年(1826年),署隆昌縣知縣[4]
- 道光七年五月,以違例用刑,致令詐騙犯自盡,革職[5]
- 道光十七年(1837年),署興文縣知縣[6]
- 道光十八年三月,捐復知縣[7]
- 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署鄰水縣知縣[8]
- 道光二十三年(1843年),署南充縣知縣[9]
- 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任南川縣知縣。
- 秩滿引見,卒巴縣旅次,年七十[10][11][12][13][14]。
參考文獻
[編輯]- ^ 《湖南通志》卷189第18頁
- ^ 文良修,陳堯采等纂《同治嘉定府志》四十八卷首一卷,同治三年刻本
- ^ 鄭國翰、曾瀛藻修,陳步武、江三乘纂《民國大竹縣誌》十六卷,民國16年刻本
- ^ 魏元燮、花映均修,耿光祜纂《咸豐隆昌縣誌》四十二卷首一卷,同治元年刻本
- ^ 「是日,內閣奉諭旨:戴三錫奏審明詐騙銀兩各犯並叅違例用刑之知縣一摺。四川署隆昌縣知縣魏崧,於審理革監曾潮昇假約圖詐案內,雖無屈抑情事,惟因其頂撞咆哮,輙違例用刑,致令曾潮昇在押自盡。魏崧著即革職,餘著刑部覈議具奏。」,《清宣宗起居注》卷八道光七年五月
- ^ 江亦顯修,黃相堯纂《光緒興文縣誌》六卷首一卷,光緒十三年刻本
- ^ 「又將緣事革職呈請捐復原官之原發四川即用知縣、暑隆昌縣知縣魏崧帶領引見。奉諭旨:魏崧准其捐復知縣,照例用。」,《清宣宗起居注》卷五十一道光十八年三月
- ^ 鄭傑纂修《光緒鄰水縣誌》不分卷,光緒三十年刊本
- ^ 袁鳳孫修,陳榕纂《咸豐南充縣誌》八卷首一卷,咸豐七年璞山洪璋刻本
- ^ 「魏崧,字維嶽,一字祝亭。父起茂,見孝友。崧幼慧,甫四齡,塾師授以王伯厚童蒙課,至六畜句,起間曰:家固有鵝與鴨,曷以遺諸?崧太父在館異之,徐語之曰:是據外紀庖犧氏養六畜以供庖廚,享神祗,故止及此。崧即默識不忘。長益硏究經史,癖春秋三傅。由廩生中道光壬午科鄉試,明年成進士,文皆得力於左新安相國曹文正評為根源浩大。屬有用才,以知縣簽發四川,歷權大竹、樂山、隆昌。隆昌猾衿某重索寡嫂,已償劵,崧廉得實,將置之法,猾懼自經。其子誣訴大吏,或勸啗之金,事可解。崧謝曰:今而賄人也,曷若昔賄於人?吾去其害民者,他何恤焉。罷官,縣民泣送,略無慍色。居閒著作自娛。會越雋不靖,襄事戎幕,動合機宜。敘功復原職,署興文、鄰水、南充,皆有聲。甲辰,授南川知縣。南川俗刁悍,稱難治,滯案鱗積。崧至,剖決如流,逾月盡結。縣遠鄙萬盛場,與黔接壤,土豪韋正逵踞其地,動撓官柄,設案聽訟,顚倒曲直,始言一二事,崧亦笑頷之。一日,𦊅條其罪,置之獄,詳於上官,發配烏龍江,軍民歡聲如雷。成都有少婦與幼弟歸甯,中塗婦忽失所在,兩造延訟,未有已。鄰縣綦江市有富人擕數千金,挈眷賃屋而居,一夕皆斃其地訴之官,莫得殺者主名。重慶知府委崧越縣代審,崧見其僕,疑之,厲聲曰:殺人者汝也!僕色變,不數言吐實,其金尚存僕之戚某家。時成都跡婦者聞其事,來詣,即所失婦,其富人則引婦潛逃者也。兩案並結,人爭稱其神明。己酉,歲大饑,請發賑米二千石,不給;勸富民捐三千石,又不給,崧自捐廉購米繼之,活人無算。是歲正科,與前己亥恩科充四川鄉試同考試官。南川舊志規模觕具,崧增修,徵文考獻,燦然美備。在任十載,嚴鄉學規條,有鄉學規條十則。籌嵗科卷費,有新設義卷記。造橋梁以利行旅,有永鎭橋碑記。施義冢以掩枯骼。道光二十七年,捐俸倡買義冢地二:一在文家坪,碑豎道旁;一在城北生基坪。凡有裨士民者,百廢具舉,事詳《南川縣志》。道光三十年,南川紳耆建德政坊於治西十里,紀德政十六條。又豐五甲叢香橋豎德政碑,篆樂只君子四字於額,誠曠舉也。秩滿引見,卒巴縣旅次,年七十。崧姿幹倜儻,聲如洪鐘,篤內行。少孤,事寡母孝。就外傅,日暮歸省,必躬滌楲窬。伯仲居賈,折閱,鬻已產償之。待群從子姪,教養並至,有沾潤而仍觖望者,置弗校。著《壹是紀始》二十二卷、《補遺》一卷,《天涯聞見錄》四卷,《四聲綜辨》照紹衣堂《四聲便覽》,遵字典按畫分部,均梓行世。子十一人,以次子鼎薰同知銜,晉贈中憲大夫。」。[同治]《新化縣志》
- ^ 「魏崧字維嶽,道光壬午舉人,明年成進士,以知縣發四川。歷權大竹、樂山、隆昌。隆昌縣諸生某,素強橫,重索寡嫂已償債,崧廉得實將置之法,某懼自經,其子將上訴,或勸啗之金事可解,崧曰:吾去其害民者,他何恤焉,不從,遂罷官。久之,以襄贊越巂軍務,敘功復職,授南川知縣,南川俗刁悍,獄訟多糾滯,崧至剖決如流,逾月積案盡結,訪獲土豪韋正達定配黑龍江,於是豪強屏蹤;成都有少婦偕其幼弟往母家,中途忽失所在,訟久不結,無何,鄰縣綦江市有富人,攜千金絜一婦一僕賃居,一夕,富人婦皆斃,其地訴之官,莫得殺者主名,上官委崧越境治其事,崧驟見其僕即厲聲曰殺人者汝也,僕色變吐實,推其金尚存其戚某家,時成都跡婦者亦來詰,其婦即所失婦,富人則引婦潛逃者也,兩案並結,人爭稱其神明。己酉歲,大饑請發米二千石賑之不給,復勸富人捐三千石又不給,乃自捐廉購米繼之,活人無數。,南川紳耆建德政坊於治西十里,紀行實十六條,又於叢香橋豎德政碑,篆『樂只君子』四字於額,秩滿卒官,年七十」。《湖南通志》卷189,第18頁
- ^ 「恃才酷暴,縱庇書差,蹂躪紳士,被訐撤任,士民憤集火其德政坊,復不甘心,延右溫慰勸散,下車盡反所為,人情以安」。民國《南川縣志》魏崧傳
- ^ 《魏祝亭生平考述》,王裕明,《明清小說研究》,2010年第三期
- ^ 吳興勇、郭長庚編著《魏姓史話》,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6頁